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對創新、綠色創新、創新經濟的內涵與特征進行了系統梳理,結合當前國內外可持續發展形勢,闡述了綠色創新經濟的理論基礎和實現路徑,并歸納了國內外發展綠色創新經濟的經驗和模式。
黃晶主編 ·部門經濟 ·19.4萬字
《經濟動態與評論》是山東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學術集刊,主要刊登經濟發展動態研究和經濟學各研究領域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和書評等,致力于反映經濟發展和相關學術研究領域的最新動態。本期主要有農村經濟、金融研究、國際經濟、產業經濟、學術爭鳴五個欄目,內容涉及農民工市民化、農村建設、農產品出口等“三農”熱點話題,數字金融、PPP模式、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經濟生活領域的應用,環境規制、畜產品質量控制等產業經濟研究。
張清津主編 ·理論 ·11.3萬字
本報告是國民經濟研究所最新的全國分省營商環境指數報告,是歷年系列報告的延續。從今年起,將本系列報告的原標題《中國分省企業經營環境指數報告》改為《中國分省營商環境指數報告》,把“中國分省企業經營環境指數”更名為“中國分省營商環境指數”。這一更改是為了更符合多數人的用語習慣,但報告的主旨和指數的基本構成保持不變。本報告旨在對我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企業營商環境總體狀況和各方面狀況進行量化的評價和比較,并對各地營商環境的變化情況進行跟蹤分析。
王小魯 李愛莉 樊綱 ·中國經濟 ·9.1萬字
貴溪村是位于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族村寨,為省級貧困村。本書通過對貴溪村入村入戶調研,了解村莊的基本情況、貧困現狀、致貧原因及其演變,著重闡述了村莊在政府主導下的扶貧脫貧過程中發生的變化、成效,并針對村莊實際提出村莊發展的對策建議等。書中還闡述了貴溪村如何在省、自治州扶貧攻堅政策措施集中發力,縣鄉幫扶惠農辦法層層跟進落實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惠澤下逐漸走向擺脫貧窮并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序列的過程。
張秋濤 鄒青山 沈進建等 ·部門經濟 ·10.6萬字
《經濟動態與評論》是山東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學術集刊,主要刊登經濟發展動態研究和經濟學各研究領域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和書評等,致力于反映經濟發展和相關學術研究領域的最新動態。本期從農村經濟、金融研究、國際經濟、產業經濟、區域經濟、學術爭鳴六個方面對中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做了詳細的論述,重點突出青年經濟學家、經濟學博士的學術思想和成就。
張清津主編 ·理論 ·12.8萬字
青龍寺村地處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屬我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秦巴山片區。本書在秦巴山片區貧困問題研究的基礎上,聚焦青龍寺村,對該村主要的貧困問題、貧困成因、精準扶貧工作進展、產業扶貧成效等進行了詳細地闡述和分析,認為應提升片區產業發展綜合實力,建立“微產業、小循環”的扶貧機制,通過較短的產業鏈,面向地方或范圍較小的市場提升貧困人口的產業發展能力,從而實現精準脫貧。
侯一蕾 ·部門經濟 ·9.6萬字
本書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合作研究成果,從宏觀視角和企業維度刻畫了全球價值鏈在亞洲的地理分布,分析了全球價值鏈參與的決定性因素,討論了全球價值鏈參與對經濟發展、結構轉型和環境的影響,揭示了沿全球價值鏈升級的可行路徑以及國家和行業的異質性。在全球價值鏈快速發展變革的今天,本書為發展中國家更好地融入全球價值鏈提供了政策建議,助其利用全球價值鏈現象所產生的諸多機遇來促進工業發展和經濟繁榮。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主編 ·部門經濟 ·8.9萬字
為更好地發揮中國社會科學院作為黨和國家思想庫、智囊團的重要作用,加強對重大問題開展國情調研,根據《關于加強和改進國情調研工作的意見》規定,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組織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百村調研(簡稱“扶貧百村調研”)國情調研特大項目。對全國范圍內兼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100個貧困村開展村莊國情調研,包括一定比例的2010年以來已經脫貧的村莊。村莊指行政村。村莊調研的主要內容包括村莊基本狀況、貧困狀況及其演變、貧困的成因、減貧歷程和成效、脫貧和發展思路和建議等,以及在調研過程中結合村莊特點的專題性研究。燈塔村是農發所調研的陜西秦巴山區白河縣倉上鎮的村莊。
任曉娜 張瑞娟 ·部門經濟 ·8萬字
駱駝灣村地處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屬于我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區的燕山—太行山片區。本書主要從產業扶貧、美麗鄉村建設、金融創新扶貧、醫療保障扶貧、社會兜底扶貧、教育資助扶貧等六個方面對駱駝灣村的脫貧歷程進行了分析,并對駱駝灣村開發式扶貧和精準扶貧的脫貧經驗進行了總結,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只有把致貧的地理因素轉變為致富因素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村民致富。
王月金 李靜 ·部門經濟 ·7.5萬字
本書首先梳理了國內外研究短期跨境資本流動領域的文獻,回顧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方面的發展歷程;基于理論分析,對我國短期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體系的構建進行了探討,并從中短期和長期視角分析了我國對短期跨境資本流動進行宏觀審慎管理的意義。此外,本書還對土耳其央行調節短期跨境資本流動的政策及其效果進行了分析。
談俊 ·國際經濟 ·12.2萬字
