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著名作家艾平的一部散文新作精選集,是對草原文化的全景式展現,涵蓋美食、人文、歷史、地理等多個角度,從廣闊的時空范圍詮釋草原“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同時,作者深入發掘游牧文化與當今生態保護觀念的契合之處,探索古老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展。作品文筆優美,行文流暢,富有詩意,將大草原上動人的風物與淳樸深沉的男女老少悉數展現于讀者面前。
艾平 ·名家作品 ·14.8萬字
本書為王爾德童話全集,收錄了王爾德生前創作的兩部童話集——《快樂王子及其他故事》和《石榴之家》,包含《快樂王子》《夜鶯與玫瑰》在內的九個名篇。王爾德創作的童話風格獨樹一幟,充滿奇思妙想,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童話”,也被稱為“世界上最感人的童話”,不僅適合兒童閱讀,也適合成人閱讀。每一個妙趣橫生的故事背后都蘊含著作者對社會現實及叵測人心的諷刺與批判,幾乎每位讀者都能在作者筆下找到共鳴。
(英)奧斯卡·王爾德 ·名家作品 ·14.8萬字
老舍作為現當代文學史上的幽默大師、語言大師,其散文作品自然具有獨特的語言魅力,本書收入老舍64篇經典好讀的散文,還原其親切、幽默、樸質的人格魅力;特別收入幽默小品《不旅行記》,流失已久的罕見篇目重新面世。
老舍 ·名家作品 ·14.7萬字
王安石作為數千年中華文明中少見的完人,其品格和貢獻都值得后人景仰與學習。本書筆墨主要集中在王安石的政術思想上,為讀者呈現了一位勇敢堅韌、坦蕩磊落的人物形象,再現了王安石的才識和風度,方便讀者閱讀和學習。
梁啟超 ·名家作品 ·14.7萬字
本書精選牛漢散文66篇,包括童年名篇《綿綿土》《打棗的季節》《海琴》等;懷人佳作《一顆不滅的詩星》《荊棘和血液》等,以及散文漫談《詩和散文都是我的命》《談談我的土氣》等。配以作者不同時期照片15幅,圖文并茂,給讀者新的閱讀體驗。牛漢散文以純粹的境界,將20世紀上半頁中國大地上滹沱河邊之一隅,留存在散文史上。值得進入這套叢書。
牛漢 ·名家作品 ·14.7萬字
周作人閑適唯美小品集,獨辟蹊徑的周作人自傳性文選,篇篇經典,字字溫暖。老樹畫畫傾情繪圖,水墨再現民國先生情致。隨書附贈珍藏版老樹印信明信片,一頁唯美,滿紙深情。周作人先生親屬授權出版,讀一篇而知一人心境,讀一書而得一生優雅。周作人先生為人崇尚自然寬和,文風自然閑適清靜。《不忘此生優雅》細致萃取了先生全集七百萬字之精華,以茶話、格物、聊生、記人、憶昔、論世等六輯為目,獨辟蹊徑地打造了一部帶有周作人先生自傳味道的小品集。全書收錄周作人代表性的經典篇目如《故鄉的野菜》《十字街頭的塔》,更收錄了較少面世的感情濃厚的小品文如《初戀》《若子的死》等等。
周作人 ·名家作品 ·14.7萬字
《二馬》通過中國商人老馬和兒子小馬在英國的經歷,呈現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對中國國民性的弱點進行了諷刺和批評。這是老舍對東西方文化關注思考的較早的一部作品。
《呼蘭河傳》是蕭紅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1940年完成于香港。此作以蕭紅自己的家鄉與童年生活為原型,藝術形式獨特。蕭紅嫻熟的回憶技巧、抒情詩的散文風格、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造就了她“回憶式”文體的巔峰之作。本次重版,以1941年上海雜志公司初版本為底本,并參照其他幾個版本進行了校訂。另附有蕭紅的其他幾篇名作《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小城三月》等,讀者借由這些作品,已基本可以領略蕭紅創作的精華了。
