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潮汕文化博大精深,典籍文獻汗牛充棟。為綿延千年的潮汕文化編一本鉤玄提要、老少咸宜的讀物,是一件頗有難度的事情,也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本書從歷朝歷代潮汕典籍中探尋潮汕文化的淵源,從珠玉紛呈的學人作家中梳理潮汕文化的脈絡,其所呈現的聲音,既是潮水的聲音、眾生的聲音,也是潮人的聲音、時代的聲音。期待讀者諸君借此對潮汕文化有份初步印象,甚或引發對潮汕文化的些許興趣,倘能因此而生發出登堂入室、一探究竟的雅致,則善莫大焉。
張培忠 ·現當代隨筆 ·19.5萬字
對于一個人而言,初戀是最為難忘的,是最為痛徹心扉的,同時也是最美好的,然而,初戀卻似酸澀的青蘋果……自從我第一次到江南,我就被那里的點點滴滴給吸引住了。站在橋上看到的是游客們坐船游覽的情景,而坐在船上看到的是橋上的行人來來往往,有去買菜的婦女,有趕著牛的老人。橋的形狀個不相同,其中我最喜歡那座井字型的橋。我坐在船上觀賞著江南的美景,看著那彎曲的木櫓在水中悠然攪動,蕩起一圈圈的波紋。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9.5萬字
本書是以“鄉愁認同”為主題的論文集,圍繞“鄉愁認同”這一文學認同的特定概念,從中國現代文學視野,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視野,以及華語文學/文化視野三方面,對漢語鄉愁書寫的美學與詩學,及其建構華語/華人文學認同的形式與方法,作了初步總結。
盧建紅 ·現當代隨筆 ·19.5萬字
直到有一天,暗戀我很久的一個男孩發現了我這個長期網友,那個男孩以女孩的身份與他認識。其實他們到底說了什么,我根本無從知曉,只知道這此后我的網友對我說,他想我,他想吻我。一時間,我不知道如何面對,對于網絡我只把它作為一種媒介,是一種純客觀的存在,愛情怎么能由此產生。我慌了神。我絕對接受不了網戀的。
《我與我的世界》是曹聚仁先生晚年所寫的回憶錄,后由家人整理增補,按“傳記文學”自覺經營,坦誠自白,縱橫上下,酣暢灑脫,是一部具有重要史料價值與文本意義的傳記。它將其生平世界“不加掩飾地揭示出來”。從金華童年的”神道黃昏”,到浙江一師的“四大金剛”;從“國學”和“文壇”,到“我與魯迅”和“文白論戰”,從上海春秋、報刊生涯,到抗戰軍興、執筆從戎;不但閱歷豐富、見識繁多,而且他頗想勾畫出那一時代的生活輪廓及文化工作”,所以“史的意味,比較更重一些”。正因如此,才是一本既有史料價值,又具文學可讀性的大家作品。
曹聚仁 ·現當代隨筆 ·19.5萬字
“民國”十二年,中國思想界中的一件大事,自然要算所謂“人生觀之論戰”了。“丁在君先生的發難,唐擘黃先生等的響應,六個月的時間,二十五萬字的皇皇大文”,構成了這“論戰”。而且“這一戰不比那一戰”,這“論戰”里所包含的問題,據唐擘黃先生調查,共有一十三個之多。因為所包含的問題多,所以這個“論戰”格外熱鬧,但是因為太熱鬧了,所以“使讀者‘如墜五里霧中’,不知道論點所在”。胡適之先生說:“這一次為科學作戰的人——除了吳稚暉先生——都有一個共同的錯誤,就是不曾具體地說明科學的人生觀是什么,卻抽象地力爭科學可以解決人生觀的問題。”
馮友蘭 ·現當代隨筆 ·19.4萬字
“你能把你的心安靜下來嗎?”《瓦爾登湖》中文譯著的序言首先提出了這個問題。晦澀難懂、讀不進去,可能是許多人對《瓦爾登湖》這本書的第一印象。清華大學2016級的新生們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呢?2016年暑假,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將《瓦爾登湖》這本書作為禮物送給了每一名即將入學的清華新生。初讀此書,同學們的反應和大多數人一樣,很難靜下心去走入作者的世界。但隨著閱讀的深入,同學們逐漸感受到了源自書中的“寧靜的力量”。入學后,新生們紛紛撰寫了讀后感,這本書,就是從眾多讀后感中反復遴選后匯編而成的。來自祖國各地的清華學子,或書寫對于作者梭羅極簡生活的思考,或抒發對身處塵囂而心靈寧靜的向往,或思索校園這片“瓦爾登湖”帶給自己的影響,或找尋追逐夢想道路上的拳拳初心……以不同的文字表達出他們的理解和感悟。
