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比較的視角觀察分析了漢語各方言和各詞類中的重疊現象,發現重疊在方言中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構形手段,也是一種重要的構詞方式。其中“構詞”作用體現為形容詞、動詞、量詞重疊后的“名詞化”(以官話為代表),名詞、動詞重疊后的“形容詞化”(以閩語為代表)。構形的主要作用則是表示一定的客觀“量”,但也有部分重疊形態的語義焦點是表示說者對量的主觀評價或對事物的主觀感情,具有強烈的主觀性。
付欣晴 ·語言文字 ·31萬字
作者在海外檔案館深入挖掘了一批未被歷史學者使用過的關于馬禮遜生平、詞典編纂以及出版的原始文獻,勾勒出詞典作者的漢語學習、詞典編纂的背景過程及出版的歷史。為了以古鑒今,本書解析了世界上第一部針對以英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詞典的需求及相應的設計特征,結合漢字、漢語文化譯義等方面的翻譯實踐,以具體個案來指導21世紀外向型漢英學習詞典的編纂。
楊慧玲 ·語言文字 ·21萬字
《漢語歷史詞匯學概要》是《古漢語詞匯綱要》出版25年后,作者對漢語歷史詞匯研究的一些理論問題經過長期思考和探索而寫成的。此書的內容、觀點、研究方法和《古漢語詞匯綱要》有較大的不同,較多地吸取了現代語義學和認知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并力圖和漢語歷史詞匯的實際緊密結合,用以分析和解決漢語歷史詞匯研究的問題。書中結合概念化和詞化的理論來討論詞義問題,用概念要素分析法來分析詞義,用概念場的理論來分析詞匯系統及其演變,對詞義和詞義演變,以及詞匯和語音、詞義和句法的關系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對詞義的擴大、縮小,同義詞和反義詞以及詞匯和文化等以往討論得較多的問題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作者希望能夠引起學術界對這些問題的關注,促進漢語歷史詞匯學的建立和發展。
蔣紹愚 ·語言文字 ·25.7萬字
基礎篇以問答形式,闡述公文寫作中面臨的一般性問題,如寫作前的知識準備,寫作中對語言文字的運用、格式的規范,寫作后的修改潤色等等。同時,對常用公文如講話稿、調研文章、決策部署性文件、工作總結等的寫作方法和注意事項進行專題分析。
謝亦森 ·語言文字 ·20.7萬字
典故有很多種,具體地說,包括歷史記載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民俗掌故、宗教故事或人物、寓言逸聞、成語故事以及流傳下來的古書成句等。大到治國安邦,小到處事為人,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在一個個簡短的典故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鴻門宴”讓我們了解到楚漢爭霸時的一段歷史;“呂蒙正趕齋”讓我們品味到了世態的炎涼;“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讓我們知道了李后主被殺的真正原因;“苛政猛于虎”揭露了反動統治者暴政的可怕;“牛角掛書”堪稱歷代讀書人的榜樣……夢華主編的《中華典故》精選了近600則典故,分為言志、情感、形貌、經濟、世態、閑趣、言語、勤政、國家、司法、品行、學問、謀略、景物、時令、人倫、哲理、功業、技藝、軍事、境遇、罪戾、交往、失策等篇。編者不僅對典故進行了解釋,還點明了它的出處,并將每一個典故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來。閱讀典故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們的來龍去脈,不僅可以培養、提高閱讀能力,更有助于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習的趣味。
夢華 ·語言文字 ·37.2萬字
本書涵蓋了當今社會常用的應用文寫作文種,范圍廣泛,信息量大,并充分考慮了當前應用文寫作教與學的實際,盡量將相同類型的文種安排在一起,對種類應用文的概念、特點、作用、結構、寫法和要求作了具體闡述,知識、范例和訓練模塊相對集中,從而便于應用文寫作課程的課堂教學。書中還附有典型例文及簡要提示,作業設置精巧。
劉剛主編 ·語言文字 ·20.2萬字
