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問來者》從發掘鄱陽與鄱陽湖資源內涵出發,書寫鄱陽湖這塊延綿不絕的水域,延展鄱陽湖流域詩性的因子和文化的音符。蘇隱沒用一顆純凈安謐之心,用帶著南方濕漉漉的水氣的語言,營造著鄱陽湖獨特的意境,也展現出她詩歌語言的迷幻與澄澈,具有個人特色。她善于觀察周遭的事物,情感細膩,用詩人的眼光與感受,書寫著具有她獨特詩性的鄱陽湖。她始終從與日常事物保持著平視的角度出發寫詩,使詩中自己的情感得到有效地克制和過濾,使詩始終能夠保持在某種穩定的心境中運行。
蘇隱沒 ·現當代詩 ·1.5萬字
《山花羞未發》的作者楊佳佳是一位在文學創作與書法藝術兩方面都均有所成績的年輕作家。該書是其第二部文學作品集。全書分上下篇,上篇“韻律”,收近體詩40首;下篇“新語”,收現代詩60首。全書收錄作品,題材豐富,特別是近體詩作品,故鄉的山川河流、文化古跡以花草人事,皆在詩人筆端幻化為或宏闊或深沉或優美的詩歌意象;而現代詩則常以日常入詩,具有較強的詩歌節奏感,富于生活質感與趣味。全書語言清麗、雋永,浸透的是詩人對于大千世界的個性感悟。
楊佳佳 ·現當代詩 ·5400字
本書是著名學者、文學家郭沫若和容庚在幾十年間的書信,信中除了問候之語外,多是對古文字的探討,很多地方見解獨到,剖析深刻可以說具有較強的學術性。從書發角度講,由于書簡的書寫有較強的隨意性,更能體現書家的風格。
郭沫若 ·現當代詩 ·9.5萬字
本詩集共收錄作者多年自創的詩歌170余首。詩歌內容主要描述了生活、生命豐富變化、校園風貌、友情、親情、愛情等內容,內容積極向上,傳播正能量。詩歌分為古典格律詩與現代詩體兩種。本書分兩個篇章,第一部分為現代詩歌,作者保持一顆敏感的心與大自然保持親密關系,例如將江南煙雨寫進了“憶江南春雨”,讓人感到一種生命熱情與力量;第二部分為古體詩,包括“陸游不了情”、“蘭亭懷古”、“瞻仰魯迅故居感懷”等,抒發了對于歷史文化事件的情懷,意義在古今對話之中產生并獲得豐富。
汪冷 ·現當代詩 ·2.1萬字
《牧云時光》是祿曉鳳的首部散文詩集。作品以草原深處江淮風格的冶力關小鎮為背景,以清新凝練的語言,以智性的維度,以真摯熱烈的感情,以溫婉細膩的筆觸展現藏地風情和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以散文詩的形式去描述青藏邊緣甘南臨潭那些特有的神秘的高原符號、景與物、人與事,以及作者多年的行吟思考和思想軌跡,展現藏地風情、自然景觀、人文風俗、山水景致和歷史人物,滲透著作者對藏地甘南心中那份揮之不去的鄉愁,留存住故鄉人扎根高原與自然抗爭、與命運相抗爭的堅韌和頑強精神,以表現自我心靈和回歸自然見長的手法抒寫故鄉和對養育她的故土無限的熱愛和深深的眷戀。
祿曉鳳 ·現當代詩 ·5.3萬字
本書以中國意象為主題,用寫意的文字勾畫出一幅幅傳統中國的山水墨畫。
周語 ·現當代詩 ·3.2萬字
《聽夜集》是一本散文詩集。全書共一百六十章,作品大多以愛情為主題,作者試圖以最美、最真、最精煉的文字,表達最美好的感情。本書收錄的作品,大多是作者在深夜里完成的,故名《聽夜集》。作者將白天的時間獻給世界,獻給工作,獻給現實,將夜晚的時光留給自己,留給詩歌,留給夢想。在夜半無人時,任情感自由地萌生、勃發,讓思想漫無邊際地游蕩、翱翔。為思念與愛慕抹上夢幻的色彩,無聲地歌唱;將情感與思想編織成詩性的文字,傾瀉在紙上。
梅森 ·現當代詩 ·2.8萬字
人生漫長,卻依然短暫;旅途勞累,卻也收獲滿滿。某一時刻的驀然回首,忽然發現,我們不僅享受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亦飽覽了生命的純真和深刻,還有那美麗的沁人心脾的自然風景。
王澤群主編 ·現當代詩 ·11.8萬字
德國哲學家齊美爾說:“當所有的問題,哪怕是最細微的問題,都被放置于終極的層面加以考量,或者說,當一個人能從所有的問題中感受到終極性,那么,他除了悲觀以外,還能有什么?當然,這種悲觀實際上是透徹之后的澄明,洋溢的是安詳與靜寂。”也許每一首詩都適時誕生于每一顆敏感的心,是對周遭一切事物的敏銳發覺,從而誕生了一首詩的錐形。一個即將離去的背影,一片消逝的落葉,一個殘存的片段甚至于一只被冬天抓住的手,都能引發一次詩的震動。
劉京 ·現當代詩 ·2.5萬字
本書收編劉和芳老師從事編輯工作多年來的散文、詩作。
劉和芳 ·現當代詩 ·14.3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近年來原創詩詞共計271首,其中五言古體詩39首、七言古體詩142首、詞90首。格律詞中涉及了50多種詞牌。題材內容主要以謳歌山水田園風光為主,在詩詞的高遠意境、優美畫面、悠揚弦律、恬淡高雅等方面具有突出表達;詩句語言上力求通俗雅致;描寫手法上多用白描,畫面感較強。在題材運用上古今并收,更加注重現實,以彰顯創作者的創作風格。
余正雄 ·現當代詩 ·2.3萬字
用通俗的文字、活潑的語調,描寫了二百多種可愛的動物和一百多種美麗的植物,童謠后面還增加一些小知識,以求開闊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知識;還有一部分童謠,描寫了兒童快樂的生活、介紹了一些適合低幼兒童學習的語文、數學知識。全書充滿濃厚的快樂活潑的兒童情趣,相信此書會得到兒童讀者的喜愛和家長的好評。
