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無涯大唐

最近更新:2023-01-29 18:41:40

掃碼前往QQ閱讀APP

搜索「無涯大唐」閱讀

本書新人10天內免費讀

簡介: 穿越貞觀大唐,成了初唐名相魏徵之子,魏叔玉。 貞觀之治,政治清明、社會秩序安定、百姓富足,呈現出一派盛世局面,朝堂大興科舉。 魏叔玉參加科舉考試,接連獲得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連中三元,即解元、會元、狀元。 魏叔玉本想依靠絕對正確的政治嗅覺,以及狀元身份在大唐大施拳腳,建立一世豐功偉績、名垂千古,卻沒曾想從大明宮回到家中,卻驚聞父親夢中去斬了龍。 “哪條龍?” “好像叫什么……涇河龍王……” 魏叔玉聽著父親魏徵的話,頓時心態崩了,“我寒窗苦讀十余年高中狀元,這TM竟然是西游?” 本書又名:《人在大唐,從狀元開始攪亂西游》

第1章 穿越大唐,殿前策論

大唐貞觀十三年。

長安城,皇宮。

一層層秦磚漢瓦,紫柱金梁,富麗堂皇,極盡奢華,這便是大唐帝國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大朝正宮--大明宮。

大明宮正殿當中,魏叔玉與三十余名學子,正在接受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殿試策問。

李世民身穿一襲大裘冕、頭戴翼善冠高坐于龍椅之上,底下還靜坐著四五人,分別是房玄齡、長孫無忌、程咬金等一眾肱骨大臣。

“制番之策。”李世民雙眸看向底下三十余位學子,緩緩的說了四個字。

大唐初建,現在國內看似政治清明、社會秩序安定,實則有諸多外患。

西南有吐蕃、正北有回鶻、最西北還有西突厥,這些蠻夷,反復反叛,始終威脅大唐的安定。

故而,李世民在殿試上,給出的策問便是如何制番。

大明宮正殿底下三十余名學子,稍微思量了片刻,便有一人走上前去,雙眸露出濃郁戰意,憤恨不平,“陛下,我大唐乃天朝上國,近些年武力軍備豐盈,異族若有異心,大軍出征,鎮壓即可!”

程咬金聽著武力鎮壓,著實來了興趣,雙眼放光,“不錯,不錯,這位學子不錯,跟俺想的一樣。”

“嗯?”李世民隨即瞪了一眼程咬金這個滾刀肉。

程咬金不由縮了縮脖子,“陛下,您說,您說。”

李世民聽著第一位學子提出的武力鎮壓之策,雙眸里不由露出了失望之色。

一旁房玄齡、長孫無忌更是微微搖了搖頭。

大唐初立,陛下賢明,雖開創了盛世,但哪里經得起大戰?

大戰打的是錢財糧以及民力,消耗巨大,若是勝了還好說,敗了便是動搖國本!

戰爭,是最后的手段!

李世民緩緩閉上了雙眸,不語。

底下言戰的學子講完自己策論之后,便退了回去。

片刻之后,便有另一名學子走上前一步,恭敬行稽首禮,“陛下,學生以為和親之策,乃是穩定我大唐之國策!”

“哦?”李世民本來是閉目沉思,此時聽著和親之策,也有了興趣,發出聲音,示意其繼續說下去。

魏叔玉見著這個走上前的同窗,倒是有一絲絲印象,好像是姓陳,僅有印象,并無交集。

隨后魏叔玉不禁搖了搖頭,“終究是歷史的局限性,求穩就要和親……”

陳姓學子得到李世民的肯定,面容變得認真嚴肅,頓了頓語氣,繼續道:“和親之策,能夠穩定我大唐與吐蕃的關系,促進兩國交流,規避戰爭……”

“以昭君出塞為例,漢元帝將昭君許配給呼韓邪單于,便給大漢與匈奴帶來了和平、安寧和興旺,穩定的大漢王朝!”

“大唐初建與大漢初立何其相似?和親之策,能夠規避戰爭,同樣能為我大唐帶來和平、安寧與興旺,能夠促進我國農業、人口、經濟發展,實乃利國之策也!”

陳姓學子濤濤不絕,口若懸河,引經據典,分析了和親之策,對于穩定大唐的利益,水平是要比剛才那位主戰的學子,要高出不知多少。

龍椅之上,李世民聽著陳姓學子的和親策論,臉上不由微微點頭,“不錯!”

李世民作為弒兄囚父的典范,最期望的便是讓大唐鼎盛,為自己洗脫這個罪名,和親能夠穩定,則是切中李世民的心思。

一旁,房玄齡、長孫無忌臉上也露出微微笑意,“是啊,大唐初建,需要的便是穩定,長治久安……”

底下學子此刻都或許抓住了李世民的心思,都開始進言。

“陛下,和親之策,能夠緩解邊疆地區矛盾!”

“陛下,和親之策,能夠體現出我大唐天朝上國的恩惠!”

“陛下,和親,能夠穩定大唐,實現貞觀盛世!”

“實乃利國之策也!”

眾學子皆是爭相而言,紛紛在李世民面前展露風頭。

李世民甚是滿意,緩緩站起身來,打算詢問第一個站出的學子姓名,欽點狀元了。

這時候,魏叔玉緩緩向前走了一步,雙手放置身前,向上行稽首禮,語氣平淡,淡淡發問道:“和親之策,真的有這么好嗎?”