該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現代漢語計量語言學研究”(11·ZD188)結題成果之一(是國家社科免于鑒定的成果)。該書系統探索了現代漢語的計量語言學研究結果,包括:對現代計量語言學基本定律與定律間協同關系的探索;采用語言定律來研究語體或文體的分類問題;采用復雜網絡來對語言進行共時與歷時的研究;采用計量語言學的方法研究語言規律背后的認知動因;認知約束與語言規律下的語言對比研究;語言能力發展的研究等。
劉海濤 ·語言文字 ·24.2萬字
本書是一部旨在探尋漢語修辭語義應用現象表層結構與深層內里之基本特質的專著。本書在修辭學范疇內,以語言應用為主軸,從方法論高度自始至終貫徹語境意識,立足于修辭、語義和應用三個視角,遵循語境參照、語體先行、文化鏡像、描寫與闡釋相結合等基本原則,綜合優選多種適宜的研究方法,努力做到縱橫交錯、點面結合,把研究的重心聚焦于用一定的修辭理論指導綜合研究具體語境中和特定語體規制下的修辭語義應用現實。
孟建安 ·語言文字 ·29.4萬字
本書采用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平面描寫與立體闡釋相結合、歷時比較與共時對比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南宋時期禪宗文獻《五燈會元》中的疑問句進行了全面、系統和深入的考察。在窮盡調查的基礎上,對《五燈會元》疑問句中的各種句式和句法成分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真實使用情況作出了具體的呈現。通過比較揭示了它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變化情況,總結了《五燈會元》疑問句的使用特點,確定了它們在漢語史上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宋時期漢語疑問句的基本面貌和特色。
袁衛華 ·語言文字 ·25.3萬字
本書以語用學歷史發展為縱軸,以學科分支現狀為橫軸綜述語用學學科的發展,闡釋國內外研究動態、現狀及發展趨勢。這種研究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對于認清語用學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深化語用問題研究,體現語言研究的實用性,推動語用學、乃至語言學學科發展等都有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可為學科研究提供必需的資料。
夏中華 ·語言文字 ·42.7萬字
本書從應用寫作的實際需要入手,結構體例符合時代變化,教材內容富有時代特色,教學安排適應時代要求。全書共九章,分為緒論、黨政公文寫作、事務文書寫作、財經文書寫作、司法文書寫作、傳播文書寫作、策劃文書寫作、旅游文書寫作、畢業論文(設計)寫作。本教材體例新穎、內容豐富、例文新鮮、實訓完整。適用于本科、專科文秘類、中文類、財經類專業1-3年級學生使用。
包錦陽 ·語言文字 ·24.3萬字
本書在作者近10年學術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身論文寫作經驗和作為審稿人的心得體會,針對研究生學術研究中問題意識不足、寫作能力不強、意志品質缺乏等現象,給出研究生在學術研究和論文寫作等方面的系統導引,以期達到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和寫作水平的目的,特別是人文—經濟地理學專業的研究生會更為受用。本書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第二、第三章)系統講解研究生學術研究的興趣真諦、基本功真核、時間安排真經,以糾正研究生論文寫作的不良狀態。第二部分(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章)主要講解研究生論文寫作的初心、質量、規范、修改與包裝,以達到研究生能夠撰寫高質量論文。第三篇(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從師生交流的視角出發,重點講解研究生在社交方面應注意的禮儀、規范、法則,以提升研究生的行為規范。
丁志偉 ·語言文字 ·20.7萬字
本書內容如下:概述;學術論文寫作的語體基礎;學術論文構思;學術論文結構;學位論文與報告寫作;學術論文發表;學術不端現象與防治;等等。書中引入了大量的案例和相關材料,既方便老師教學,也方便學生自學。徹底解決大學生對論文寫作無從下手的狀況,為大學生的文字表達與人生表現提供有力工具支撐!
