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6 實踐項目 基本電工儀表的使用與測量誤差的計算

項目目的

熟悉實驗臺上儀器儀表的使用和布局,熟悉恒壓源與恒流源的使用和布局,掌握電壓表、電流表內電阻的測量方法;會測量電壓表和電流表的內電阻,會計算電工儀表的測量誤差。

設備材料

1)直流數字電壓表、直流數字電流表(EEL-06組件或EEL系列主控制屏)。

2)恒壓源(均含在主控制屏上,根據用戶的要求,配置:雙路0~30V可調)。

3)恒流源(0~500mA可調)。

4)掛箱(含電阻箱、固定電阻及電位器)。

本實驗使用的電壓表和電流表采用表頭組件的表頭(1mA、160Ω)及其由該表頭串、并聯電阻所形成的電壓表(1V、10V)和電流表(1mA、10mA)。

1.6.1 任務1 用“分流法”測量電流表的內阻

通常,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壓和電流,而電壓表和電流表都具有一定的內阻,分別用RVRA表示。如圖1-26a所示,測量電阻R2兩端電壓U2時,電壓表與R2并聯,只有電壓表內阻RV無窮大,才不會改變電路原來的狀態(tài)。如果測量電路的電流I,電流表串入電路,要想不改變電路原來的狀態(tài),電流表的內阻RA必須等于零。但實際使用的電壓表和電流表一般都不能滿足上述要求,即它們的內阻不可能為無窮大或者為零。因此,當儀表接入電路時都會使原來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使被測的讀數值與電路原來的實際值之間產生誤差,這種由于儀表內阻引入的測量誤差,稱為方法誤差。顯然,方法誤差值的大小與儀表本身內阻值的大小密切相關。

圖1-26 電流表和電壓表內阻測試圖

a)電路中電流表和電壓表接法 b)電流表內阻測試圖 c)電壓表內阻測試圖

可見,儀表的內阻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參數。通常用以下方法測量儀表的內阻。

“分流法”測量電流表內阻的原理簡述如下。

設被測電流表的內阻為RA,滿量程電流為Im,測試電路如圖1-26b所示,首先斷開開關S,調節(jié)恒流源的輸出電流I,使電流表指針達到滿偏轉,即I=IA=Im。然后合上開關S,并保持I值不變,調節(jié)電阻箱R的阻值,使電流表的指針在1/2滿量程位置,即IA=IS=Im/2則電流表的內阻RA=R。

本實踐的任務是根據上述“分流法”原理來測定直流電流表1mA和10mA量程的內阻。

操作步驟及方法如下。

1)實訓電路如圖1-26b所示,其中R為電阻箱,用×1000Ω、×100Ω、×10Ω、×1Ω四組串聯實現1Ω~10kΩ、分辨率為1Ω的可調電阻,由實驗臺主控屏上的可調恒流源供電。

2)測量量程為1mA電流表的內阻。1mA的電流表直接組件中的磁電系表頭。調節(jié)可調恒流源的輸出電流使表頭指針指向滿量程,保持恒流源輸出不變。改變電阻箱的阻值,使表頭指針指向中間位置,記錄電阻箱此時的值。具體測試內容見表1-2,并將實驗數據記入表中。

表1-2 電流表內阻測量數據

3)測量量程為10mA電流表的內阻。10mA電流表由1mA電流表與分流電阻并聯而成。調節(jié)可調恒流源的輸出電流使表頭指針指向滿量程,保持恒流源輸出不變。改變電阻箱的阻值,使表頭指針指向中間位置,記錄電阻箱此時的值。電流表內阻測量數據見表1-2,并將實驗數據記入表中。

1.6.2 任務2 用“分壓法”測量電壓表的內阻

“分壓法”測量電壓表內阻的基本原理簡述如下。

設被測電壓表的內阻為RV,滿量程電壓為Um,測試電路如圖1-26c所示。首先閉合開關S,調節(jié)恒壓源的輸出電壓U,使電壓表指針達到滿偏轉,即U=UV=Um。然后斷開開關S,并保持U值不變,調節(jié)電阻箱R的阻值,使電壓表的指針在1/2滿量程位置,即

