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本書可以說是作者吳正的回憶錄,記錄了他從少年到青年再到步入老年的成長過程和經歷。吳正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自己的所見所感,讀者可以從他的字里行間中感受到吳正對上海這座城市深厚的故鄉情結。
吳正 ·文集 ·11.5萬字
本書收錄2017年做客“華大講堂”的吳東漢、張蘊嶺、金碚、龐元正、嚴書翰、高培勇的演講文稿,內容涵蓋知識產權、“一帶一路”倡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習近平治國理念與執政方略、黨的十九大精神、財稅體制改革等熱點焦點難點問題,內容翔實,視野寬闊,分析精辟,深入淺出,娓娓道來,耐人尋味,啟人心智。本書還收錄演講現場的互動問答,通過專家與聽眾零距離的智慧交流和思想碰撞,更能激發思考、深化理解。本書內容系根據專家演講錄音整理而成,口語化的表述方式生動形象,讓人猶如身臨講堂。
張永寧等主編 ·文集 ·11.5萬字
郭沫若是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在詩歌、劇本、考古、歷史、翻譯等領域均有著述,有《郭沫若全集》共三十八卷。郭沫若一生涉足廣泛、著作甚豐。他的散文氣勢浩蕩,清麗、浪漫,富有藝術魅力。自傳性構成了郭沫若散文明顯的特征,是作者個性張揚的產物。他的感時型散文具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詠物抒懷型作品善于運用多種藝術手法,營造詩的意境。本書含有多幅照片,形象直觀地展示郭沫若人生的一些片段。
郭沫若 ·文集 ·11.5萬字
周作人將他所寫的“百草園”雜記印成單行本,又從別的雜文中間選取相關的若干篇,編為第二部分,名曰“園的內外”,又把“魯迅在東京”和“補樹書屋舊事”那兩部分加在里邊,作為附錄。這一冊書共總有一百多篇文章,差不多十萬字,寫時花了四五個月工夫。記述魯迅青少年時期生活、學習的情況,也展露出了清末民初的風俗。
周作人 ·文集 ·11.5萬字
《多余的話》是瞿秋白就義前夕寫就的,不同于方志敏的《獄中紀實》,也不同于伏契克的《絞刑架下的報告》,更不同于《革命烈士詩抄》中的詩。那些作品是向敵人宣戰的,《多余的話》則是向內深挖自己靈魂的,讀來所感受到的不是作者昂揚向上的斗志,而是內心的痛苦、憂郁、厭倦。
瞿秋白 ·文集 ·11.4萬字
這是一本匯集12位文學名家的文章作品集,共43篇文章,文章類型主要是散文,另外包括郁達夫的三篇半自傳體小說。所選文章緊扣書名的人生感悟主題,且12位作者的人生閱歷,給大眾的印象都帶有跌宕起伏的意味,符合書名《深深嘗了人間味》所傳達的厚重感。本書作者老舍、蕭紅、林徽因、史鐵生、余光中、周作人、朱光潛、李叔同、夏丏尊、徐志摩、郁達夫、許地山……他們的人生之旅各不相同,或悲或喜,或執著或灑脫,但嘗味人間的過程中,不舍本心,更以動人的靈魂寫下素樸的文字。深深的話要淺淺地說,長長的路要慢慢地走,會痛的傷口輕輕地揉,復雜的世界里簡單地活。經歷波折后,別忘了要溫柔;嘗過人間味,別忘了要快樂。
老舍 蕭紅 林徽因 史鐵生等 ·文集 ·11.4萬字
郭沫若一生涉足廣泛、著作甚豐。他的散文氣勢浩蕩,清麗、浪漫,富有藝術魅力。自傳性構成了郭沫若散文明顯的特征,是作者個性張揚的產物。他的感時型散文具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詠物抒懷型作品善于運用多種藝術手法,營造詩的意境。
郭沫若 ·文集 ·11.4萬字
本書收錄了現存雷鋒文字及講話的全部內容,分為日記、講話、書信、散文、詩歌、小說、年表五個部分,所收錄文本更新更全。講話部分,他的講話直白真誠又謙遜有加,是出色的現場演講范例;書信部分,他的情感真摯,回憶舒展;散文部分,他思考深刻、心思綿長;詩歌部分,他的創作由心而生,更因此而深入人心;小說部分,體現出較少為人所了解的創作能力,他坎坷的經歷和如火的熱情融合。
雷鋒 ·文集 ·11.4萬字
《我喜歡這世界,也喜歡你》——收錄了廬隱創作的經典散文和小說。這些作品有的反映青年人不甘醉生夢死的苦悶,有的反映知識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徘徊、感傷,有的反映黑暗社會中女性所面臨的生存困惑。透過這些作品,我們可以尋到廬隱“游戲人間”的蹤跡,“飛蛾撲火”的勇氣,同時也可以聽出一個掙扎在時代車輪碾壓下的女性的怨訴與哀吟。
廬隱 ·文集 ·11.4萬字
周作人的散文充滿對生活本身趣味的捕捉與凝視,展現出平和、空靈的人生境界,是中國散文史上獨一無二的高峰。周作人的文章屬于非常耐看的一類,聲名遠遠高于同代的作家,學問力度毫不遜于魯迅。本書收入周作人《娛園》《苦雨》《烏篷船》等多篇經典散文、隨筆、雜談,篇篇精美。他寫初戀、故鄉的野菜,寫喝茶、鳥聲、烏篷船,也寫中秋的月亮、梅蘭竹菊,凡是需要閑適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能娓娓道來,平和,淡泊,讀來令人回味無窮。
周作人 ·文集 ·11.4萬字
本書收錄了曾國藩家書中的勵志精品,內容豐富,形式自由,真知良言在平淡的家常事中得以體現。曾國藩持之以恒讀書做筆記的做法,是對傳統經典的傳承。而他寫就的家書也是這樣的經典,希望讀者能從中有所獲益。
