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人物形象手辦
秦腔動畫片《三滴血》海報
秦腔虛擬人 “秦筱雅”
人生掩藏在戲文里,字字珠璣;個性激揚在板胡中,百折千回……古老的秦腔劇種,在科技更迭的時代開啟了又一個青春的輪回。如今在西安,大量秦腔文化衍生出的IP符號強勢出圈,在“國潮”之路上破壁重生。
秦腔+動漫
Q版人物形象萌到海外
在作家賈平凹眼中,秦腔在廣漠曠遠的八百里秦川大地上,有著神圣的不可動搖的基礎。激越或婉轉的音符原來是秦川的天籟、地籟、人籟的共鳴。秦腔劇種涵蓋的角色繁多,行當分類豐富,歷史傳承中累積的海量人物形象、成熟完善的劇本故事,成為西安動漫從業者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連接起古老秦腔與現代動漫兩個完全迥異的行業。
西安“80后”動漫從業者韓寒一直以來的夢想,是制作一部叫得響的中國本土原創動畫片。當時,百年劇社易俗社里一部部精彩絕倫的經典劇目打動了對秦腔藝術還很懵懂的韓寒,古老秦腔藝術包羅萬象,精彩迭起的故事和所涵蓋的信息對于年輕人的啟發不可估量。韓寒立志組建團隊,投入所有力量打造出第一部秦腔動畫片。緊接著,粉墨裝扮的秦腔人物被“90后”團隊設計成一系列Q版形象,各個萌態可掬,親切可人。
萌萌的動漫小人兒動起來了,代表秦腔“國潮”的風尚立起來了,秦腔和孩子們之間的隔閡自然煙消云散。動畫片中的唱段,均是老藝術家們的原音重現,比如《三滴血》的聲音,就來自劉毓中、陳妙華等一眾易俗社前輩們。這些,都是易俗社原社長冀福記及現任社長惠敏莉等專家努力的結果,他們無償將《三滴血》老電影等歷史資料貢獻出來。最終出爐的75集系列動畫片《漫賞秦腔》,擷取了《三滴血》《鍘美案》《周仁回府》《龍鳳呈祥》《奪錦樓》《五典坡》《白蛇傳》等一眾名劇的精彩片段在央視首播,更將這一股萌版的秦腔“國潮”帶到了海外。在由中國駐泰國大使館、泰國文化部主辦的“第14屆中國電影節暨中泰影視交流周”上,《漫賞秦腔》配上泰文字幕,讓當地觀眾領略了來自西安的古老“中國歌劇”。秦地風韻和西安“國潮”,一時間在泰國備受關注。
同樣萌到海外的,還有另一部秦腔動畫片《三滴血》。作為三秦兒女心目中秦腔象征、文化符號,《三滴血》上演百年經久不衰,這可能是幾代前輩們最欣慰的時刻:這部經典之作百年后會遇上新的動畫技術加持,走出潼關、走向世界。資深戲迷白志軍從票友成為動漫從業者,并組建團隊將《三滴血》改編成12集動畫片。《三滴血》人物形象和場景精致、細膩,保留著秦腔最典雅的部分,不僅亮相央視,更在巴基斯坦國家電視臺播出,還走進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突尼斯阿拉伯國際電視節及坦桑尼亞中國文化中心社交媒體平臺,足跡抵達亞洲、歐洲、非洲,讓秦聲之美傳遍絲路,令中國秦腔動漫的風尚萌到世界各地。
搭載文旅勁風
重量級秦腔IP從潮流走向主流
花臉一吼,吼出了黃土地與老百姓生生不息的命運之聲;苦音一顫,顫動著關中山河與平凡戲迷們的一片赤誠。盡管時代不斷變遷,但這座城市里,人們癡迷秦腔的情結未變。這一代年輕人用自己的角度觀賞秦腔、理解秦腔,打破的不僅僅是秦腔與動漫行業的壁壘,更將秦腔IP的力量發揮到最大程度。秦腔的脈搏與時代同頻共振,科技能量賦予古老秦腔新的變化,秦腔正搭載文旅勁風,成為這座古都頗具實力的文化名片之一。
進入易俗社文化街區,人們輕輕抬頭就能看到一個巨大的秦腔人偶“秦小易”?!扒匦∫住笔墙謪^的“代言人”,平日里就端坐在高樓上,面對八方來客笑著“比心”。夜幕降臨,這顆心閃閃發亮,提示著人們這里擁有最正宗的秦腔符號。人們從不同角度與“秦小易”“同框”,在旅途中留下與西安秦腔人偶形象最有趣的合影。走進全國首家秦腔文化主題書店里,以秦腔四生、六旦、二凈、一丑符號為原型設計營造的IP化秦腔主題場景,讓秦腔符號變身為時尚潮流的一抹亮麗色彩。