柳建橋 何汶編著 ·語言文字 ·23.6萬字
本書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現代各種信息資源、信息檢索基礎知識及基本方法。全書分為14章:緒論、國內外綜合資源系統介紹、圖書信息資源系統、期刊信息資源檢索系統、學位論文資源系統、標準文獻檢索系統、科技報告資源系統、專利資源檢索系統、會議文獻資源系統、參考工具書、網絡信息資源檢索、數字媒體信息資源檢索、網絡環境下館際互借系統及其使用、畢業論文的撰寫及參考文獻的著錄規則。
康桂英等編著 ·語言文字 ·24萬字
辦公室文秘工作是綜合性的工作,因此需要具有深厚的寫作功底,同時還需要掌握各類文書的寫作技巧。《辦公室文秘寫作精要與范例實用全書》既有公文的基本知識,又有不同類型公文的寫作技巧。本書所選的各種實例,都力求體現內容的新穎和對現實的指導意義。本書的所有知識都能即學即用,能夠提高讀者的公文寫作水平。可以說是一部全面的、規范的、實用的、新穎的有關公文寫作與文件處理的“全書”。
文軒編著 ·語言文字 ·24萬字
本書拒絕馬后炮式的文章分析,呈現的是一種以第1視角讀新文章的體驗。讓不會閱讀的學生能夠直接進入擅長閱讀的人的意識中,從第1視角去感受閱讀過程中的系統性思考過程。全書共分為四部分。第1、2部分總結出考生在實際備考和考試過程中常遇到的若干問題,并以此為出發點講解如何有效地主動閱讀及快速地獲取有效信息;剖析GRE閱讀所涉及題型的題目、語篇結構、出題點、考查點,給出高效的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第3、4部分共包含200篇GRE閱讀文章和5套最新官方模考文章的詳細講解與題目解析。將前面講到的閱讀和解題方法融入每道題的講解中,分析文章結構和閱讀邏輯線構建的過程,解析題目和選項,并提供了文章的譯文。本書既可以作為GRE考生的自學輔導用書,也可用于培訓課程的課堂教材。
萬煒 高宇琪 閆晨晨等 ·語言文字 ·24.4萬字
書稿匯集了作者30多年從事符號學研究的成果,共計36篇論文。分十四個專題,包括:語言學和符號學研究的改革和創新,符號學的性質、范圍和方法,符號學的基礎理論:皮爾斯認知符號學和索緒爾語言符號學,研究符號學的哲學指導思想,符號學的應用,文體學,外交語言,語用學,認知語言學,文化符號學,哲學、符號學與語言學,語言學的符號學分析,普通符號學,符號學訪談記。
郭鴻 ·語言文字 ·26.6萬字
本書在跨學科和超學科的視野下,綜合考慮語言、社會、文化和認知等因素,闡述互文性的理論并結合各相關臨近學科討論互文性的研究實踐。
武建國 ·語言文字 ·24.2萬字
《輝縣方言語法研究》在對輝縣方言進行深入細致調查的基礎上,一一呈現其聲、韻、調,并介紹了輝縣方言的詞、短語和句子各個層面的具體語法特點,盡可能全面的對輝縣方言的語法現象進行描寫,并對其中有特色的部分進行分析和闡釋,還總結出了輝縣方言的同音字表。全書共分十章,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引言、語綴、重疊、自感動詞、結構助詞“叻”、語氣副詞、被動句和處置句、疑問句和比較句等。通過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發現,輝縣方言最大的特點就是語法手段、語法形式豐富多樣。同一種語法范疇或語法意義,同時擁有多種不同的表達形式。
穆亞偉 ·語言文字 ·21.1萬字
全書以印第安人圖畫文字為主線對美國本土印第安人文化的一次詳盡梳理,話題幾乎涵蓋人類學所有領域的內容,比如生死命題、家庭生活、教育、戰爭、宗教、習俗、歷法等等。作為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成果,馬勒里收集整理的圖畫文字首先是作為研究文化的透鏡和工具;事實上,馬勒里扎實的田野材料收集能力為此研究積累了大量豐富的圖畫文字實例,書中使用1300多幅圖畫文字和54幅整頁圖畫成為研究前文字與文字起源問題的珍貴一手資料。特別是在進入20世紀以后,書中調查過的圖畫文字遺跡遭到不同程度的毀壞,很多圖畫文字的資料已經無法尋得了,書中保存下來的近1400幅圖畫文字的價值也就益發彰顯,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本書為文字學、人類學、民族學、歷史學、藝術學等研究領域的研究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圖畫文字大觀。
(美)加里克·馬勒里 ·語言文字 ·49.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