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用殘損的手掌撫摸記憶,在寂寞的雨巷邂逅詩歌。戴望舒是中國現代杰出的詩人、翻譯家和古典文學學者,被稱為“現代派”詩人的領袖。他有著濃厚的文化修養和藝術才能,在畢生的文學實踐中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本書收錄了戴望舒的經典詩歌、散文、短篇小說和他的部分翻譯作品,基本上反映了作者的創作思想和藝術魅力。
戴望舒 ·名家作品 ·78.2萬字
中國現代文學家中,沒有另外一個人,像郭沫若那樣親身經歷那么多關聯著歷史的重大事件,像他那樣活路在中國現代史的各個關鍵時刻。
郭沫若 ·名家作品 ·20.6萬字
蕭紅的小說是詩意的、散文化的小說,而她的散文卻又像小說一樣,情節的貫穿,人物的對話,讓蕭紅的散文讀起來就像一個個吸引人的故事。蕭紅著的《又是春天(精)/蕭紅小全集》收錄了蕭紅一生所作大部分的散文,從與《跋涉》到《商市街》,從《橋》到《蕭紅散文》,以及其他集外發表的散篇,在這些散文中,可看到蕭紅短暫而傳奇的一生的漂泊軌跡。蕭紅的散文,如《回憶魯迅先生》等文章,文字上更平實質樸一些,情感卻很為真摯流露。
蕭紅 ·名家作品 ·17.1萬字
本書是感悟文學大師經典,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圖書格調高雅,知識豐富,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權威性和系統性,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5.6萬字
1937年抗戰爆發,豐子愷被迫攜全家老小十余人開始了逃難之旅。他們從緣緣堂出發,經杭州、桐廬、蘭溪、衢州、常山、上饒、南昌、新喻、萍鄉、湘潭、長沙、漢口、桂林等地,一路輾轉,于1947年回到故鄉。本書收錄了豐子愷有關逃難十年間的文章和畫作,講述了這位杰出藝術大家的人生中極為難忘且不凡的一段經歷。面對顛沛流離的生活難免頹唐,但他的這些文字和漫畫,更多流露的是別后重聚的喜悅、奔波后停靠的溫暖、苦難中的點滴趣味,體現了他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豐子愷著繪 ·名家作品 ·17.8萬字
本套裝包括《子夜》《林家鋪子:茅盾中短篇小說選》《大地山河:茅盾散文精選》。《子夜》是一部長篇小說,生動刻畫了商人、軍人、知識青年、交際花、遺老、工人等各階層人物,反映了一九三零年左右革命深入發展、星火燎原的中國社會的面貌。《林家鋪子:茅盾中短篇小說選》透過林家鋪子由掙扎到倒閉的過程,勾勒出一幅上世紀三十年代舊社會小商業從業者遭受盤剝與壓榨的畫面,折射出當時的時代背景與社會悲劇。《大地山河:茅盾散文精選》收錄了茅盾畢生散文精華60余篇,包括《白楊禮贊》《天窗》《憶冼星海》《大地山河》《冬天》等。部分篇目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是陪伴一代人成長的文學經典。
茅盾 ·名家作品 ·53.9萬字
《林家鋪子:茅盾精讀》是茅盾中短篇小說及散文代表作的精選集。茅盾繼承了“五四”時期文學研究會“人生派”的現實主義精神,并加以發展,建立起在當時來說屬于全新的革命現實主義文學模式,是“社會剖析派小說”的開創者。其小說擅長從大處著眼,小處落筆,以小人物來觀照大時代;其散文有多篇入選為部編版語文教材,如《天窗》《北京的春節》《白楊禮贊》等。本書收錄其小說名作《林家鋪子》和“農村三部曲”之《春蠶》《秋收》,散文名作《白楊禮贊》《天窗》等經典篇目。
茅盾 ·名家作品 ·10.3萬字
收錄了朱自清生前未曾編成集子的散文。這些文章有的反映了作者對于生活的獨特見解,有的包含作者對社會時事的思索,思想豐富深厚,風格樸實縝密、清雋沉郁,語言洗練,文筆清麗,滿含真情實感。
朱自清 ·名家作品 ·9.2萬字
單純,不是天真,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是明白了世故,懂得了得失后的一種自在與達觀。《活著這回事本來是如此單純》收錄了周作人《苦雨》《烏篷船》《喝茶》《山中雜信》等六十多篇經典佳作,一本書閱盡周作人散文精華。他寫喝茶、談酒,寫鳥聲、中秋的月亮,這些都是需要一些閑適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平和、淡泊、寧靜讀來令人心生閑適。回味無窮。
周作人 ·名家作品 ·9.5萬字
馬塞爾·杜尚談論他的生活,他的作品,他度過的時間。他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現成品”(ready-made),而他度過的時間被稱為他最美的作品。冷靜的反諷,拋棄美學、趣味及純粹的視覺愉悅,無所事事的正當性,熱衷于偶然性與文字游戲,熱衷于“詞語的詩意”……不斷逃脫杜尚的杜尚,智性的杜尚,自我矛盾,“不情愿把任何定義作為終點”。對杜尚而言,美學是荒唐的,反美學也是荒唐的。
(法)馬塞爾·杜尚等 ·名家作品 ·11.4萬字
