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立足作為脫貧攻堅主戰場的貴州民族特色文化資源豐富的實際,創造性地提出文化育民、勵民、惠民和富民的“四民”扶貧理論框架,緊緊圍繞文化的“四民”功能對全省文化扶貧的相關樣本進行了深度提煉,進一步探索了文化與扶貧的融合新路,以及在文化“四民”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力求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在全國層面提供具有借鑒意義的文化扶貧的貴州經驗,為貴州乃至全國的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徐靜 ·區域 ·20.6萬字
本書以各類脫貧典型為案例對象,真實記錄了定邊脫貧攻堅之路,全面宣傳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定邊脫貧攻堅波瀾壯闊的生動實踐和歷史成就,深入評估縣域脫貧攻堅的多重影響,為豐富發展中國特色扶貧開發理論提供案例支撐。本套叢書由國務院扶貧辦(國家鄉村振興局)組織編寫,各分冊主要著作責任者主要來自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廣西自治區黨委黨校、貴州民族大學、吉首大學等減貧與發展研究的重要陣地,包括2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多位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等權威專家。
燕繼榮 王禹澔等 ·中國經濟 ·21.6萬字
本書從歐盟應對氣候變化治理實踐、氣候治理轉型及其對外部世界的影響三方面入手,依循實證主義的研究思路,通過將個案研究與對策研究相結合,較為系統地歸納和分析歐盟氣候治理的內容、性質和發展趨勢;通過對歐盟政策內、外效果評估,闡釋歐盟在全球氣候變化合作機制中所承擔的角色和發揮的影響力;就我國實施低碳可持續發展戰略、參與國際氣候談判及開展國際氣候合作,提出看法與建議。
傅聰 ·國際經濟 ·21.2萬字
本書全方位闡述了物聯網、能源互聯網的發展現狀、關鍵技術及其應用。全書共12章,第1章介紹了能源互聯網的概念、國內外發展現狀,電力物聯網典型架構及其對能源發展的作用;第2~4章介紹了能源互聯網的感知技術、信息與通信技術及區塊鏈技術;第5~9章系統地闡述了能源互聯網在用電、供能、輸電、變電、配電等環節的關鍵技術及應用;第10章介紹了能源互聯網的芯片技術;第11章闡述了能源互聯網在巡檢領域的創新技術及應用;第12章介紹了典型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本書可作為能源、電力、物聯網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材料,也可供相關專業的從業人員參考。
劉建明 林弘宇 陶雄強編著 ·部門經濟 ·22.1萬字
本書是城市建設用地空間拓展理論與方法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內容:(1)對城市建設用地空間拓展相關概念以及內涵進行辨析,總結了不同視角下城市建設用地空間拓展形式和類型,并對國內外城市建設用地空間拓展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2)總結與梳理了城市建設用地空間拓展需求預測相關的理論以及城市建設用地需求預測的主要方法,以海西地區為例對城市建設用地需求預測及潛力評價理論和方法進行了實地應用;(3)基于協調發展視角對城市建設用地空間拓展理論與方法進行了研究,分別從城市建設用地空間拓展與城市人口協調發展、城市建設用地空間拓展與經濟增長協調發展、城市建設用地空間拓展與城市生態協調發展視角對城市建設用地空間拓展與人口、經濟、生態的協調發展關系進行了理論探索及實證分析;(4)從城市建設用地空間拓展的制度建設、技術手段、實現機制三個方面對福建省建設用地空間拓展實現路徑進行了探討。
葉劍平 ·部門經濟 ·21.8萬字
本書是藍迪國際智庫每年度工作報告,該報告由十二屆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趙白鴿和第十屆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監事長呂紅兵共同擔任主編。該報告全面系統梳理了藍迪國際智庫22年度在智庫、國際、城市、企業、媒體五大網絡中形成的重大活動和重要成果。該報告整編相關專家學者的觀點和“”建設等多領域的實踐,將為有關部門政策制定和廣大企業參與高質量共建“”提供有益參考。
趙白鴿 呂紅兵主編 ·中國經濟 ·20.6萬字
本書分四篇,第一篇市場環境篇,包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江蘇制造的目標與任務、國家產業鏈重構與江蘇服務型制造戰略機遇、”互聯網”與江蘇服務型制造發展新模式。第二篇為市場結構篇,包括工程機械行業、軌道交通行業、汽車行業、船舶行業、專用設備行業、醫療器械行業、電子行業等。第三篇為市場績效篇,包括“中國制造2019”與江蘇服務型制造業轉型升級、“一帶一路”對外開放政策與江蘇服務型制造業戰略定位。第四篇為政策建議篇。具體為發展江蘇省服務型制造業的政策建議
宣燁 余泳澤 ·部門經濟 ·21.7萬字
