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17歲時,她獨自登上飛往美國的飛機,開始了異國他鄉的留學生活。在異國他鄉,她面對的是什么?她開心嗎?她苦惱嗎?她有什么失落,又會有什么收獲呢?90后作家顧文艷在留學期間寫給母親的信,展示了她初到美國、逐漸適應,再到英國交流學習的過程中,在衣食住行、人際交往等等方面的體會與感受,其中有新奇和興奮,有迷惘與困惑,有淚水,有歡笑,而最讓父母欣喜的莫過于女兒內心的蛻變和心靈的成長。
顧文艷 ·紀實文學 ·11.2萬字
《每條彎路都通向自我》是神經學家奧利弗·薩克斯自傳,敘述的時間跨度從少年一直到其暮年,每一部分都精彩。奧利弗·薩克斯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臨床醫學作家之一”,而在這本傳記中,我們看到,縱然光環環繞,榮譽加身,生活仍有其具體瑣碎的痛苦和不易。《錯把妻子當帽子》中24個腦部神經受傷者:有人把自己的妻子當成帽子,要一把抓過往頭上戴;有人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有人完全不能和人交流,卻能與動物自如對話;還有人不會加減乘除,卻能直接知道復雜算式的精確答案……這些常人眼中的異類,在自我與外部世界的相處中激發的巨大潛能,超越了我們現有的認知。《鎢舅舅》是神經學家奧利佛·薩克斯的一部少年回憶錄,講述了一段與科學結緣的浪漫故事。出生于醫學世家的少年薩克斯受到鎢舅舅的影響和鼓勵,狂熱地喜歡上了化學,沉浸在各式各樣魔術般的化學實驗中。在他的筆下,金屬、原子、冷光、力線、放射線、元素周期表等這些原本只存在于教科書中的名詞,似乎都被賦予了生命,成為了陪伴作者度過戰爭陰霾籠罩下的童年的重要伙伴。薩克斯激情澎湃的描寫將科學知識與心靈成長無縫結合,優美且動人。
奧利弗·薩克斯 ·紀實文學 ·54萬字
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傾盡心血之作,親臨歷史現場,走進政壇風云人物的內心。《我的政治生活》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九任總統尼古拉·薩科齊的心血之作,作者回顧了2007—2012年間擔任法國總統期間的從政經歷,講述了數項重要改革背后的故事,并歷數任期內頒布的稅法、文化、高等教育、移民等新政策的成就和過失,對媒體的夸大負面報道和丑聞做了辯解;他還借此機會詳細分析了2012年敗選給奧朗德的重要因素,抨擊了法國總統五年任期的弊端,提出了針對法國社會近幾年來新矛盾的解決之道,積極回應法國人目前最關心的議題。
(法)尼古拉·薩科齊 ·紀實文學 ·9.9萬字
普利策獎獲獎記者揭露現代債務人監獄悲劇:偷竊8美元睫毛膏后,她被收押長達一年,并因此欠政府五位數的“坐牢費”。?《圣路易斯郵報》的專欄作家托尼·梅森格多年來一直在鎮級和市級法院記錄美國窮人是如何被判定輕罪,然后背上高昂罰金和費用的故事。如果他們無力支付,往往會被送進監獄,再被要求支付住宿費用,如此循環,很快就會形成一座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還清的債務高臺。這些陰險的懲罰措施被用來填補地方及州預算的不足,通常由營利性公司監督,這也是刑事司法改革運動的核心問題之一。?書中介紹了陷入這一體系困境的三位單身母親:分別生活在密蘇里州、俄克拉何馬州和南卡羅來納州,在輕微的違法行為變成巨大的財務和個人災難后,她們的世界被顛覆了,不得不為清償債務和繼續生活而苦苦掙扎。與此同時,頑強的民權倡導者和立法者們正為建立一個更加公平公正的司法環境而與她們并肩戰斗。
(美)托尼·梅森格 ·紀實文學 ·16.3萬字
本書是一部長篇報告文學。作者跟隨我國最先進的“科學”號科學考察船,前往西太平洋進行科學考察,以親身經歷的遠航日記為線索,生動地講述我國的海洋科考歷程——從第一艘海洋調查船“金星”號,到改革開放時期的“科學一號”,再到新世紀的國際一流的“科學”號。隨著科考船的更新換代,海洋科學事業迅猛發展,終于從“望洋興嘆”到“走向深海大洋”,為國計民生做出了重大貢獻。全書以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為主線,展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歷程和成就。文筆清新、故事感人,謳歌了一代代海洋科學家嘔心瀝血、乘風破浪的傳奇事跡和奮斗精神。