《豐子愷給孩子的散文》精選民國文學大師豐子愷46篇文章,全書分為4輯,以敘事、寫人、寫物、抒情為主題分為四大章節,全面提升孩子寫作及觀察生活的能力。其中7篇選入《語文》教材,13篇選入中高考試題,更有8張豐子愷先生后人親自甄選給孩子的插畫,增添閱讀趣味。豐子愷體貼入微地用兒童視角觀察日常生活,用細膩的筆觸記錄了生活的點滴,用一顆赤子之心向孩子們傳遞出率真的情感,回到孩子的世界,找回本來的自我。
豐子愷 ·名家作品 ·11.7萬字
書生頓首高聲喚,國如用我何妨死。這是張恨水先生抗戰時期堅持抗日、誓死報國心態的真實寫照。南京大屠殺后,張恨水曾呈文政府,請求自費上山打游擊,但請纓無路,他把濃烈的愛國熱忱和一腔孤憤書于紙上,創作了大量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抗日小說,為中華民族留下了許多抗御外寇的珍貴歷史。《巴山夜雨》是抗戰“痛定思痛”之作,被稱為張恨水作品的“巔峰之作”。
張恨水 ·名家作品 ·54.2萬字
內容主要概況:春風沉醉的晚上、采石磯、血淚、逃走、煙影、西溪的晴雨、海上、遠一程,再遠一程、滄州日記、杭州的八月、北平的四季。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5.1萬字
在《憑一張地圖》里,跟隨余光中行走域外——華麗的倫敦、熱情的巴塞羅那、繁榮的紐約、浪漫的巴黎、動人的蘇格蘭……地圖所示,心之所向;行也無疆,思也無涯。每至一處,都留下精彩而難忘的文字。盡享異域風景之余,余光中又以獨到而幽默的筆觸點評西方文化群星,亦莊亦諧之間,盡顯文藝之風。本書是一部自然與人文交融輝映的隨筆集。憑借一張地圖,走遍萬水千山,歸來仍是少年。
余光中 ·名家作品 ·7.1萬字
《朝花夕拾》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中不同生活經歷和體驗的回憶性散文集。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形象地反映了魯迅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敘述他從家鄉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后回國教書的經歷。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以及抒發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
魯迅 ·名家作品 ·8.4萬字
《枕草子圖典》內容豐富,涉及四季的節令、情趣,宮中的禮儀、佛事人事,都城的山水、花鳥、草木、日月星辰等自然景象,以及宮中主家各種人物形象,這些在“繪卷”畫師筆下生動地描繪了出來,使洗練的美達到了極致,展現了《枕草子》所表現的宮廷生活之美、作者所憧憬的理想之美。
(日)清少納言 ·名家作品 ·6.3萬字
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敘述他從家鄉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后回國教書的經歷;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種種丑惡的不合理現象,同時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以及抒發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
魯迅 ·名家作品 ·12.7萬字
《隔水呼渡》是余光中與妻子、友人到各地旅行后寫下的游記,所述地區有臺灣南部之風景,更遠及英國、法國、德國、瑞士、西班牙、泰國。余光中恰如其份地表現感官經驗,令讀者享受到了逼真的“臨場感”;他的游記也有別于地方志或觀光手冊,全在文中有“我”,有一位活生生的旅人走動在山水或文物之間。抒情寫景之中有博學深思。跟隨詩人的腳步,在行走中認識自己。
余光中 ·名家作品 ·9.8萬字
本書收入李國文經典雜文,包括獲魯迅文學獎的作品。
李國文 ·名家作品 ·16.6萬字
本集為《散文》創刊四十年際復證初心之制,精選《散文》四十年中刊發的名家杰作,計百人百篇。本書作為《散文》創刊四十年來的一次整體回顧,同時也是對歷年來所刊發文字的一次再沉淀、再萃取的過程。經過對讀者、作者以及專家反饋的研究分析,所選作家、作品均代表性地體現了華語散文創作四十年來的面貌與水準。其中,既包含冰心、季羨林、孫犁、汪曾祺、王蒙、馮驥才、史鐵生、鐵凝等文壇大匠的經典美文,收錄當下活躍的文壇中堅力量與新銳作家最具代表性與知名度的作品,同時,亦將選編視野對準海外華語散文創作,采擷佳篇。“百人百篇”,依作者出生年月編次,跨越整個二十世紀,是對《散文》辦刊歷程一次多維度的“全面回憶”,也是對現當代華語散文創作的一次盛大巡禮。
《散文》編輯部編選 ·名家作品 ·43.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