史宗愷 ·現當代隨筆 ·19.4萬字
本書匯集了作者近年來的130篇散文、隨筆,共分為四輯:第一輯“認識你自己”主要是對于自我、人性、人生的思考;第二輯“紫藤花開”是對于人間真情的禮贊;第三輯“社會廣角”是對社會熱點問題及各種社會現象的思考;第四輯“走近自然”通過對自然的體悟和描寫,抒發對于生命的熱愛。仰望星空,可以使我們在面對浩瀚的宇宙和不確定的人生時多一份理性、寬容和自適。
嵇振頡 ·現當代隨筆 ·19.4萬字
中國本質上是一個鄉土性的國家,自20世紀以來一直探討著現代化的道路,中國作家在百年風云際會的變遷中,以紛繁復雜的方式敘述著鄉愁。本課題成果就是尋找鄉愁背后隱含的運行機制,以及這個機制與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關系,從而回答“文學為什么要有鄉愁”和“文學如何表達鄉愁”這兩個基本問題,從中揭示出不同語境中現代化的運行機制如何影響文學鄉愁的方式和內容,揭示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復雜性,為新的歷史機緣下的“新鄉愁”敘事提供理論的和文學史的經驗。通過研究20世紀以來中國作家在現代化語境的運行機制中進行鄉愁表達,指出鄉土是中國作家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想像對象,是實在性與虛構性的統一,是現化化進程中寄寓鄉愁的歸宿地,這有助于學術界更深刻理解鄉愁母題,可以更好地引導作家正確處理鄉愁與現代化的關系,創造出富有中國夢的“新鄉愁”作品。
禹建湘 ·現當代隨筆 ·19.3萬字
徐志摩,生于浙江省海寧縣硤石鎮。他曾赴美英留學,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又入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并結識陳西瀅、英國作家韋爾斯,開始對文學感興趣。因為受英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詩歌和西洋文學的熏陶,再加上個人感情氣質等方面的原因,徐志摩開始了新詩的創作,走上了浪漫主義詩人的道路。
徐志摩 ·現當代隨筆 ·19.3萬字
本書記錄了前丁村人的日常生活瑣事、勞作場景以及在改革開放這一時代浪潮沖擊下,身為社會最底層最普通農民的種種遭遇、生老病死與人生百態。
季美君 ·現當代隨筆 ·19.3萬字
你或許了解,我總是有些遲鈍。就像此刻一樣,明明是你親口告訴我你將離開,我卻仍然不相信。我不能接受,原本可以日日在一起的你,就要搭上前往新加坡的船。也許我站在走廊上,站在九班門口,我會等著你。等你從對面的教室走出來,然后我們一起去吃飯或者吃冰淇淋或者別的什么。我的桌面上,兩個傻不愣噔的丫頭被強迫地穿著俗艷的民族服裝,在大理的蝴蝶泉不自然地微笑著。身后是干凈漂亮的一湖水,還有淺得不真實的山。大理的山總是那么綿延溫婉,像慈愛的母親敞開她的懷抱。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9.3萬字
作品從自然物象中發現禪意,用禪的審美方式解讀物象。啟示讀者在大自然中返璞歸真,在喧器鬧市保持禪心,并在生活中體味禪意。山川風物與哲學、歷史相互交融,是一部以作者切身體驗為基礎的自然哲理散文集。
趙豐 ·現當代隨筆 ·19.3萬字
每個人都帶有刺,好比玫瑰花,因為它的美麗而去采摘,結果被刺傷了手,但是沒有一個人會因此扔掉已經到手的美麗的玫瑰。我們在無法忍受戀人日益暴露出來的缺點的同時,常常忘了當初愛上他的原因。我們抱怨:“我當初怎么會跟這種人在一起?!”一句話便抹殺了他所有的閃光點。你將笑容藏在嘴角,卻化不開永凝眉宇的憂郁。只是無法掩蓋的真實,將你的無奈埋進我的心坎,我將悲哀涂在傷口,卻撫不平永隨人生的傷感。只是無法流露的情感,將我的訴說刻在你的滄桑。