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各大景區、機場車站,千姿百態的秦腔文創產品,已經在游人中傳遞出古老秦腔不僅能吼還很“潮”的信號。秦腔生、旦、凈、丑各個行當的標志性人物形象,是秦腔藝術風格中最具中華傳統文化特色和視覺沖擊力的部分,經歷年輕設計師巧妙的匠心雕琢,如今變身為秦腔“國潮”的文創衍生品。
動畫片《漫賞秦腔》出品人韓寒創立的“戲寶盟”“友戲君”品牌,集結玄奘、楊宗保、許仙、張飛、關羽、嫦娥、花木蘭、西施、貂蟬等一眾秦腔人物形象,雖經萌化設計,但依然保持著各自鮮明的服飾特征與妝容,一眼就能辨識每一位秦腔人物的基本信息。這些形象,已經成為鑰匙扣、扇子、手辦、抱枕、立體畫等一系列文創產品的招牌,遍布西安全城的77個點位,在大唐不夜城、陜西歷史博物館等人流如織的地方,與年輕的朋友們親密相會,向南來北往的賓客們講述著古老秦腔日新月異的變化,展示著中華傳統文化流傳在關中大地上的戲曲符號。
文旅業態融合,秦腔IP助陣,闖出了一條由潮流邁向主流的路徑。秦腔的生發,與這座城市的命運、風土人情相伴相依,秦腔“國潮”承載著幾代人對秦腔在當代社會里的價值期望,同樣承載著年輕一代對于西安這座城市戲曲文化代表的情感訴求、文化認同、價值理念與時尚追求。
科技助力
古老秦腔煥發青春的活力
流淌在秦人骨血里的秦腔,承載了多少代秦人的喜怒哀樂。一縷韻白、一聲嘶吼、一襲水袖、一個亮相,屬于秦腔的手、眼、身、法、步以及幾代人潛心鉆研的程式化章法,在一點一滴的精微之處被傳承著。如今,數字虛擬人、3D影像、人工智能AI動捕技術……很多科技前沿的最新技術,均可與秦腔藝術無縫接軌,精準捕捉、全息式記錄秦腔之美的每一個瞬間。
1918年誕生于劇作家范紫東筆下,1960年被西安電影制片廠搬上銀幕,再到采用3D電影技術再度拍攝,從文字、戲臺到影像,易俗社代表作《三滴血》的百年之路,每一個節點,都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易俗社社長惠敏莉感慨道:“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二度創作,每一個時代里,人們都在致力創新古老戲曲的傳播方式,經典老劇目應時代潮流而煥新,又散發出新一輪青春的活力。”
當秦腔元素來到科技世界,秦腔“國潮”的青春之歌已然唱響。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活動現場,西安展區的球幕影院里秦腔第一個虛擬人“秦筱雅”的形象出現在西安宣傳紀錄片中,柳葉般的眉毛、柳枝般的身段、絲綢般的水袖、清麗絕俗的唱腔,讓香港年輕一代觀眾領略到秦腔藝術的婀娜蹁躚之姿。作為秦腔在年輕一代中的數字化代言人,“秦筱雅”還在網絡世界里與搖滾歌手王建房共唱了一曲《長安夜》。“秦筱雅”設計制作團隊負責人表示:“大家在技術層面花費了大量心血,給這位虛擬秦腔小姐姐從動作、聲音到形象,都注入了秦腔的靈魂,‘她’是市面上所有虛擬人里,最正宗的秦腔人?!?/p>
關于秦腔的創意還不止于此,如今先進的AI捕捉技術也能為秦腔藝術的傳承貢獻力量。在西安,用無穿戴人工智能AI視頻動捕核心技術打造的平臺“友戲君”只需要普通的拍攝視頻,即可捕捉人物的動作并生成3D動作數據,可用于戲曲教學和舞蹈教學中的身段訓練指導。
作為這座城市的重量級IP,秦腔的文化價值和品牌力量,正在與現代科技元素同頻共振。這樣的一種演進,使得秦腔千百年來所積累的文化底蘊、視覺美感、潮流感已經突破了傳統與時尚、創新與守舊、科技與人工之間的壁壘,萌發著蓬勃的朝氣。于是,在某些特定場合,秦腔正褪去滄桑厚重的一面,在歷史長河的浪花中激揚著一曲曲青春之歌。
編輯:呼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