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比天空更廣闊的》從倫理學視角出發,穿梭于古希臘哲辯、東方禪思與現代困境之間,探討自由、尊嚴、苦難與超越等終極命題。通過剖析歷史事件與日常生活的幽微處,揭示人性中既脆弱又崇高的兩面性,試圖在技術狂飆的時代為靈魂尋找錨點。書中既有對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地下室人”的精神解構,也有對莊子“逍遙游”的當代詮釋,最終指向一個震撼的結論:真正的廣闊不在云端,而在凡人直面局限時依然選擇向上的姿態。
何懷宏 ·現當代隨筆 ·20.4萬字
本書由雜文作家李下主編,推出對十位雜文家的作品的部分研究成果,同時附有雜文家的照片、簡歷和本人對雜文的認識,以及雜文家各自的代表作。這十位作家分別為劉征、徐惟成、楊子才、康凱、瓜田、段柄仁、李庚辰、王乾榮、蔣元明、朱鐵志,此外每位作家的作品后另附4位評論家對其創作的評論。這十位作家在全國讀者群中都有較大的影響。通過本書讀者可以更為清晰地認識這些雜文家的真面,對他們的創作風格和特色有更為細致的了解。
李下 ·現當代隨筆 ·20.6萬字
本書是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著名學者陳平原以“北京大學中文系”為中心撰寫的一部散文集,借追懷“往事如煙”,鑒賞“師友風流”,勾勒“另類系史”,以體現自家的“中文情懷”。書中追懷或描述的,多是作者接觸過的師友,以北大中文系為主,如吳組緗、林庚、樂黛云、錢理群、溫儒敏、夏曉虹等;擴展到整個中外學界,如王元化、錢谷融、王富仁等。以議論為主的第二輯、第五輯,話題集中在文學教育,可作為其他三輯的背景來閱讀。
陳平原 ·現當代隨筆 ·20.7萬字
本書選擇30位作家的人生切片,深入勘探他們的寫作機杼,以優美的,充滿感情的散文筆法,從怎么讀到如何寫,勾勒出30堂世界文學閱讀與寫作課。閱讀是一種人生隱修,寫作是一種終身能力,而一本本文學名著的誕生無疑具有啟示錄性質。作者是文學博士,又是著名媒體人。本書的一個重要特色是從文學體驗出發,帶著“寫作”的問題意識去“閱讀”,并結合世界各地的文學游歷,重在拆解作家之奇、文學之美、寫作之謎。附每位文學家手繪肖像插圖。
肖同慶 ·現當代隨筆 ·20.2萬字
張家十姐弟中,充和與大弟宗和最親,不僅因為他們年齡只相差一歲,更由于二人對詩詞、昆曲、書法等的共同愛好。1949年,時局動蕩中,充和隨丈夫傅漢思移居美國,宗和則留在黔地任教,從此路遠山遙,天各一方,不復相見。唯音書不絕,穿越重洋,互問短長。從1949年4月15日充和赴美后收到第一封信,到1976年12月8日宗和去世前發出最后一封信,近三十年時光輾轉紙上。內容由養花種草、衣食住行、曲人故舊談到詩詞書畫、文學歷史……拋去浮華與造作,字字情真意切,筆筆簡單有味。三百余封書信,三十多萬字,小字蠻箋,既是張家如水斯文和姐弟情誼的見證,也是特殊年月里,個人命運為時代裹挾的縮影。
張充和 張宗和 ·現當代隨筆 ·30.7萬字
《最好的雜文和隨筆》分為“雜文篇”和“隨筆篇”兩部分,精選了成就最高、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經典作品,這些作品博大深沉,給人以思想之美;感人肺腑,給人以情感之美;立意雋永,給人以意境之美。
魯迅 斗南 ·現當代隨筆 ·30.6萬字
本書從一個新的角度指導我們從自身的潛力著眼,從自己的心靈、觀念和日常行為中尋求成功的途徑,告訴人們如何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改變親朋同事間的關系和自己的價值觀,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解決內心的沖突和矛盾。本書在理論篇中闡述了人類潛能概述、潛能思維發展的歷史淵源、潛能開發理論與方法,并介紹了廣東潛能開發的系列研究項目;在實務篇中分別探討了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以及嬰幼兒的潛能開發。本書既可作為大中專學校管理、心理學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廣大潛能學愛好者學習研究用書。
譚昆智 陳家義 ·現當代隨筆 ·22.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