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蔡先生回國后住在上海的時候,似乎曾經跟了吳先生到他的府上去過。但是除上一所一樓一底的房子之外,什么也不記得。也許這一樓一底的房子還記憶的錯誤,實在不曾去拜訪過也說不定。但是那時候一個印象是相當清楚的。也可以說是蔡先生給我的第一個印象。大約是在張園舉行的許多群眾大會之一吧,蔡先生的演講是在那里第一次聽到。《情憶·名人·美文》講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跡和經典著作。
《伴隨》編輯部編著 ·現當代隨筆 ·33.1萬字
本書作者拷問中國歷史文化,對古代文人非正常死亡進行細致入微并別具見解的體察。
李國文 ·現當代隨筆 ·20.6萬字
《釧影樓回憶錄》系我國著名報人、小說家包天笑的回憶錄。包天笑幼年家道中落,就讀于表姊丈朱靜瀾處和二姑夫尤巽甫處。可謂之凡人,但他卻不流俗,非凡超群。轉徙逃難的痛苦使他倍加用功,博覽群書,靠自學掌握了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為了維持生計,他17歲即開門授徒,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他31歲時正式移居上海,開始主編和編輯了許多有影響的刊物,如《小說時報》、《婦女時報》、《小說大觀》、《小說畫報》等七七事變”后,積極為《申報》、《南京晚報》撰稿。1947年,包天笑由上海去臺灣居住,次年赴香港。1973年,包天笑在香港法國醫院病逝,享年98歲。
包天笑 ·現當代隨筆 ·43.4萬字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注·隋唐五代宋遼金元(第3版)》原為我社出版的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現國家開放大學)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此書將與我社2016年修訂出版的《中國文學史綱》配套使用。本書全套分為三冊:上冊“先秦兩漢魏晉部分”;中冊“隋唐五代宋遼金元部分”;下冊“元(續)明清部分”。本冊收錄了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時期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特別收錄了其他選本忽視的作家作品,比如西昆體代表作家楊億的《淚》等等。注釋立足于疏通文字,盡可能簡明扼要;有的地方則選列幾種說法,供參考。對作家的生平事跡僅作簡略介紹,一般采用通行的觀點。
謝孟 ·現當代隨筆 ·26萬字
2016年一個酷熱的夏天,經過輕微缺氧的14小時飛行,在刺鼻的咖啡味、啤酒味、飯菜味,腳丫子的汗味,鄰座吃完牛腩飯后“嗷”的一聲對天打出的膻味中,我到達了華盛頓,以被警犬鑒定過的“良民”身份進入美國,開始了我橫貫、縱貫北美大地9387公里,并就讀伯克利、哈佛兩所大學,連續四個夏天的游歷。我記下沿途遇到的有趣、樂觀和溫暖的人,還有走過的城市和荒原。除了尋訪一些名人的軌跡外,我邂逅了更多令人唏噓或者令人忍俊不禁的普通人,他們有警察、船長、獄卒、教授、性工作者、華人、騙子、房東、小店老板、同性戀人、富人、流浪漢、新移民、犯人,這片土地上的人,每人都有生活的不如意,卻也有生活的光亮。
劉群 ·現當代隨筆 ·25.3萬字
《閑話林語堂》從多角度介紹了林語堂與中西方文化之間的關系及其文化理想,寫出了他的個性癖好,在徐徐而談之中給我們展示出一個有血有肉、富有個性的林語堂。其中也講述了他與魯迅、胡適、周作人、郁達夫、賽珍珠、郭沫若等人當年的文壇恩怨,拂去歷史的浮塵,還其歷史的本來面目。寓學理于閑適之中,讀來生動有趣。
王兆勝 ·現當代隨筆 ·29.7萬字
這是一個脫節的時代。這個世界出毛病了。它已經破敗不堪,但它的破敗已不再重要。不論是年老還是年輕--人們已不再以那種方式考慮它。這個世界有各種各樣的年代。我們缺少衡量的尺度。我們不再了解那破敗,我們在歷史的進程中不再像考慮某個單一的年代那樣考慮它。這既不是成熟,也不是危機,甚至也不是痛苦,而是別的某個東西。那即將發生的事恰是年代本身的遭遇,它給予了歷史的目的論次序以致命的一擊。