常勝利 ·現當代詩 ·5.5萬字
《我愛我的祖國:小學中、高年級版》是“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讀本”系列中的一冊,是緊密圍繞黨中央、國務院2019年11月下發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為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量身打造的主題讀物,分為中華兒女、赤子心聲、追夢少年三個篇章,既精選魯迅、聞一多、鄭振鐸等名家志士的經典愛國詩文,如《戰士和蒼蠅》《祈禱》《我是少年》等,又與時俱進收錄《迸發新時代愛國主義偉力》《在戰“疫”斗爭中升華偉大的中國精神》等權威文章,可讀性強,能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祖國的熱愛,提升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王會軍 ·現當代詩 ·3.3萬字
《給你的詩》是詩人喻曉的一部詩歌集。全書共5個篇章,共有詩120多首。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用心寫詩,或者說是把她自身的不凡經歷,和她經歷過的世間萬事萬物,演化成詩歌,向讀者詠唱。可貴的在于不是傾訴,不是發泄,不只是敘述,也不只是抒情,而是從中悟出人生真諦,歸納出生活哲理。她寫情感,道出因緣,初讀似覺平常,仔細琢磨,便會引發思考,觸動靈魂。
喻曉 ·現當代詩 ·2.7萬字
本書稿是編者從2015年一2016年間全國眾多的詩歌中,精選出的244位優秀詩人的佳作匯編成的一部優秀的詩歌作品集。作品不重名氣、頭銜、年齡、性別,作品突出新銳,唯詩本論,通過一詩一評的形式力求帶給讀者品讀的愉悅與思考的感悟,詩評簡短精辟,一針見血。
肖歌 莫莫 ·現當代詩 ·12.3萬字
《志摩的詩》是徐志摩第一本詩集。1925年8月初版,是仿宋線裝豎排本。1928年上海新月書店重新出版了橫排的平裝本。與初版相比,刪去15首詩,增加1首,共41首,其中18節的《沙揚娜拉》只保留1節。《猛虎集》是徐志摩藝術成就最高的詩集。由1931年8月新月書店版本排印,收詩34首。《再別康橋》《我不知道風是在那一個方向吹》《山中》《秋月》《兩個月亮》等都出自這本詩集。志摩寫的最好的,是抒情詩,搖曳纏綿,令人陶醉,詩情也詩意完美統一,堪稱現代新詩的經典。
徐志摩 ·現當代詩 ·2.8萬字
徐志摩,現代詩人、散文家。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授。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再別康橋:徐志摩詩文》由專業人士從徐志摩的詩文中選取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分為詩歌和散文兩部分。
徐志摩 ·現當代詩 ·14.9萬字
本卷收錄了作者近年來的詩歌代表作,題材趨于國際化,具有世界文化的普遍性,顯示出詩人的廣闊胸襟和仁慈的情懷。
吉狄馬加 ·現當代詩 ·8.7萬字
《女神》是郭沫若代表作。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間郭沫若的主要詩作。連同序詩共57篇。多為郭沫若留學日本時所作。其中代表詩篇有《鳳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爐中煤》《日出》《地球,我的母親!》《天狗》《晨安》等。內容上運用神話題材、詩劇體裁、象征手法等來反映現實。郭沫若漢學功底深厚,寓言神話典故信手拈來,他的詩可以成為現代人回歸傳統的一個通道,同時他又熟悉西方最新的科學、哲學、文化等方面的進步,所以詩句有很強的現代性。在詩歌形式上,突破了舊格套的束縛,創造了雄渾奔放的自由詩體,為“五四”以后自由詩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天地,成為中國新詩的奠基之作。
郭沫若 ·現當代詩 ·2.9萬字
這本詩集分為八輯,另有一首長詩獨立為一個特輯——《哀歌響起的旅程和一首回憶的詩》,共收錄有330多首作品。書中的10張精致插圖,是來自攝影師鬼金的原創攝影作品。由獲得“英國D&AD全球創意與設計大獎·書籍設計類灰鉛筆獎”設計師周偉偉整體設計,布面精裝,專色印刷,配合燙色等諸多印制細節,極具典藏價值。本書《花蓮之夜》,由詩人沈浩波親自選定,收錄了其寫詩二十年創作歷程中最具代表性的近三百首佳作。《花蓮之夜》由共分為八個小輯以及哀歌響起的旅程和一首回憶的詩組成,收錄的內容既有詩人早期銳氣逼人、坦蕩無疑的詩作,又有詩人步入中年的篤定、堅韌充滿著生命能量的詩作。沈浩波的詩銳利、深刻、結實、情感豐富,內容龐雜多樣、涉及范圍極其廣闊、生命能量巨大,在詩壇影響力非同凡響。
沈浩波 ·現當代詩 ·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