許晨 ·紀實文學 ·24.2萬字
20世紀60年代,中國還是一個依賴橡膠進口的國家,要用20噸大米才能從國外換回1噸橡膠。橡膠是國家不可缺少的物資,從一雙膠鞋到汽車輪子;從一根導體線到工業大車場;從戰略裝備到人造衛星等,都要用到橡膠。在中國急需橡膠而又急缺橡膠的情況下,以周望岳為首的一群科學家研制出了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橡膠工業新技術產品——順丁橡膠,為國家創造了巨大財富。
薛媛媛 ·紀實文學 ·10.3萬字
翻開寧夏出版60年輝煌的歷史,寧夏出版人篳路藍縷,砥礪前行,奮斗不息。寧夏出版業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經歷了不平凡的歷史發展時期。從初創時各地各界無私援助、艱難起步,到“文革”時期幾易其名、幾番波折、幾近凋零,再到改革開放中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發展壯大,成為輿論宣傳和文化建設的主陣地,產生了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出版人,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出版品牌,取得了輝煌的業績,為推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服務全國讀者做出了應有的重要貢獻,是位于祖國西部的一支出版傳媒勁旅。
楊立國主編 ·紀實文學 ·14.3萬字
本書分名城古韻、百年書香、文化春秋三編的內容,具體包括:圖說固原、絲路名稱、百年書香、清水探源、雁嶺展翅、積賢為德等內容。
何成江 ·紀實文學 ·16.4萬字
本書是愛德基金會幫扶寧夏衛生與健康等項目的成果展示。主要講述了該基金會自1987年起對寧夏進行的衛生與健康等方面的無償援助與支持,項目包括鄉村衛生場所基礎建設、婦幼保健、優生優育、衛生與健康宣傳等內容。
崔學光 張文勝 馬國棟 郎穎主編 ·紀實文學 ·9.6萬字
本書是作者哈維爾對自己九歲真實經歷的回憶。在哈維爾一歲時,由于美國資助的薩爾瓦多內戰(1980—1992),他的父母逃離了薩爾瓦多,移民美國。薩莫拉被祖父母幫助撫養,直到他九歲。為了與父母團聚,他經拋下他心愛的姨媽和祖父母,歷了一段艱辛的旅程。哈維爾的“冒險”是一場3000英里的旅程,從薩爾瓦多小鎮出發,穿過危地馬拉和墨西哥,最后要穿越美國邊境。本以為只要兩個星期,沒想到遭遇了危險的乘船旅行、無情的沙漠跋涉、尖銳的槍口、逮捕和欺騙,除了一群陌生人和受雇帶領他們前往安全地點的“蛇頭”之外,還遇到了移民路上的各色人群。本書作者是詩人,寫本書時語言也非常優美,娓娓道來的故事能讓人理解一個孩子在最困難的環境中的純真。這本回憶錄之所以特別,不僅在于故事和語言,還有他跨越困難的驚人方式,包括幽默、童真、信心、勇氣、感激、堅韌,以及最重要的:希望。
(薩)哈維爾·薩莫拉 ·紀實文學 ·26.6萬字
在這些女性沉淪為女犯的過程中,我們更多的感觸是,她們的墮落社會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那些丑惡的男人,那些猥褻的嘴臉,那些揮之不去的歧視,那些無休止的傷害……讓她們在難以抗拒的誘惑中迷失自己,在絕望中走向極端。是物欲還是情欲,是人性的迷失還是道德的淪喪,使她們跌進了人生欲望的深淵。撥開紛繁蕪雜的社會現象,走進一個個案犯的內心世界,多側面、多角度地從案犯的心理因素挖掘女性犯罪的社會動因。從對無厭的貪欲、畸變的情欲等傳統的表層現象的研究,延伸到一個嶄新的、更深層次的領域。
海劍 ·紀實文學 ·19萬字
跋文李暢興和他的作品周鴻飛李暢興同志的報告文學集《勁旅英豪》即將付梓,欲請我寫篇序言,我遲遲沒有接受。我以為,為人作序,歷來是名人之舉,我只是個農村期刊社的負責人,不敢妄加造次;況且,作序應對被作序作者有充分的了解和研究,我自忖尚未達到這種境地,豈能隨便應允?這事就拖下來了。
李順興 ·紀實文學 ·12萬字