三網融合產業是由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融合而來,主要涵蓋互聯網寬帶接入、視聽節目內容、語音通信等業務。本書分析了三網融合產業的多重屬性,運用產業組織理論,論證了三網融合的產業市場結構、企業市場行為、產業市場績效及競爭有效性,并據此提出了相應的規制和政策建議。本書認為中國三網融合尚未實現有效競爭。究其原因,一方面,在壟斷型的市場結構下難以形成較高的市場績效;另一方面,較強的意識形態等屬性也制約了產業發展水平。
朱海波 ·部門經濟 ·10.1萬字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提高制造業供給體系質量是中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本書考察了中國制造業產能過剩的現狀與本質,系統分析了產能過剩的形成機制,提出了矯正體制性扭曲、刺激企業供給創新和激發企業有效投資是緩解供求關系結構性矛盾、化解產能過剩的根本出路,并從創新發展、國際產能合作以及建立市場化機制和產能共享機制等方面給出了具體的治理措施。
溫湖煒 ·部門經濟 ·10萬字
本書從資源管理視角審視了當前中國溫泉旅游地在開發與管理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并通過對恩平市典型案例的深入研究,從資源配置、產品開發以及旅游社區發展三個層面對溫泉旅游地的資源配置機制、產品開發特征以及旅游社區發展特點進行了歸納總結。本書還對國內其他溫泉旅游地以及日本溫泉旅游地管理模式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溫泉旅游地開發模式,以期為溫泉旅游政策制定、溫泉旅游地規劃與管理提供理論依據與經驗借鑒。
巨鵬 ·部門經濟 ·10.6萬字
本書將理論與實證方法相結合,從新制度經濟學視角,運用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在正式約束、非正式約束、實施機制等方面深入剖析了跨國稅源管理的漏洞及其深層次原因,借鑒國外跨國稅源管理的成功做法,結合我國跨國稅源管理的現狀,提出了跨國稅源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強化正式制度約束的效用,發揮非正式制度約束的作用,增強實施機制的有效性。
李怡君 李飛 ·財政 ·17.4萬字
本書由總報告和專題報告兩部分構成。總報告全面分析了我國支付清算體系的發展歷程、現狀特點、存在問題及發展趨勢,并且運用量化分析工具考察了支付清算體系運行與宏觀經濟變量、區域經濟和金融發展、金融系統穩定、貨幣政策等的內在關聯;專題報告跟蹤分析了國內外支付清算體系的發展狀況、熱點與難點問題,系統梳理了近年來支付領域的相關研究文獻。
程煉 楊濤主編 ·部門經濟 ·14萬字
本書在分析中國交通基礎設施時空分布及特征的基礎上,從微觀企業、中觀行業和宏觀區域三個層面,全面分析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對經濟效率的影響及作用機制。在微觀企業層面主要研究交通基礎設施對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在中觀行業層面主要研究交通基礎設施、資源錯配與行業效率的關系,在宏觀區域層面主要研究交通基礎設施、空間溢出與城市全要素生產率,最后以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中蒙俄經濟走廊為例,討論跨境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國際合作及影響。
李天籽 王偉 ·部門經濟 ·15.6萬字
本書著眼于新型城鎮化的社會情境,引入政治過程論并進行本土化修正,構建了適用于解釋農民工集群行為的分析框架。基于2013年深圳市坪山新區和2015年河南省葉縣的農民工抽樣調查數據,從代際、區域的時空視角出發,系統分析了農民工集群行為的總體現狀、代際特征、區域差異,識別了集群行為高風險群體,探討了意愿產生和行為實施兩階段的差異化影響路徑,提出了從根源上防治農民工集群行為,深化多元協作治理改革的政策建議。
杜海峰 牛靜坤 ·部門經濟 ·17.1萬字
多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嚴格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響應教育部和陜西省的號召,采取建立葡萄試驗示范站、委派縣級掛職干部、派駐第一書記、組織專家實地指導等一系列扶貧措施,積極做好合陽縣的定點幫扶工作。2018年,學校組織“三團一隊”,深入合陽縣的各個鄉鎮、產業園區和貧困戶家中開展扶貧扶志扶智工作。本書主要記錄“三團一隊”在合陽扶貧的點點滴滴,記錄一批奮斗者的扶貧史,記錄屬于這個時代的感人故事,記錄黃土地上留下的西農印跡。
貧困治理研究課題組 ·區域 ·18.9萬字
綠水青山如何變為金山銀山?如何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解放生產力,提升民眾自我發展能力?深度貧困地區如何以內生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山西省大寧縣近年來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對這些問題做出了自己的回答。本書考察了脫貧攻堅、資源價值化、集體經濟創新發展等農村改革實踐,將一線實踐置于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層面探討,提出了諸多具有啟發性和解釋力的思考線索,對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鄉村振興基層制度設計具有啟發意義。
呂程平 溫鐵軍 王少銳 ·部門經濟 ·18.6萬字
房地產市場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伴隨著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區域分化逐步顯現,區域房地產市場格局也發生了變化,“西部崛起”態勢開始出現。本書以西部地區的房地產市場為研究對象,探析西部地區房地產市場的區域特征及其與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發現西部地區房地產投資和房地產結構與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之間存在失調現象,這與城鎮化的推進、東部地區房地產投資資金大量向西部地區轉移、高房價與低收入并存等因素有關。
孔煜 ·部門經濟 ·14.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