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市鴻漸biangbiang面館展示的“biang”字裝飾。 本報記者 琚鵬飛攝
本報記者 琚鵬飛 仵永杰
陜西被稱為“面食者的天堂”,各色面食應有盡有,可謂“面面俱到”。最負盛名的,莫過于咸陽biangbiang面。
“來碗‘三合一’,多加辣子!”
1月19日,臨近中午,咸陽市秦都區玉泉路的鴻漸biangbiang面館里,老食客李平安點了一碗“心頭好”。
“我就愛咥這一口面,一天不吃面,心里就想。”李平安說。
biangbiang面是陜西歌謠“十大怪”中的第一怪——“面條像褲帶”,其根在咸陽。與之相關的還有一首民間造字歌謠:“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道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里鉆。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長,我一長,中間夾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鉤搭掛麻糖,推個車車逛咸陽。”
咸陽河水biangbiang面制作技藝是陜西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代表性傳承人卜二龍告訴記者,“biang”字口訣有10多種,大同小異。關于該字的由來,流傳最多的一種說法是人們最早時因為和的面很硬,便將面放到石頭上用棒槌敲擊使面團醒發,發出的聲音類似于“biang”。
幾千年來,咸陽河水biangbiang面在民間一直流傳。隨著時代的變遷,其制作技藝和佐料不斷變化和豐富。
“我們的炸醬前前后后要熬制近7個小時,具體做法是將上等五花肉做成肉餡,加入蔥、姜,輔以咸陽本地產的醬油等進行熬制,把肉中的油給熬出來,讓肉和調料充分融合。”卜二龍介紹,“除了炸醬以外,還有西紅柿雞蛋、肉臊子等多種口味。”
“biangbiang面是咸陽特色、陜西特色。作為技藝傳承人,我要把它推廣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卜二龍說。
在距離咸陽100余公里遠的銅川也有一道面食,一端連著非遺文化,一端連著游子的鄉愁。
年關將至,在外務工的人們陸續返鄉。回到家鄉銅川市,吃一碗咸湯面可謂莫大的享受。
1月18日清晨7時,在銅川市新區長虹南路,來往的食客擠在茍二咸湯面店門口。店內深處,一碗又一碗的面正煮著。門口,店主趙華娟一邊招呼客人,一邊盛面澆湯。她和丈夫茍耀寧共同經營著這家店。
湯鍋里不停地翻滾,香味在店內彌漫。屋內,只聽見食客吞咽面條的聲音。
咸湯面里乾坤大。廚師將用堿水和成的面團扯成細條后煮熟;同時,在稀面湯中加入食鹽和調料粉熬湯;再用面湯將熟面條澆透幾次,然后澆上熬好的湯。片刻工夫,一碗面黃蔥綠、油紅湯香的咸湯面就上桌了。
食客們大口吃面喝湯,額頭冒出層層細汗。一位穿著白色羽絨服的女人特別小心,用手壓著衣服領口,防止紅油點子濺上。一個男人剛一進店,就向后廚招呼“要吃硬面”……
經過耀州幾代吃食手藝人的經營,結合現代人的健康飲食理念,咸湯面逐漸成為陜西地方面食中的奇葩。耀州咸湯面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臘月里,鄉黨們回到家鄉,惦念著這一碗咸湯面。外出旅游的人回家第一頓也是咸湯面。”趙華娟說。
一碗咸湯面,盡是家鄉味。每次從外地回到銅川市,何小見總要去茍二咸湯面店吃一回。“多少年過去了,不論到哪里,我總是想著這一口。越是到年關,越是想念家鄉的美食和親人。一碗咸湯面,我吃了幾十年。”何小見說。
編輯:呼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