蕭紅 ·名家作品 ·14.7萬字
老舍先生的散文在中國現代散文中獨具特色,從形式到內容都雅俗共賞,突破了知識分子的狹小圈子,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眾化、通俗性、民族色彩濃厚等特點。本書精心選錄了老舍先生的若干篇經典散文,并根據其內容與風格特點進行了相應的分類,還原一個溫暖、從容、平易近人的老舍先生的形象。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讀性強,細細品味,其樂無窮。
郁達夫經典中短篇小說集,孤獨小說家的靈魂之書。本書完整收錄郁達夫1931年至1935年發表的《蜃樓》《她是一個弱女子》《遲桂花》《碧浪湖的秋夜》《出奔》等10篇經典中短篇小說。他的小說,細膩真實,折射出現代社會人們內心深處的孤獨與欲望。孤獨真的能毀掉一個人嗎?愿每一個孤獨的靈魂,都被世界溫柔以待。
郁達夫 ·名家作品 ·14.6萬字
西班牙內戰是奧威爾第一次親臨體驗戰爭的殘酷和蕭條,為他以后作品的反戰基調奠定了基礎。可以想象,從未涉足政治的文人奧威爾面臨殘酷的意識形態斗爭和政治的黨同伐異時內心的彷徨、無助和絕望。在目睹了許多曾經在前線共同作戰的友人沒有戰死在前線,卻死于自己人的迫害之后,奧威爾對蘇聯的政治體制產生了懷疑,從此走上了反對極權體制的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說,是西班牙內戰這個熔爐促使奧威爾的創作熱情和才華從控訴外在的世界表象的不公轉向了對內在的體制和人性進行深刻反思。而共產國際、西班牙政府與英國媒體對西班牙內戰的歪曲描寫和為達目的操縱宣傳工具的做法促使奧威爾開始思考歷史的真實性,并在《一九八四》中升華為對極權主義操縱歷史手法的反思。1946年,奧威爾寫道:“自1936年后,我所進行的嚴肅創作的每一行話,都是在直接或間接地反對極權主義體制,并為民主的社會主義體制鼓與呼。”
喬治·奧威爾 ·名家作品 ·14.6萬字
本書收錄了魯迅先生寫于不同年代、風格各異的雜文,涉及《墳》12篇,《華蓋集》10篇,《而已集》5篇,《三閑集》6篇,《準風月談》6篇,《南腔北調集》11篇,《且介亭雜文》9篇,《花邊文學》5篇,《且介亭雜文二集》12篇,共收錄雜文76篇,大致按照發表時間順序排列,充分顯示魯迅先生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和文化底蘊,真實地展現魯迅先生的思想、風采。
魯迅 ·名家作品 ·14.6萬字
《二馬》是老舍的早期作品,1929年寫于英國。小說塑造了一個迷信、中庸、馬虎、懶散的奴才式人物老馬,他的生活信條就是得過且過,讓人聯想到魯迅筆下的阿Q,不同的是,阿Q生活在老中國的鄉村,老馬則是華僑,旅居國外。老舍有意把老馬放到異國情境中去刻畫,通過馬氏父子在倫敦的生活以及與英國人的交往,看東西方民族的不同,試圖在中西文化比較的背景下凸顯落后國民性的荒謬之處。
老舍 ·名家作品 ·14.5萬字
聽說:中國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時候,就將少年時代的作品盡力刪除,或者簡直全部燒掉。我想,這大約和現在的老成的少年,看見他嬰兒時代的出屁股,銜手指的照相一樣,自愧其幼稚,因而覺得有損于他現在的尊嚴,——于是以為倘使可以隱蔽,總還是隱蔽的好。但我對于自己的“少作”,愧則有之,悔卻從來沒有過。出屁股,銜手指的照相,當然是惹人發笑的,但自有嬰年的天真,決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況且如果少時不作,到老恐怕也未必就能作,又怎么還知道悔呢?