本書緊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以全局性視角科學分析新發展階段的新變化、新特征,圍繞新發展理念內涵的演進深化和時代要求作了深刻揭示,以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主線,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趨勢、發展思路及經濟社會領域若干重大問題作了前瞻性思考,對廣大讀者尤其是黨員干部更好地把握“十四五”時期經濟發展的趨勢,貫徹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書中吸納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精神,以及作者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成果。
張占斌 ·中國經濟 ·22.8萬字
《珠海潮》是由中共珠海市委宣傳部主管、珠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一份內刊,立足珠海、輻射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全國,秉持開放創新的辦刊宗旨,始終勇立時代潮頭,站在學術理論前沿,從多學科專業性視角,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和實踐中面臨的理論和現實問題為研究重點,旨在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型智庫,為廣大社科工作者提供優質的學術研究和交流平臺。
珠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編 ·區域 ·20.3萬字
本著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深入研究和正確借鑒外國經濟學說,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從屆年會入選論文中精選力作,匯集成本書。全書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研究、外國經濟理論研究、中國經濟問題研究、國際經濟問題研究四個部分,內容涉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借鑒西方經濟學、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外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等方面的前沿問題,是為關注和從事外國經濟學說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以及中國問題研究的學者奉獻的一本佳作。
程恩富 朱安東主編 ·理論 ·22.1萬字
本書立足于國內外創新創業實踐的新業態、新趨勢,研究了技術創新驅動創業生態系統演進的機理路徑。本書基于物理技術與社會技術創新共演化思想構建創業生態系統演進的理論象限模型,對各類系統的概念內涵、演進機制與優化路徑進行理論探索,重點研究了商業模式創新驅動型、政策法規創新驅動型創業生態系統的社會根源、內涵特征與優勢局限,進而對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政策驅動中國創業生態系統演進的歷史進程進行了深入分析。本書將物理技術與社會技術共演化理論融入對紛繁復雜的創業活動的思考,在兩種重要社會經濟現象即創新和創業之間搭建起對話的“橋梁”,揭示了創業生態系統演進的深層次動力機制,為創業生態系統研究引入新的理論視角,深化了創業生態系統的基本理論體系。
沙德春 ·理論 ·21.1萬字
作為目前國內第一部對混合所有制經濟進行系統介紹和研究的專著,本書運用大量的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從理論界關注的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歷史發展脈絡研究入手,以問題為導向,特別研究揭示了混合所有制經濟在目前中國存續和發展的依據,填補了國內對混合所有制經濟研究的空白。
姜濤 吳剛 ·中國經濟 ·25萬字
為推動“十四五”科技創新,加快建成科技創新強國,我國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任務,持續突破關鍵領域“卡脖子”技術,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努力實現總量跨越式增長,鼓勵高層次研發中心和創新基地的建立,積極爭取開展激勵創新的稅制試點,發揮科創板等資本市場平臺作用。本書通過對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北京協同創新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等國內新型研究機構的一系列創新成果做了詳細分析,剖析了打造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動態的快捷渠道,并為打造一批以市場為導向的新型研發機構,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與科研院校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提供了理論支持及案例參考。涉及的案例分析也可為其研究提供素材,是將理論研究和實踐檢驗相結合的重要紐帶,力圖填補我國前沿創新成果轉化落地的空白,推動區域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進而使我國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得到有力提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本書融學術性、思想性、前瞻性于一體,是一部研究新型研發機構發展情況的前沿著作,也是一部反映我國經濟建設發展趨勢的重要參考書籍,具有重要價值和現實意義。
