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一部回憶性的散文集,回顧了他童年和青年時代難忘的人與事,用魯迅先生自己的話說,《朝花夕拾》“就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書中既有童趣與溫情,也有諷刺與批判,自1928年未名社出版后,暢銷不衰。本次出版以1928年未名社初版為底本,遵循原文,逐字校對,并力求還原初版封面,以期將近百年前的古雅和靈動分享給讀者,向經典致敬。
魯迅 ·名家作品 ·4.2萬字
《約翰·克利斯朵夫》上中下三本共包含十卷,講述了主人公約翰·克利斯朵夫在充滿庸俗、傾軋的社會里的奮斗歷程。從兒時音樂才能的覺醒,到青年時代對權貴的蔑視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業上的追求和成功,很后趨于清明高遠之境,透出另一世界的黎明的曙光。
(法)羅曼·羅蘭 ·名家作品 ·97.5萬字
《哲學與人生》一書收錄的都是胡適最為經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輯:哲學探微”收錄的是胡適探討中西哲學的經典文章;“第二輯:人生命題”收錄的是胡適探討人生觀的經典名篇;“第三輯:四十自述”收錄的是胡適生前唯一親筆撰寫的自傳,是中國現代傳記文學的名篇之作,講述了作者童年、少年與青年時代的人生經歷,回顧了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心路歷程,是作者與自己的青少年時代進行的“心靈對話”。
胡適 ·名家作品 ·14.3萬字
《基督山伯爵》(又稱《基督山恩仇記》)主要講述的是19世紀法國一位名叫唐泰斯的大副即將獲得幸福卻遭到無端陷害后的悲慘遭遇,以及其在日后以基督山伯爵的身份成功復仇的故事。哥特式的故事情節、充滿哲理的人性慨嘆、生動的人物形象、引人入勝的結局,吸引了無數讀者,是大仲馬的經典之作。
(法)亞歷山大·仲馬 ·名家作品 ·84.9萬字
《茶館》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老舍將半個世紀的時間跨度、50多個人物形象濃縮在茶館中,概括了中國社會各階層、多個勢力之間的對立和沖突,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命運。《龍須溝》是一曲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頌歌,反映了中國人民在解放前后的不同命運以及他們對黨和政府的擁護和熱愛。
老舍 ·名家作品 ·6.4萬字
“中國現代文學名家作品集”叢書實質是中國現代文學肇基和發展階段的創作總集,收錄了幾乎當時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葉紫原著 蕭楓編 ·名家作品 ·21.7萬字
叔本華(1788-1860),德國哲學家,悲觀主義與非理性沖動的主要闡釋者,后世生命哲學與存在主義哲學的先驅,黑格爾絕對唯心主義的反對者,自稱為康德的唯一繼承人。以優美的文體描述但丁式的苦難世界觀,以“藝術”為唯一擺脫意志束縛的“短暫的救星”。因受同代人冷遇而憤世嫉俗,但堅信自己所代表的真理會得到最后勝利。直到去世前幾年,其哲學方為世界所重視。本書收錄了其散文名篇,包括《自我思考》《論寫作與風格》《論博學與學者》《論閱讀與書籍》《論天才》《論教育》《比方,譬喻和寓言》《關于可笑性原理》《論歷史》等。
(德)叔本華 ·名家作品 ·18萬字
本書收作者1936年所作雜文三十五篇,作者生前開始編集,后經許廣平編定,1937年7月由上海三閑書屋初版。
魯迅 ·名家作品 ·6萬字
本書收錄了瞿秋白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游記、雜文以及散文。大知識分子悲憫的情懷和人文反思在瞿秋白的文字中得以體現,同時也讓人了解到學會真實地面對自我需要智慧、勇氣和胸懷。瞿秋白曾幻想:“我愿意到隨便一個小市鎮上去當一個教員,并不是為著發展什么教育,只不過求得一口飽飯罷了,在余的時候,讀讀自己所愛讀的書,文藝、小說、詩詞、歌曲之類,這不是很逍遙的嗎?”但世界是現實的,人是活著的,時間不會給你在夢里繼續做夢的機會,瞿秋白在現實與理想的生活之間痛苦掙扎,卻毫無結果。
瞿秋白 辛堯 ·名家作品 ·15.9萬字
《談美·談美書簡》是朱光潛寫給青年人的美學入門書,以與朋友談心的方式,將美學知識娓娓道來,深入淺出,親切自然,是蕞為經典的美學啟蒙讀物。其中,《談美》是朱光潛早年留學西方時的美學思考和體悟,談美從哪里來以及美的本質等問題,提出“人生的藝術化”;《談美書簡》則是其耄耋之年的心血之作,深入探討了美學、藝術、文學中的美和美感、審美范疇等一系列問題。本書將兩書合二為一,全面系統地呈現朱光潛的美學思想,指引讀者踏入美學殿堂,領略一代大師風采,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
