登錄???|???注冊
本套書主要講述607年到907年唐朝三百年間的故事。以官方正史和經典史書(《舊唐書》《新唐書》《大唐創業起居注》《資治通鑒》等)為基礎,以時間為經度,以影響歷史進程的關鍵人物事件為緯度,采用幽默詼諧的敘述方式,對唐朝二十一帝及文臣武將、士人布衣的人生進行全景式展示,并涉及對大唐政治經濟制度的闡釋和評價,是一部白話正說唐朝大歷史的作品。該套書首版自上市以來暢銷五余年,深受讀者喜愛。
士承東林 ·普及讀物 ·31.4萬字
從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到1904年立憲呼聲高漲,近代中國社會經歷了一個關鍵的轉折時期。十年間內憂外患頻仍,導致清廷朝局波動,政潮迭起,這個時期深受慈禧寵信的滿洲權貴榮祿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本書通過研究和剖析這個時期榮祿的復雜表現,對了解清末政治的變遷和走向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
馬忠文 ·普及讀物 ·31.4萬字
從統觀全局的高度,依循中國歷史五千年的分分合合為主線,將中國歷史劃分為先秦時期的分裂局面、秦漢時期的大一統、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分裂、隋唐時期的大一統、五代十國遼宋夏金時期的分裂局面、元明清的大一統和近代中國的統一發展幾個歷史階段,簡潔、生動地介紹了中國歷史進程中最具代表的歷史事件,使讀者由點及面,乃至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中國歷史,增加中國歷史知識。了解中國歷史,讀這本就夠了!
華業 ·普及讀物 ·31.4萬字
歷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計謀,奸詐程度往往將對手整得頭昏腦漲、找不著北,卑鄙程度也屢屢突破道德底線,但他卻是一個心懷天下、體恤眾生的圣人;而且他還是一個柔情萬丈、天才橫溢的詩人;最后他還是一個敏感、自卑、內心孤獨的普通男人。
王曉磊 ·普及讀物 ·31.3萬字
袁同禮(1895—1965),字守和,中國現代圖書館、博物館事業的奠基人,被學界譽為“中國圖書館學的祭酒”、“中國近代目錄學的先驅”。《年譜長編》利用報刊、公文、書籍,以及袁家珍藏書信與眾多海內外檔案,逐日梳理出這位中國現代學術史上“中樞式人物”的一生行跡與學術交往,詳實呈現了中國學術現代化轉型、現代圖書館博物館事業奠基的恢宏歷程。雷強博士竭十數年之力,搜集整理了大量中、英、法文史料,逐條考源辨疑,詳加按語,整齊排比,成此巨制。其中2800多件手札、檔案,為初次整理披露,具有重要的文史資料價值。并編有人名索引,殊便查檢。
雷強撰 ·普及讀物 ·31.2萬字
唐朝是我國封建王朝統治時期中最為強盛輝煌的朝代之一。封建制度高度發展,為后繼王朝所襲用和借鑒。唐代的帝王將相、文人庸吏、僧道術士都不拘一格地為帝國的輝煌,貢獻出其應有的一分力量。本書為讀者展示了這個王朝的300年史事。
李國章 趙昌平主編 ·普及讀物 ·31.1萬字
本書系作者繼《隔代的聲音》之后又一部晚近中國歷史問題探研集,以客觀、冷靜的思考,平實、從容的敘述,對百年來若干歷史事件或人物進行盤點,故謂:歷史的復盤。如革命黨人與洪門會黨(天地會、三合會)的淵源,同盟會“革命的本錢”——武裝起事經費來源,王云五與金圓券風潮,蔣介石日記中的高陶事件,“中研院”近史所的曲折創建,家人眼中的胡適,以及黃遠庸、湯化龍、馮自由、陳炯明、羅家倫、易君左、閻錫山、張季鸞、陳布雷、翁文灝、浦薛鳳、顧頡剛、左舜生、任中敏、盧冀野、林海音等人的紛繁史事或公案。
范泓 ·普及讀物 ·31.1萬字
本書雖然寫的是封建社會歷朝歷代皇權的更迭,可總是離不開世態人情,離不開權謀權術,更離不開猜忌、傾軋、篡奪、勾心斗角,乃至腥風血雨。但本書并無意于教人們如何機詐權謀,而是著重描摹那些當局者驚心動魄的人性掙扎。從而揭露至高無上的皇權是怎樣扭曲人性,怎樣逼著人像困獸和囚徒一樣求生,怎樣一步步走向陰謀、走向善惡顛倒,怎樣制造冤獄、釀造血淚悲劇,怎樣讓人間變成角斗場和屠宰場的。同時希望通過這些權謀之爭,探尋人性中仍然存在的正義、正直、善與美的力量。