《聚焦彭陽(2004~2013)》是彭陽縣委宣傳部集結十年來各級報刊報道宣傳彭陽的稿件,這些從長期關注關懷彭陽發展的各級領導和新聞工作者手心里捧出的文字,生動地記錄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彭陽人民勇于探索、團結務實、鍥而不舍、艱苦創業的光輝歷程,展現了彭陽的巨大變化,是見證彭陽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料,是彭陽社會經濟發展的一面鏡子,也是人們了解彭陽發展的一個窗口。《聚焦彭陽(2004~2013)》無論是作為新聞稿件和宣傳成果的留存,還是作為彭陽十年發展的掠影,都是彌足珍貴的。從中我們都會感受到:改變歷史和創造新的歷史,是彭陽人民的不懈追求和巨大成就。
中共彭陽縣委宣傳部 ·紀實文學 ·30.3萬字
耳朵聽不見,也可以打拳嗎?日本第一位女性聽障職業拳擊手小笠原惠子的雙親都是健聽者,因此,兩人從未想過自己的女兒會聽不見。直到三歲,惠子依然無法說出完整的詞句,媽媽終于面對現實帶她去做精密檢查。自此,惠子被確證為“聽力障礙患者”。也就是說,從小,惠子就與最親近的人活在兩個世界,從來不知道該如何與他人流暢地交流,又如何與世界恰當地互動。她頂著爆炸頭孤獨地跋涉過狂躁的青春期,在校園霸凌與暴力對抗中探索著自己的位置,以別人眼中異類的弱者形象生存于世。直到走入拳館的那個意外瞬間。她怕痛、怕挨揍、怕丟臉,沒有過人的天資,反倒懷抱缺陷。沒有人能夠明白,為什么連喝彩聲都聽不見的她,想成為職業拳手。本書描繪了她如果度過人生的前三十年,如熱血漫畫一般,有心酸有亢奮,也有讓人共情的軟弱和淚水。這或許并非一則關于英雄成功的故事,反倒關于日常的失敗與尊嚴,正如她所說:“我總是在逃避。我的膽小怕事在拳擊里也依然保留得完好無損。可這世界上并不只有內心堅強的人,還有許多軟弱的人。”
(日)小笠原惠子 ·紀實文學 ·6.5萬字
王安憶是海內外享有盛譽的當代女作家,作者張新穎是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作者與王安憶是兩代人,但是在對王安憶作品進行深度解讀時有了一種共鳴和感應,并且形成了文章,匯集為此書。書中,王安憶創作的軌跡與作者作為知名批評家的闡述互相輝映,構成隱形的對話關系。“斜行線”是作者張新穎發明的專門評論作家王安憶的名詞,形象地比喻出王安憶苦行僧似的寫作道路的全過程,以及對未知境界的迷惘,恰如其分。全書由六篇文章構成,既有對王安憶整體創作風格的闡釋,也有對某一篇具體作品甚至具體人物的深度挖掘。
張新穎 ·紀實文學 ·5.8萬字
本書收錄了曹妃甸開放建設回憶文章百余篇。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回眸改革開放走過的發展歷程,總結歷史的經驗,鑒往知來,意義重大。曹妃甸歷時40年開發建設,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百余名曹妃甸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從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記錄了改革開放以來各條戰線的發展變遷,親歷者中有的已經到了耄耋之年,有的已是花甲老人,雖然40年過去了,回憶起親身經歷的重大事件,回顧改革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仍然激情滿懷、記憶猶新,作品客觀地反映了曹妃甸建設發展的歷程和取得的豐碩成果,對于存史資政、傳承文明意義重大。
政協唐山市曹妃甸區委員會 ·紀實文學 ·36.3萬字
《詩意棲居——在“浙”里看見美麗中國》以報告文學的方式展現“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浙江經驗、浙江模式,并配以優美的圖片藝術地解讀。圖書用生動而豐富的故事、直觀而生動的圖片、通俗而簡明的語言,深刻記錄和闡釋了該工程“久久為功”的故事。
何玲玲 方問禹 王俊祿 ·紀實文學 ·6.5萬字