“在學生看來,其弊端遠勝過利端!”

魏叔玉的聲音雖然平淡,但卻宛如洪鐘大呂一般,炸響在大明宮中,余音環繞,經久不散。

三十余名學子,皆是一愣。

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魏叔玉的話,可謂是石破天驚。

李世民、房玄齡、長孫無忌臉上的笑意也都戛然而止,雙眸凝視著魏叔玉。

“這小子……好像是魏征他家的吧?”

“一眾學子包括自己都認為和親之策,乃是利國利民之策,這小子說弊端遠勝利端?”

“跟他老子一樣,一頭倔驢,非得跟朕唱反調嗎?”

“弊端如何勝過利端?”李世民臉色變得平淡,不知喜怒。

魏叔玉又向前半步,面容平淡,認真道:“和親之策,是有兩方面的,諸位只看到了其正面,卻未看到反面。”

“和親確實能夠穩定與邊疆蠻夷關系,規避戰爭,但這只是一時,下一次的大戰爆發,卻比以往更要猛烈!”

“昭君出塞的確為大漢穩定繁榮做出了貢獻,但匈奴的問題解決了嗎?”

“沒有!”

“匈奴始終是威脅大漢的存在,而且對我中原的反撲卻變得更加兇猛!為什么?”

“還有,他們現在不叫匈奴了,而是回鶻,突厥,吐蕃!”

魏叔玉面容很是平淡,咬字十分清晰,聲音清楚的傳到了李世民耳里。

李世民也不禁自問,“是啊為什么?”

全場寂靜,眾學子在思考,坐位上的房玄齡、長孫無忌、程咬金等也在思考。

半刻鐘、一刻鐘,大明宮正殿中,一片寂靜。

魏叔玉見著無人能答,長舒了一口氣,繼續道:

“每次和親,我中原王朝都會附帶一系列陪嫁,其中有種子、農具、漢人文化、政治制度,最為關鍵的是農耕技術,冶煉技術!”

“要知道,我中原王朝的技術可是全面領先周邊蠻夷的,卻主動將先進技術傳播了出去!”

“種子豐收,種出的糧食,他們吃飽肚子來攻打我大唐,冶煉技術鑄造出利劍砍殺我大唐兒郎!”

“漢人文化、政治制度讓他們建立起王朝,不在是群居的部落……讓他們團結起來,形成了一把利箭,懸掛在中原脖頸之上!”

“縱觀歷史,哪一次的邊疆蠻夷不是在我中原王朝和親資敵下發展起來的?”

魏叔玉深吸了一口氣,凝重道:“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魏叔玉的聲音振聾發聵,響徹大明宮各個角落。

魏叔玉說完,隨后便主動退回兩步,靜默不語。

正殿之上。

李世民、房玄齡、長孫無忌聽著魏叔玉一席話,不由瞪大了眼睛。

“這小子……跟他爹魏征一樣,死犟驢!”

“不過…不過是比他老子要通情達理…一些。”

李世民又坐回了龍椅,緩緩閉目沉思。

若是說眾學子是站在大唐貞觀現階段的角度,那魏叔玉無疑于無限拔高了,他是站在歷史長河之上,站在全局之上!

和親,確實能贏得一時和平,卻贏不了萬世!

李世民弒兄囚父罪名滔天,若是能贏得萬世太平,洗清罪名,成就千古一帝之名,想想……心頭都是火熱!

房玄齡、長孫無忌也沉著臉色,仔細思索著。

大殿之上,又是十分寂靜。

約莫又過了一刻鐘。

房玄齡、長孫無忌目光同時與李世民相接,微微點了點頭。

李世民緩緩站起身來,雙眸凝視著魏叔玉,認真問道:“叔玉,你只說了,和親之策弊端遠勝利端,并未言明有效的制番之策!”

“我有!”魏叔玉雙眸與李世民對視。

李世民雙眸放出一陣精芒,“好,備紙,諸位學子,圍繞剛才所言,寫出明確的制番之策!”

“學生等遵旨!”一眾學子皆是同聲應道。

紙張鋪開,魏叔玉握著毛筆,寫著一雙整齊工整的楷書,筆走龍蛇,一氣呵成,洋洋灑灑幾千言。

約莫一個時辰后。

眾學子的答卷皆是交了上去,排在首位的便是魏叔玉的策論,字跡工整秀氣,映入李世民眼簾。

李世民不由暗暗點頭,“倒是寫的一手好字!”

“退朝!”

掃碼前往QQ閱讀APP,搜索「無涯大唐」繼續閱讀

本書新人10天內免費讀

掃一掃

前往QQ閱讀APP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县| 武功县| 曲阜市| 威远县| 涿州市| 临安市| 万山特区| 如东县| 贵州省| 清流县| 芒康县| 山西省| 鄂托克旗| 沂源县| 洪湖市| 西平县| 中江县| 古浪县| 玛多县| 阿勒泰市| 汕头市| 龙泉市| 枞阳县| 九台市| 饶河县| 印江| 乌兰察布市| 阜宁县| 定襄县| 西乡县| 云龙县| 修武县| 古交市| 乐安县| 丹阳市| 景洪市| 合作市| 玉山县| 千阳县| 巩义市|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