逾越編著 ·普及讀物 ·31.1萬字
中國與美國在晚清時期的頻繁溝通與交流,既影響了中國的近代化歷史進程,也影響了美國的崛起與壯大。經過19世紀的接觸后,中國與美國均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結束了兩千年封建帝制,美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超級大國。本書在尊重嚴謹史實的基礎上,對19世紀中美交往的歷次重大事件進行還原與盤點,如鴉片貿易、望廈條約、赴美華工、蒲安臣使團訪美、幼童留美、格蘭特訪華、李鴻章訪美、八國聯軍侵華、庚子賠款退還等。全書以時間為主軸,將中美互動中的同類事件歸納為一類,放入一個章節中。以此方便參照與對比。中國人看美國,美國人看中國,19世紀兩個大國的對望與凝視,深刻改變著世界格局。
陳卿美 ·普及讀物 ·31.1萬字
本書用平易的語言講述了從盤古開天地至今中國歷史發展的曲折歷程,重點是古代史。十五講內容包括:文明的起源、朝代更替、漢唐清盛世的透視、古代交通、外來文明、民族關系、古代的政治法律選官制度、農業手工業工商業、軍事思想與制度、社會生活、思想演變、文學藝術史學、科學技術、近代歷史、共和國史。本書第一版自2003年出版以來,受到廣泛好評和歡迎,已經印刷14版?,F經跟主編和作者商量,請他們對全書做了修訂,修訂了一些過時的觀點和例證,加進了現在史學研究的新成果,希望更加便于讀者閱讀。
張豈之 ·普及讀物 ·31萬字
戰國令書是戰國時期各國傳達命令信息的一種工具,是戰國時期統治者統治國家,協調統治階級相互之間、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被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各種關系時使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書就是對戰國令書制作這項工作進行全方位探討,如戰國時期統治階級用什么人制作令書;根據命令內容的不同這些人都使用哪種令書;這些令書起源于何時;在制作時采用何種格式、語言、載體和規格,以及這些因素之間的關系等。對其進行研究,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戰國國家權力的運行機制、實現途徑和秦漢社會令書制作進入成熟期的原因。
王會斌 ·普及讀物 ·31萬字
本套書共21冊,包攬前漢、后漢、兩晉、南北史、五代、唐、宋、元、明、清、民國11個歷史階段的通俗演義。上自秦始皇,下迄中華民國,計2166年,皇皇六百余萬言,系統完整,內容豐富,主次分明;據正史,語皆有本,雜野史,不尚虛誣;用語雅潔,自注自評,理趣兼備,因有“一代史家,千秋神筆”之稱,洵為通俗史作典范、歷史入門必讀。本書敘述了唐朝290年間由盛轉衰,經歷女禍、閹禍、藩鎮禍等史實,觀點平實,內容豐富,論述有法,用語雅潔,自評自注,理趣兼備,洵為通俗史著的經典。該書取材謹慎,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可以讓人入門民族歷史。
蔡東藩 ·普及讀物 ·31萬字
本書分為25個篇章,精選了二十五部史書中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按照各史書的時間順序分章,全面、新穎的闡述了中國歷史,精彩、扼要的勾勒出中國歷史的基本脈絡和發展歷程,使讀者能夠輕松地閱讀歷史,從全新的角度思考歷史。
夢華 ·普及讀物 ·31萬字
《武則天5:從三歲到八十二歲》:圖窮匕見,粉墨登場!長篇歷史巨著《卑鄙的圣人:曹操》作者王曉磊作品,窮盡武則天所有現存史料力作!武則天從太后向女皇的沖刺,從這里開始!如果命運不肯創造一個偉大的武則天,偉大的武則天會創造屬于自己的命運。武則天82年的人生,每一天都走在生死邊緣,而她贏得了每一次決斗。前31年,她卷入權斗漩渦,為活命從宮女殺到了皇后的寶座;后51年,她掀起腥風血雨,用女皇的龍袍確保了自己的安全。武則天的每一次危機,都是她成為女皇的基石。