朱光潛 ·名家作品 ·12.7萬字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長期斟酌之后選出并予以翻譯、闡釋的中國古代文學讀本。他意在帶領當代讀者辨認古代文學中偉大的星座,希望讀者不僅能夠借助譯文和闡釋讀懂原文,更重要的是能夠從心靈層面與經典文本產生共鳴,領略千古不變的文心與詩魂。所選篇目包括《詩經》選篇、《離騷》、《逍遙游》、《報任安書》、《蘭亭集序》、《歸去來辭》、《送李愿歸盤谷序》、《愚溪詩序》、《秋聲賦》、《赤壁賦》、《文心雕龍》選段,以及在他心中重要的唐詩、宋詞、宋詩篇章。除了唐宋詩詞以外,每個篇目都由原文、譯文和闡釋三部分構成。余秋雨先生特別重視譯文,因為他的今譯是要探尋古今文詞差異背后所蘊藏的永恒美學素質,既要在語感、節奏、氣韻上匹配原文,又要恪守嚴謹的文化學理。書中還收錄了余秋雨先生手書的文典名篇書法,以便讓當代年輕人感受中國古代文辭的基本生存方式。
余秋雨 ·名家作品 ·8.6萬字
本書是易中天教授多年美學研究與寫作的精彩總結。在這部著作中,易中天引用大量人類學材料,闡述了一個基本觀點:藝術是人類專門為實現人的確證而被創造出來的。在藝術中,通過情感的體驗和傳達,實現了人的自我確證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確證,這就是“藝術本質確證說”。本書從人類走出自然界出發,考察了工藝、建筑、雕塑、人體裝飾、舞蹈、戲劇、繪畫、音樂、詩歌等大量原始藝術形態,不但是一本理解人類藝術起源和本質的重要之作,也是一部生動的原始藝術圖鑒。
易中天 ·名家作品 ·28.5萬字
魯迅的文字是每個人都需要的精神食糧,他的作品不僅有戰斗的一面,也有文學中閑適的一面,優美的一面,甚至游戲的一面。本書收錄了魯迅創作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和部分精選的雜文。通過閱讀這些鮮活的文字,我們將認識一位活生生的可愛的魯迅。
魯迅 ·名家作品 ·12.9萬字
再見,亦是相見。這是走回紫禁城的路。本書以故宮為經,以明清歷史人物為緯,于時空交錯中編織出一曲蕩氣回腸的慷慨悲歌。它是地圖,如數家珍般解讀故宮的每個角落;更是歷史,作者以其一貫的細膩筆觸體察入微,于人性深處鮮活地還原出歷史人物的悲歡離合。
安意如 ·名家作品 ·10.7萬字
日本的美,風靡世界,川端康成功不可沒。他以美為“信仰”,用唯美文字拓展美學疆域。其思想逐漸成熟,零星展現在諸多隨筆之中,一般讀者難以得窺全貌。學者型翻譯名家陳德文先生,研究川端康成數十載,精心梳理集成并譯出此書,完整、準確呈現了川端審美思想體系,教科書式地展現了日式東方美學的精髓。高情商的人,簡單說,即共情能力強。而首要是具敏銳感知力,能辨美丑。閱讀川端的散文,像是與川端康成本人交流,直接聆聽這顆被譽為“最敏感、最懂美的東方心靈”的溫言細語,領會日本以及東方之美的奧妙。
(日)川端康成 ·名家作品 ·27萬字
本書是新疆作家鞠利的又一部敘述新疆南疆故事的長篇力作,獲得第六屆“天山文藝獎”作品獎,是阿克蘇地區文聯的重點文藝作品扶持項目工程。描述了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出生在兵團綠洲的“疆二代”和其父輩們一起成長的故事。描繪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投身于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兩代人,創建幸福家園的艱難歷程。
鞠利 ·名家作品 ·13.7萬字
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還有一點無用的游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周作人說應該把生活當作一種藝術,微妙地美地生活。《日常生活頌歌》是周作人閑適文風小品文的精粹,喝茶飲酒、賞雨談天、故鄉美食、各地風物,以及世上無一不可言的草木蟲魚在他筆下盡是情意綿長,雋永淡遠。周作人談吃也好,言物也罷,重要并不在于所說之事物本身,而在于談及此時對待生活的那種長閑逸豫的況味和風度。生活的美是一種近似無用的閑情。愿你也能得半日之閑,抵十年塵夢。
周作人 ·名家作品 ·9.9萬字
《繁星》《春水》是冰心的代表作,也是流傳久遠的作品,聲譽傳遍了世界各地。泰戈爾的哲理小詩深深地影響了冰心,使她的風格體現了中國古典詩詞之美,形成了獨特的“繁星格,春水體”(茅盾)。捕捉瞬間的靈感在她的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以簡潔的語言書寫內心的感受和思考。
冰心 ·名家作品 ·16.8萬字
魯迅全集包括:吶喊,彷徨,傷逝,故事新編,朝花夕拾,野草,熱風,三閑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墳,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二心集,而已集,花邊文學21本。
魯迅 ·名家作品 ·137萬字
本書是日本畫家鳥山石燕的第一作系列作品,完成于安永5年(1776年)。《百鬼夜行》由“前篇陰”、“前篇陽”、“前篇風”3部構成,各篇名取自六氣。這一系列主要描繪了一些超自然的對象,收錄范圍包括了鬼怪、鬼魂、幽靈以及妖怪,其中很多都是鳥山石燕根據日本文學、日本民間傳說以及日本傳統藝術而創作的。這些作品給后來的日本妖怪文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日)鳥山石燕繪 希年編著 ·名家作品 ·5.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