李零 ·現當代隨筆 ·20.4萬字
這是一部以政治人物為主的散文集。全書以人物為線,勾勒出近百年中國社會進步的脈絡,生動展現了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偉人的形象。本書多寫大事、大情和大理,取材廣泛,立意高遠,意境宏闊。既評議了一些古往今來的偉大人物,如林則徐、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鄧小平、張聞天,并從他們為人所熟悉的事件中闡述出更多的新鮮而深刻的道理,令讀者耳目一新;也有大量篇目是在為勞動者作傳、為無名者立名,如喊冤到底的桑氏老人、在一盤土炕上教書幾十年的賈老師等。書中收錄的散文,有的是舊作,如《大無大有周恩來》《覓渡,覓渡,渡何處》,考慮其已有的社會影響力和歷史的完整性,仍然保留;另外又收錄了一些新作,如《永遠的覓渡》《周恩來的道德定律》《享受豈能是頭銜》等。
梁衡 ·現當代隨筆 ·21.2萬字
本書是一部地方特色濃郁的長篇小說。小說內容以寧夏石嘴山、平羅地區歷史為背景,講述了生活在黃河岸邊寧家梁子的人們的生活、勞動的故事。
張虎強 ·現當代隨筆 ·37.6萬字
本書是當代著名作家肖復興先生的散文集,主要記述父母、姐弟以及兒孫的生活側面。幾代人的親情,近一個世紀的風云變幻,讓一個普通的家,充滿人生況味和世事滄桑。不同的時期,肖復興先生及其家人生活在各處。父母在北京,姐姐在內蒙古,弟弟在青海,自己在東北,兒孫在國外,充分體現出時代影響著一個人的人生軌跡,也形塑著一個人的內在與外在。肖復興先生的文字樸實動人,血濃于水的綿長親情躍然紙上,令人體會到家庭生活的溫馨,以及家作為堅強后盾所給予一個人的無窮力量。
肖復興 ·現當代隨筆 ·20.4萬字
此次收錄田曉菲作品集有以下3部作品:《留白:秋水堂論金瓶梅》“云霞滿紙”,袁宏道在寫給董其昌的信里,這樣稱道《金瓶梅》。《金瓶梅》問世四百余年來,得到無數作家、學者的寶愛和傳抄,從李漁、曹雪芹,到胡適、張愛玲……無不從《金瓶梅》中汲取營養。《留白:秋水堂文化隨筆》收入了哈佛大學中國文學教授田曉菲十二篇關于文學閱讀、文化批判的文章。在《留白》里,田曉菲教授亦開啟了一場閱讀之旅:從《紅樓夢》《金瓶梅》《牡丹亭》《十日談》等古典文學,到金庸的武俠小說、艾柯的歷史小說,以及作為文本諦視的《大話西游》《弗里達》等電影作品。《赭城:安達露西亞的文學之旅》赭城既是一處真實的古跡,也是一座文字之城、想象之城。從雨果、拜倫、安徒生,到莫扎特、德彪西……一代又一代作家與藝術家為它贊頌、為它嘆息,他們創造了赭城不朽的形象。
田曉菲 ·現當代隨筆 ·47.1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所寫的小說、散文、雜文等.全書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中短篇小說.主題涉及生存、詩意與別離,是作者表達對青春與看逝去歲月的祭奠.第二部分為散文、雜文,主要是關于愛情、旅行與自由表達對現代人當下生存狀態的反思,第三部分是關于童年的記憶與綿延,是作者成年后對于童年時代的回憶。第四部分,關于書籍、電影及雜談.集中反映出作者對于個人生命和生存感的積累。
張暢 ·現當代隨筆 ·21.6萬字
這本書,大體以長篇、短篇和隨筆三大類別,按時間順序一書一評。從處女作《且聽風吟》到最新訪談錄《貓頭鷹在黃昏起飛》,共評書四十九部。不僅品評每本書、每篇作品所體現或蘊含的藝術特征、心靈信息和精神趨向,還連續提取了作家較為典型的生活細節和創作思想的變化軌跡。縱向讀之,不妨視為作家傳略和創作譜系;橫向讀之,又是相對獨立的文本解讀或作品各論。
林少華 ·現當代隨筆 ·24.3萬字
《詩書人生》是我國著名翻譯家許淵沖先生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所收錄的幾十篇文章記述了他求學、交友、工作、生活的種種經歷,另附有近年來的部分演講、序跋等。作者運筆其中,向我們展現了他出國留學前后的成長經歷,歸國工作之后的見聞感受,伏案翻譯過程中的求實見解,與師友、家人相知相處時的逸聞趣事,以及對自己百年人生歷程的回味感悟,從中可以了解時代的風云變幻對他的影響與改變。作者記憶力超群,至今仍對個人生活中的過往記憶猶新。字里行間用情頗深,從頭至尾飽含濃情厚意,讀來意趣盎然。