王曉磊 ·普及讀物 ·30.8萬字
全書以雄健渾厚的筆觸描述了大秦跌宕起伏的歷史歷程,再現了秦的盛衰興亡??v覽八百余年,斗轉星移,金戈鐵馬,一個王朝的初生、崛起、繁榮與衰落被淋漓盡致的呈現出來。從嬴姓部族早年興起于東海之濱,到商朝末年淪為新興周王朝的戰俘;從部落顛沛流離至西部邊陲,到經過數百年艱辛奮斗走出困境;從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到諸侯并起稱霸中原;從秦穆公廣招賢能之士,到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圖強;從始皇帝奮六世之余烈完成一統,再到胡亥謀篡皇位使帝國坍塌。
毛穎 ·普及讀物 ·30.8萬字
以歷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視野,解讀15世紀以來9個世界性大國崛起的歷史?!洞髧绕稹吩谧鹬貧v史事實的基礎上以歷史故事的形式,運用富有思辨性的語言,描述了自15世紀以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九個國家競相登上世界舞臺中心的歷程。全書站在整個世界文明的高度,以全球的視野和歷史的眼光,從政治、經濟、思想、宗教、藝術、軍事、外交等多個角度全方位深入分析大國興衰的成敗得失。
唐晉 ·普及讀物 ·30.7萬字
自隋建立經唐代到“五代十國”分立這近四百年間,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發展的時期,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本書全面論述了這一時期的文化發展狀況、特質及其發展規律,包括隋唐五代文化發展的社會條件與思想環境、隋唐五代文化的主要特征、教育與科舉、學術、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宗教、邊疆諸族文化發展及其與內地的文化交流、隋唐五代文化的國際影響等。研究詳實深入,值得廣大歷史研究者參考閱讀。
孫昌武 ·普及讀物 ·30.7萬字
本卷主要寫貞觀之治及唐與高句麗、倭國的戰爭。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民開啟了貞觀之治,魏征、長孫無忌等大臣和英雄,共襄太平盛舉。大唐雄師繼兩漢后再次進軍西域中亞、白山黑水,四方威服,傳頌天可汗之名。其后,唐高宗李治終于將唐帝國的疆域推向了極致,而自隋煬帝以來風云激蕩的東亞局勢最終有了一個明確的定局,劉仁軌白江口之戰大敗日本、百濟聯軍,一仗打出了數百年的和平,讓覬覦大唐的日本從此成為中國最忠實的學生。英雄輩出,盛世長歌——泰極生否,無論是的李世民,還是李隆基,都無法注定一世英名與輝煌……
士承東林 ·普及讀物 ·30.7萬字
1973年海登·懷特《元史學》問世以來,后現代主義思潮對歷史學界產生強烈沖擊,無論史學理論還是史學實踐均深受影響,發生巨大變革。本書精選海登·懷特、卡洛·金茲堡等名家最具代表性的十五篇文章,就后現代主義史學理論中的諸多議題展開討論,不僅是對該領域數十年發展的總結,也對歷史哲學與歷史實踐本身進行了深刻反思。
彭剛 ·普及讀物 ·30.6萬字
考據學(TextualCriticism)乃中國古典學的一大傳統與遺產,其在現當代學術體系中仍然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本輯集結新時期以來《文史哲》雜志所刊發的優秀考據論文,廣泛涉及政治(包括官制)、經濟、軍事、歷史編纂、中西交通、人物事件等多個領域。這些文章視角獨特、史料翔實、方法縝密、結論可靠,其中多篇歷經數十年,迄今看來仍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李揚眉編 ·普及讀物 ·30.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