魯迅原著 蕭楓編 ·名家作品 ·14.5萬字
“中國現當代名家散文典藏”是匯聚20世紀以來中國散文史上的“名家、名作”,由權威編委會選定、人文社編輯校訂的一套中國現當代散文“權威定本”,共約80種。該叢書的編輯出版,體現出人文社在散文體裁出版領域的權威性、經典性,并力圖引導以青年讀者為主的大眾散文閱讀的審美趨向。其中本選題作者劉白羽先生作為中國當代散文大家其散文作品特色鮮明,具有較高的文學史價值和審美價值。無論寫景,還是敘事,劉白羽先生的創作均充滿強烈的激情和鮮明的時代色彩;在對人生、社會的思考方面,也表現出深切、獨特的個人風格。其文筆優美,立意獨到,對散文情有獨衷,能寫出散文之大美,作品既有時代性又有藝術性。
劉白羽 ·名家作品 ·14.4萬字
“蕓齋”是孫犁晚年的齋號,在他晚年的文字中,多以“蕓齋小說”“蕓齋瑣談”“蕓齋書簡”“蕓齋斷簡”“蕓齋短簡”等冠名。《蕓齋小說》所選均為作者的回憶性散文作品,包括《一個朋友》《伙伴的回憶》《父親的記憶》《母親的記憶》《鳳池叔》《疤增叔》等,有的雖冠以“小說”之名,實乃對生活中人物原型的真實記錄。可以說,文中所涉及的人和事,都與孫犁的平生經歷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些作品中,有對親人、朋友、師長的懷念,有對故鄉凡人瑣事的追憶,也有對人性善惡的文學性解讀。這些作品篇幅不長,但文筆老到,感情真摯,而且多有神來之筆,是孫犁晚年作品中最具文學性的文字,也是影響最大的文字。
孫犁著 劉運峰編選 ·名家作品 ·14.4萬字
《白蛇傳》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等情節。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向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孟姜女》是中國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中人物,其人物故事是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千百年來一直以口頭傳承的方式在民間廣為流傳,最早的傳說可上溯到《左傳》。
張恨水 ·名家作品 ·14.4萬字
《俞平伯散文》是“中華散文插圖珍藏本”第二輯中的一個品種,從俞平伯的5本散文集及集外集中精選,收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陶然亭的雪》《我想》《眠月》等名篇,精選大約20萬字的內容,并配以俞平伯個人黑白照片十幾張,按文章發表時間順序排列全書內容。俞平伯散文為言志派散文一脈,文風清新,語言樸素流暢,有士大夫之風,極適合初高中學生閱讀,作為學習寫作的范本。
俞平伯 ·名家作品 ·14.4萬字
《哲學與人生》一書收錄的都是胡適最為經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輯:哲學探微”收錄的是胡適探討中西哲學的經典文章;“第二輯:人生命題”收錄的是胡適探討人生觀的經典名篇;“第三輯:四十自述”收錄的是胡適生前唯一親筆撰寫的自傳,是中國現代傳記文學的名篇之作,講述了作者童年、少年與青年時代的人生經歷,回顧了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心路歷程,是作者與自己的青少年時代進行的“心靈對話”。
胡適 ·名家作品 ·14.3萬字
本書為蕭紅散文合集。有《天空的點綴》《祖父死了的時候》《孤獨的生活》等,囊括了1936年版《商業街》、1940年版《蕭紅散文》等散文集中幾乎全部文章,并收入蕭紅紀念魯迅的《記憶中的魯迅先生》等隨筆。“只有散文,才是生活的真實面孔。”正如昆德拉所言,散文描摹著真實的生活,在這部散文集里可以看到人間煙火中的蕭紅本人。她與蕭軍同居商市街,求告無門,饑寒交迫,隆冬里買不起生火的木柴,連喝一杯熱漿汁的錢都沒有,甚而一夜數次起念要偷對面人家門上掛著的面包。他們做過家庭教師,畫過影院廣告牌,去參加集體活動蹭吃喝,他們游蕩,吵架,喝醉后躺在地板上哭。及至勉強出版了作品集,卻遭到查禁,被日本憲兵隊逮捕的恐懼折磨著他們,“白面孔”便是這一時期蕭紅和左翼文藝激進分子驚懼狀態的真實寫照。
蕭紅 ·名家作品 ·14.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