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亦夢亦真》演出現場。
本報記者 柏樺文/圖
“這是必經之路,這是夢想時刻;一次次的覺醒,發出一道道光”“沒有最后一次,只有再來一次”……5月12日,伴隨著鏗鏘有力的話語和高亢的歌聲,北京歌劇舞劇院的原創音樂劇《亦夢亦真》全國巡演陜西站圓滿落下帷幕。該劇與芯片產業、自主科研相關,聚焦科技創新、科研工作者,在觀眾中掀起了不小的漣漪。
“我國自主科研道路上的艱辛與付出值得被更多人看到。這才是中國需要的故事!”“很勵志,富有科技感,是一部不一樣的音樂劇!”這究竟是一部怎樣的劇目,能得到觀眾如此好評?記者帶你一起走進《亦夢亦真》的世界。
聚焦科技話題
文藝與時代同頻共振
當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科技企業該冒著未知的風險自主研發,還是與外國企業合作,或者接受外國企業控股甚至吞并?當一個抉擇將決定企業和員工的未來,決策者該順從本心為國家為尊嚴而戰,還是保全自身利益接受資本運作?音樂劇《亦夢亦真》用一個芯片研發的故事給出了答案。
劇中,海外留學歸國的郝杰受邀擔任好運智能科技公司CEO,在帶領團隊沖刺無人自動駕駛產業賽道時,外國公司以獨家供應無人車所需芯片為條件,企圖控股好運公司。此時,好運公司自主研發芯片的技術尚不成熟,若不接受對方的談判條件,很快就會陷入訂單無法生產交付、瀕臨倒閉的境地。面對來自公司董事會的責難和壓力,郝杰毅然選擇繼續研發“中國芯”,并最終獲得公司董事和員工的支持,在政府和科研院所的幫助下走上自主研發的道路。
不同于以往的音樂劇作品,該劇以我國科技領域的飛速發展為背景,以“創新文化”“科技自立自強”為內涵,聚焦智能產業所面臨的芯片研發問題和執著奮斗在科技創新道路上的人們,深刻展現中國芯片產業的崛起之路,彰顯中國萬千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精神和愛國情懷,讓觀眾了解中國當下科技發展的前沿故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質。
該劇自首演至今已在全國多地上演30余場,收獲了業界專家的好評。中國戲劇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陳涌泉評價:“音樂劇《亦夢亦真》展現了中國的志氣、底氣和骨氣,整部作品非常大氣。”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評價該劇:“這是走在時代發展的進行時當中的藝術作品,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該劇此次在西安演出,不僅吸引許多粉絲觀演,還有不少科技領域的工作者專程前來觀看。“這部劇讓老百姓直觀感受到科技創新的艱辛和不易,也讓我們科研工作者再次正視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振奮人心!”來自中國航發西安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的鄭先生說。從事科技領域新聞宣傳工作的張女士認為:“陜西作為科技大省,同樣有許多感人至深的科研故事,但很少以文藝作品的形式去展現。希望未來能看到陜西的科技故事走上文藝舞臺。”
探索創演模式
傳遞科技強國正能量
“改變不了風的方向,我們就要調整帆的方向。改變不了風的方向,我們就要迎風而上”……作為一部音樂劇,貫穿全劇的20余個唱段充滿了想象力與敘事感。從開場曲《未來之城》到最后一首《就在這一刻》,每一首都有鮮明的時代感與科技感。劇中特別為智能無人車“小好同學”配備的AI演唱,為整部劇增添了更多歡樂元素。
為講好這個科技創新的故事,該劇將人工智能、芯片研發、無人駕駛測試等元素貫穿于故事當中,以舞美道具的形式亮相舞臺,配合冰屏等具有科技感的多媒體元素,在視覺上為觀眾構建了一座“未來之城”。
“排演這部劇時,我們曾專程前往北京亦莊感受科技發展給人民生活帶來的便利。曾經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那些超前的科學技術,如今已經被應用在不同的工作、生活場景當中。這是科技發展帶來的社會性變革,也是科技工作者為國家和人民作出的貢獻。”劇中郝杰的扮演者、青年演員王凱表示,希望這臺劇目能讓觀眾看到科技工作者的付出和堅持,激勵當代青年自覺擔當起科技強國的使命。
“《亦夢亦真》已經進行了很多輪打磨,但此次全國巡演期間,我們依然堅持邊演出邊修改,就是想將這個‘走在中國時代發展進行時當中的’舞臺故事,更好地展示給全國的觀眾,唱響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強音,致敬所有的奮斗者。”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亦夢亦真》制作人董寧介紹,此次全國巡演陜西站落幕后,該劇還將前往廣東、河北、新疆等地,在更多的城市展現科技創新的力量與昂揚奮斗的時代精神,讓更多觀眾感受中國原創現實題材音樂劇的動人魅力。
編輯:呼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