UV=Um=Um/2

則電壓表的內阻

RV=R

本實踐的任務是根據“分壓法”原理來測定直流電壓表1V和10V量程的內阻。

操作步驟及方法如下。

1)實訓電路如圖1-26c所示,其中R為電阻箱,用×1000Ω、×100Ω、×10Ω、×1Ω四組串聯實現1Ω~10kΩ、分辨率為1Ω的可調電阻。

2)1V直流電壓表用電磁表頭和電阻串聯組成。由實驗臺主控屏上可調恒壓源供電,調節(jié)可調恒壓源的輸出電壓使表頭指針指向滿量程,保持恒壓源的輸出不變,改變電阻箱的阻值,使表頭指針指向中間位置,記錄電阻箱此時的值。具體測試內容見表1-3,并將實驗數據記入表中。

3)10V直流電壓表也用電磁表頭和電阻串聯組成。由實驗臺主控屏上可調恒壓源供電,調節(jié)可調恒壓源的輸出電壓使表頭指針指向滿量程,保持恒壓源的輸出不變,改變電阻箱的阻值,使表頭指針指向中間位置,記錄電阻箱此時的值。電壓表內阻測量數據見表1-3,并將實測數據記入表中。

表1-3 電壓表內阻測量數據

1.6.3 任務3 方法誤差的測量和計算

在圖1-26a電路中,由于電壓表的內阻RV不為無窮大,在測量電壓時引入的方法誤差計算如下。

R2上的電壓為,若R1=R2,則U2=U/2

現用一內阻RV的電壓表來測U2值,當RVR2并聯后,,以此來代替上式的R2

則得

絕對誤差為

R1=R2=RV,則得ΔU=U/6。

相對誤差為

1. 操作步驟及方法

1)實訓電路如圖1-26a所示,其中R1=R2=300Ω,電源電壓U=10V(可調恒壓源)。

2)用直流電壓表10V檔量程測量R2上的電壓U2之值,實測數據記入表1-4中。

3)計算測量的絕對誤差和相對誤差,將方法誤差的測量與計算數據記入表1-4中。

表1-4 方法誤差的測量與計算數據

2. 注意事項

1)實驗臺上的恒壓源、恒流源均可通過粗調(分段調)波動開關和細調(連續(xù)調)旋鈕調節(jié)其輸出量,并由該組件上的數字電壓表、數字毫安表顯示其輸出量的大小。在啟動這兩個電源時,應顯示其輸出電壓或電流調節(jié)旋鈕置零位,待實驗時慢慢增大。

2)恒壓源輸出不允許短路,恒流源輸出不允許開路。以后的實訓中都要注意這一點。

3)電壓表并聯測量,電流表串入測量,并且要注意極性與量程的合理選擇。

3. 思考題

1)根據已知表頭的參數(1mA、160Ω),計算出組成1V、10V電壓表的倍壓電阻和1mA、10mA的分流電阻。

2)若根據圖1-26b和圖1-26c已測量出電流表1mA檔和電壓表1V檔的內阻,可否直接計算出10mA檔和10V檔的內阻?

3)用量程為10A的電流表測實際值為8A電流時,儀表讀數為8.1A,求測量的絕對誤差和相對誤差。

4)圖1-27a和圖1-27b為伏安法測量電阻的兩種電路,被測電阻的實際值為R,電壓表的內阻為RV,電流表的內阻為RA,求兩種電路測電阻R的相對誤差。

圖1-27 伏安法測量電阻的兩種電路

4. 項目報告

1)根據表1-2和表1-3的數據,計算各被測儀表的內阻值,并與實際的內阻值相比較。

2)根據表1-4的數據,計算測量的絕對誤差和相對誤差。

3)回答思考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界市| 新蔡县| 凤台县| 云龙县| 木兰县| 通山县| 高安市| 嘉黎县| 繁昌县| 喜德县| 盐津县| 华阴市| 城口县| 新野县| 松阳县| 盐池县| 应城市| 莆田市| 库尔勒市| 西充县| 抚宁县| 新民市| 雅安市| 陇南市| 调兵山市| 西盟| 卢湾区| 内黄县| 远安县| 兴义市| 高陵县| 保亭| 廊坊市| 密山市| 乐清市| 东宁县| 天水市| 巨鹿县| 延庆县| 西城区|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