(清)曾國藩 穆洛 ·文集 ·11.4萬字
本書精選匯集了2013-2022年來北大新聞網發布的數十篇評論文章,以小見大地展示了北京大學的發展面貌。這些評論文章既有圍繞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也有緊貼師生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的,如女排奪冠、屠呦呦獲諾獎等;還有邀請專家學者、理論骨干作為特邀評論員,推出的理論水平高、思想性強的系列評論,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系列評論等。
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編 陳云超主編 ·文集 ·11.3萬字
本書是文化散文大家王充閭先生的散文集,收錄了其四十余篇代表作品,分為“心中的倩影”(生活散文)“歷史的叩問”(文化散文)兩大部分,包含《生命還鄉的欣慰》《一蓑煙雨任平生》《太白誤我》等名篇,包含旅途中的思考、對生活的簡介、對往事的追憶、對歷史的追問和反思等內容。這些散文作品文筆優雅從容,意蘊精深幽遠,將歷史與傳統引向現代,引向人性深處,發人深省。
王充閭 ·文集 ·11.3萬字
《自立:梁啟超論人生》收錄梁啟超先生平生多種著述,以片斷體、語錄體的形式全新編排,內容詳盡充實,涉及讀書、治學、時政、人生等方方面面,他的重要著作、優秀著作均收錄其中。《自立:梁啟超論人生》尊重原作,盡量保持原作風貌,原汁原味地再現一代大師的風采;同時配有作者珍貴照片,為讀者帶來直觀閱讀感受。
梁啟超 ·文集 ·11.3萬字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著名散文集,同名散文《背影》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篇經典回憶性紀實抒情散文,是語文教材多次更新的保留篇目。本書收錄了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代表作,還收錄了其在歐洲、倫敦的旅行游記散文以及日常雜文隨筆。這些文章思想內涵極為豐富,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反復去品讀、去體會。
朱自清 ·文集 ·11.3萬字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家喻戶曉的回憶性散文集,比較完整地記錄了他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脈絡,在塑造了一些個性鮮明的人物的同時,將這些回憶融入理性的思考中,讀來溫馨而又受益匪淺。
魯迅著 湘一主編 ·文集 ·11.3萬字
遠涉重洋,獨自來到異國他鄉,作者這個黃皮膚的外鄉人最后得到了黑人導師的認可,和二房東成了好朋友,以偶遇的方式結識了幾位美國女性朋友,建立了一個大規模的訪學交流群。作者和訪學的姐妹們租房子搬家聚餐促銷時血拼……在美國訪學,作者沒有把日子過成形影相吊,拮據清苦。相反,美國的炊煙,也并無多少不同。在哈佛的點點滴滴,令人魂夢系之。
焦小婷 ·文集 ·11.3萬字
本書收錄了話梅的12篇非虛構故事,如實記錄了一個非典型的、卻又在許多方面凝聚了當今農村縮影的家庭:孱弱而老實的父親、花六百元買來的母親,和抱養來的棄嬰女兒,“我”。父親孱弱,一生未曾得到過母愛,飽嘗失敗的艱辛,但他堅持“女娃也得讀書”,改變了“我”的命運;母親膽怯,一生被“賣”三次,出逃成功的那回,卻為了“我”這個非親生的女兒自愿折返;命運殘忍,但筆下的村莊依然是美的。他們拼湊而成的家終也離散,但“家”的語詞已被他們重新釋意。讀過后,在人心中留下“何以為家”的命題。
話梅 ·文集 ·11.3萬字
站在東西方文化橋梁上的巨人”的卡里·紀伯倫,是黎巴嫩的文壇驕子、引領近代東方文學走向世界的先驅。同時,在他的帶領和指導下,形成了阿拉伯第一個文學流派——敘美派。青年時代,紀伯倫的創作以小說為主,上世紀20年代起,他的創作方向開始轉向了散文與散文詩,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集《草原新娘》、《叛逆的靈魂》,長篇小說《折斷的翅膀》和散文詩集《先驅者》、《沙與沫》、《先知》等,這些作品幾乎都是用阿拉伯文寫成的。
(黎)紀伯倫 ·文集 ·11.3萬字
這是一本展示大美陜西的書:將中華文化根脈之地的厚重與美好寫出來,是作者的努力所在;這是一本記寫永恒鄉愁的書:鄉村空心,故里漸遠,作者試圖在紙上重建一個故鄉,以安妥游子的靈魂;這是一本蘊蓄靈性真善的書:作者對一草一木,萬事萬物都充滿感情,平等對話,引領讀者從樸素生活中簡單的愉悅,時光的永恒和對遠景的期望;這是一本尋歸曠野啟示的書:在浮躁不安的現代社會中,讀者或許能從書中所描繪的自然大地情境里,找回一種沉靜而又擁有定力的狀態;這是一本傳播正量價值的書:作者以親身體驗,傳統倫理,土地道德,娓娓講述著人與自心的和諧共生,激發出無限關愛的志力,書寫著光榮奮進的夢想。
范超 ·文集 ·1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