長篇報告文學《在路上》以我國高速公路發展和農村大變革為時代背景,采用宏大敘事和底層敘事相結合的手法,全景式地記錄了浙江桐鄉人與服務區的傳奇故事。從路邊攤到找出路,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從尋找服務區到勇闖服務區,從打造服務區到引領服務區,篳路藍縷,敢字為先,干字當頭,桐鄉服務區人打下管理經營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半壁江山,并把服務區建成了“旅游綜合體”“文化綜合體”。“走盡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白天當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兩板精神,以及開拓進取、敢為人先的“弄潮兒”精神在服務區人身上得到集中體現。
紀紅建 歐陽偉 ·紀實文學 ·16.6萬字
馬村區扶貧開發辦公室,是馬村區人民政府工作部門。脫貧攻堅期間,圍繞工作職責,牽頭全區脫貧攻堅工作,負責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和精準扶貧,協調保障行業政策落實,聯系對接駐村幫扶,組織實施全區扶貧項目,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為大力宣傳馬村區脫貧攻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熱情謳歌扶貧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例,中共河南省焦作市馬村區委決定,編撰出版《我們的扶貧故事》一書。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共收錄59篇文章,生動再現了馬村區上下眾志成城,堅決落實黨的脫貧攻堅決策的火熱干勁。描寫了駐村第一書記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不忘初心,勇于擔當,克服各種困難,堅持吃住在村,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勾勒出了一幅新時代英雄的堅毅群像;記錄了廣大扶貧干部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主動作為,積極爭取和認真落實各項扶貧政策,滿腔熱忱給予貧困群眾無微不至的幫助,書寫出了一個個感人肺腑的動人篇章;講述了一批貧困群眾,積極配合扶貧干部工作,緊跟扶貧政策腳步,靠勤勞努力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展現出了“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奮斗精神。本書通過一個個生動事跡,匯聚出了脫貧攻堅的強大正能量,激發了脫貧攻堅干部群眾,以先進為榜樣,全力以赴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中共焦作市馬村區委宣傳部 焦作市馬村區扶貧開發辦公室 ·紀實文學 ·8.4萬字
中國殘疾人體育三十年來不斷發展,殘疾人運動員在歷屆殘奧運會上努力拼搏,奮勇爭先,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這本書是對奧運英雄成長經歷及艱苦奮斗的記錄,也是對他們自強不息精神的贊揚。中國殘疾人體育三十年來不斷發展,殘疾人運動員在歷屆殘奧運會上努力拼搏,奮勇爭先,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這本書是對奧運英雄成長經歷及艱苦奮斗的記錄,也是對他們自強不息精神的贊揚。中國殘疾人體育三十年來不斷發展,殘疾人運動員在歷屆殘奧運會上努力拼搏,奮勇爭先,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這本書是對奧運英雄成長經歷及艱苦奮斗的記錄,也是對他們自強不息精神的贊揚。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紀實文學 ·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