許淵沖 ·現當代隨筆 ·21.9萬字
《見字如面:愛情那些美好的樣子》(套裝共3冊)包括《醒來覺得甚是愛你》《徐志摩書信集》和《凡塵中相愛的每一刻時光》。《見字如面:愛情那些美好的樣子》(套裝共3冊)囊括了各種各樣關于愛情的書信,有浪漫的情話,也有呆萌的暖心呢喃,有壓抑的深刻愛戀,也有體貼入微的柔情蜜意,還有生死愛戀的絕唱。《見字如面:愛情那些美好的樣子》(套裝共3冊)通過一個個絕美的愛情篇章,講述了愛情的真諦,為我們還原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朱生豪 徐志摩 (英)哈維洛克·艾利斯夫人等 ·現當代隨筆 ·23.8萬字
《緣緣堂隨筆》是豐子愷的代表作,1931年1月開明書店出版,影響深遠。后來,豐子愷又發表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反映了他在不同階段的思考與體悟,無論是寫至親、懷師友,還是觀宇宙人生、品世間百態,無不深刻雋永、意趣悠長。本次足本的《緣緣堂隨筆》收錄《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新筆》《緣緣堂續筆》,附錄了三篇作品:《告緣緣堂在天之靈》《還我緣緣堂》《辭緣緣堂》,向讀者完整呈現豐子愷筆下的緣緣堂。
豐子愷 ·現當代隨筆 ·23萬字
《中國當代文學主潮》描繪了自1942年以來的中國當代文學主導潮流的形成的變革歷程,力圖闡釋現代性激進化與中國社會主義革命文學形成的互動關系;在政治與審美的緊張關系中去呈現中國當代文學艱苦卓絕的自我創造;揭示80年代改革開放促使中國文學廣泛吸收西方現代思潮發生的深刻變化;呈現90年代以來的文學創新流向與多元化的錯綜格局。《中國當代文學主潮》視野開闊,以論帶史而富有整體氣勢,語言清峻而犀利,展現出一種嶄新的文學史風格。
陳曉明 ·現當代隨筆 ·46.8萬字
第三卷收《黑格爾繹注》一書。此書按照《小邏輯》原書的順序,逐節進行闡釋。每節分為講解和注釋兩部分:講解部分主要是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和講解《小邏輯》同節的基本思想和內容。注釋部分采用“以黑格爾注黑格爾”和“集注”兩種方法:前者是就同一問題或同一術語,把散見在《小邏輯》其他各節以至黑格爾其他著作(包括一些尚無中譯的著作)中的有關資料和論述都搜集在一起,俾使讀者對某一問題、某一術語的理解能從多處得互相參照、互相發明之便,為此,往往為了一個注釋,要翻遍黑格爾的全集;后者則是引證一些現代西方黑格爾學者的論述和注釋來注釋黑格爾,作為理解黑格爾原著的參考。作者在《繹注》一書中所下功夫比《論黑格爾的邏輯學》更多。《繹注》一書對讀懂黑格爾這本晦澀難讀的著作有更直接的幫助。
張世英 ·現當代隨筆 ·32.8萬字
本書是北大共青團的刊物《北大青年》編輯部組織的一本反映北大青年學生2014年相關微信的文章結集。全書分為三大部分:我們的關注,我們的聲音,我們的責任,共八十篇文章,反映北大歷史、北大校園、北大學生、北大教師、北大學術以及國家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作者均是北大學生,文章觀點正確、文筆生動、活潑、流暢,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可讀性強,相信會有讀者和市場。
《北大青年》報社 ·現當代隨筆 ·26.7萬字
本書是一部徽州游記,在閱盡徽州山水風光的同時,以一個文化行走者的姿態,對徽州歷史上的著名事件和人物進行透析和拷問,對徽商文化進行研究,并以徽州為窗口,對數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深入的解剖和反思。
趙焰 ·現當代隨筆 ·25.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