本書以親切不失風趣的語言,記錄下平凡生活中易被忽略的瑣事家常,描寫了作者的人生經歷與感悟。在六十余年間,郭強從牙牙學語的幼兒長至花甲,其中包括十年的鄉村生活、十四年的讀書經歷以及近四十年的工廠人生。每每回想起經歲月沉淀的往事碎片,既有感慨與懊悔,更有欣慰與釋懷。
郭強 ·現當代隨筆 ·19.2萬字
王寧先生是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北師大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主任,是章黃學術在當代中國的重要傳人。所寫著作曾榮獲2018年度“中國好書”和第十四屆文津圖書獎。《學林追遠錄》是王寧先生首部回憶性散文集。書中追憶了與陸宗達、啟功、鐘敬文、周有光、蕭璋、劉乃和、李格非等一大批師友的交往,體現出王先生濃厚的家國情懷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先生人生經歷豐富,文學功底深厚。這些回憶性散文,專業與情懷兼具,既厚重又感人,飽含著生命的通透,能夠給廣大讀者以多方面的啟發。
王寧 ·現當代隨筆 ·19.2萬字
《季羨林人間清醒(套裝全2冊)》含《自成人間》《總有人間一兩風,填我十萬八千夢》。讀人生智慧,享一生自在。《自成人間》本書旨在闡釋季羨林的人生哲學、生命智慧,文章涉及季老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他一生經歷的縮影,也是后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寶庫。《總有人間一兩風,填我十萬八千夢》本書精選季羨林對家鄉、親朋故友,及身邊花草動物的憶述。通過他干凈樸素的文字,我們能夠體悟生命的萬千悲喜。當我們用天真的眼光去觀望世界,會發現春雨動聽,塘荷清麗,人間有真情,生活無膩事。
季羨林 ·現當代隨筆 ·19.2萬字
《飛鳥》是周大新的電影劇本集,包括了《飛鳥》《古榆》《誣告》《JS衛星的發現》《重鑄真情》《熱與冷》等多個電影劇本。在創作小說和散文的同時,周大新創作了數量不多但質量很高的劇本。這些劇本多以他的故鄉南陽和參軍的部隊為背景,也多與他的小說故事有關聯。作家將落腳點放在普通小人物上,極富畫面感地講述了曲折的故事和人物的成長經歷,融舞臺性、畫面感、緊湊度于一體。
周大新 ·現當代隨筆 ·19.2萬字
本書是晉城市人民檢察院原常務副檢察長張曉奎同志結合人生經歷寫的一部隨筆集。張曉奎同志人生經歷豐富,當過知青,恢復高考后考入山西農學院,干過一段時間的業務,然后從政,歷任晉東南地區農業局團委書記;晉城市紀委教育室主任、常委;晉城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兼反貪局局長、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在工作之余,筆耕不輟,在各級各類報刊發表作品多篇。本書以時間為節點,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表達了作者對工作的熱愛,對生活的感恩。
張曉奎 ·現當代隨筆 ·19.2萬字
這是一部散文集。本書收錄了作家朱鴻抒寫對時世和人生體驗、思考的精粹文章,這些作品兼容審美之質、智慧之光和人格意象,發乎作者對整個生存系統的至誠、敏銳、深刻、準確和獨特的感受,感情濃烈,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作者朱鴻是當代著名散文大家,作品錄用于中學語文教科書和高職語文教科書,見諸語文試卷,入選百余種散文選集。其代表作《西部心情》一書獲首屆冰心散文獎,并為中國青少年素質發展論壇工作委員會推薦讀物、中國青少年讀寫大賽指定讀本;《夾縫中的歷史》一書為“上海著名中學師生推薦書系——影響我高中時代的一本好書”,曾列上海書城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大德之旅》獲第二屆老舍散文獎。他作品各具其思想與藝術的魅力,語言洗練、傳神,具有獨特的吸引力。
朱鴻 ·現當代隨筆 ·1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