賈敬敦等主編 ·理論 ·20.7萬字
本書試圖在廓清相關基本理論概念和問題的基礎上,從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躍進的基本事實和要求出發,從“建設”(中國的產業政策應當如何優化)、而不是“批判”視角深化中國的制造強國和產業政策研究。本研究的特點:一是我們將研究置于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躍遷的背景之下,分析在全球產業鏈中掌握“非對稱”競爭優勢對產業政策的規定性;二是堅持有效的產業政策必須與制造業發展的階段性條件和目標相適應;三是每一個研究問題的設定必須是中國家產業政策實踐的“真問題”,所謂“真問題”就是問題設定須是中國產業政策制定和實施當事人現實工作和決策中面臨的問題,作者在確保問題真實的基礎上再進行經濟學的理論提煉和抽象;四,最重要的,研究的落腳點應當是“建設性”的,即超越抽象的產業政策是否有用的討論,盡可能通過理論和實證分析揭示產業政策失效的原因或有效的邊界,提出推動制造強國建設的產業政策思路和措施。
黃群慧 賀俊等 ·中國經濟 ·21.7萬字
管理類聯考邏輯經典試題薈萃。配詳細的專家解析。集成作者多年輔導經驗。附錄考前沖刺訓練試題。是一本符合考生備考的專業輔導用書。
周建武編著 ·考試 ·25.4萬字
近年來,出版業積極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不斷探索,改革創新,出版業從裂變相加走向融合相乘,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本書涵蓋出版領域新媒體發展前沿的研究報告,全書分為總報告篇、熱點篇、產業篇、調查篇四部分,圍繞當下出版領域新媒體、新技術、新業態、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的整體發展情況,報告撰寫者深入行業一線,梳理總結出版業的發展特點,剖析痛點和焦點問題,解讀各類應用場景,研判未來發展趨勢,希望為我國出版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趙晨陽等主編 ·部門經濟 ·22.8萬字
本書用10章篇幅,系統闡述了華為的人才管理理念,人才標準管理,人才規劃管理,人才選撥機制,用機會牽引人才沖鋒,訓戰結合的人才培養,人才激勵與留人管理,繼任計劃與人才轉身,反對怠惰,防止熵死,全面構建人才生態鏈等內容,旨在通過梳理較為翔實而系統的華為管理案例,幫助讀者理解人才管理過程中一些關鍵的原則與導向,并以華為的成功實踐為企業提供管理思路,幫助企業管理者堅定管理信心,實現人才管理系統性的戰略落地。
祁婷 孫科柳 ·部門經濟 ·20.5萬字
亞洲始終是中國經略周邊外交的重點地區,如何經略好這一地區,積極營造繁榮穩定的周邊環境和發展機遇期,對于我國塑造發展全球伙伴關系和深化同周邊國家的關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書重點圍繞以東亞合作為重點的亞洲經貿合作、中日韓及東北亞經貿關系展開研究,提出亞洲經貿合作發展中亟須解決的重大問題與合作的新思路,給出中國方案和建議。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課題組 ·國際經濟 ·23.5萬字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面對的重大戰略選擇,其本質是通過有效地使用數據資源對業務進行全面的升級和優化,提高企業的綜合產業競爭力。本書將數據科學作為出發點,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以數據分析的方法和理論為觀察視角,介紹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知識概念及主要的應用實踐策略。本書共8章,分為數據科學原理、數據科學技術、數字化業務實踐,以及數字化產業目標四個主要部分。數據科學原理部分(第2章)主要討論數據要素的核心價值體系及數據科學的基本理論范疇;數據科學技術部分(第3~6章)主要介紹數據獲取及預處理方法、數據規律挖掘方法、數據建模方法,以及數據相關技術系統的建設方法;數字化業務實踐部分(第7~8章)討論企業數字化中的實施落地問題、數字化人才和組織架構,以及不同行業數字化應用的典型場景;數字化產業目標部分(第1章)介紹數字經濟時代的產業特征和格局,以及企業數字化的業務本質和重大意義。
劉通 ·部門經濟 ·20.6萬字
以生態保護紅線為政策核心的生態空間規制策略是中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具體區域實施過程中,區域生態資源本底、區域增長模式及治理模式、地方政府綠色治理能力、生態保護市場化的程度以及地方治理社會生態等要素相互作用。生態保護紅線最終的實踐方式、核心設計要素以及規制力度是地方政府對于上述各種需求、壓力、機會進行平衡的結果。在此背景下的區域治理生態轉型可以通過四種策略推進:生態轉型發展策略、生態漸進轉型發展策略、生態替代發展策略以及生態保守發展策略。
林丹 ·理論 ·2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