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劍道玄山

最近更新:2023-04-04 21:31:00

掃碼前往QQ閱讀APP

搜索「劍道玄山」閱讀

本書新人10天內免費讀

簡介: 簡介 巴蜀自古便是鎖龍之地,皆因巴蜀生活太過安逸,容易消磨意志,所以才有“少不入川”之說。 一位平凡的青城少年不愿坐井觀天,心懷壯志,卻被同門視為另類,飽受排擠。 這位少年勇敢走出大山,屢獲機緣,收獲了友誼和愛情,也遭遇了離別和背叛;見識了開元盛世的壯麗恢宏,也嘗盡了背井離鄉的人情冷暖。 權斗的黑暗,人性的詭譎,戰爭的殘酷,一場安史之亂,讓大唐急轉直下,改變了無數人生命的軌跡。 最繁華也是最悲涼,就是這個時代的命運。 在這一個英雄輩出,虎狼當道,波瀾壯闊的年代,少年該何去何從……

第1章 誓鬼血祭

野草閑花滿地愁,龍爭虎斗幾春秋。舉頭吳越齊青楚,轉眼梁唐晉漢周。概世盡從忙里老,誰人肯向死前休。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楊慎(明)

楔子

……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后治。

歷史上確有諸多實例可以應證這句話。東漢末年,劉焉自請益州牧,后以五斗米教作亂阻斷交通為由,中斷與中央聯系,呈半獨立狀態,甚至私做輿車千余騎,欲稱帝,成為三國時代最早的一批割據勢力。

而西晉末年雖有“八王之亂”在先,但在晉朝疆域內率先割據稱帝的卻是在蜀地自立的成漢政權。以上是前半句的證明。

至于后半句,光武帝平定中原而得隴望蜀,最終消滅公孫述政權實現統一。

巴蜀,自古就是英雄仙俠輩出之地!

……

大唐天寶九載,巴蜀,青城后山邛崍古道。

這是一條隱蔽的懸崖邊緣小道,隱藏在深山老林之中。山道蜿蜒曲折,兩側是密不透風的森林,把天空遮蔽得嚴嚴實實,只有零星的光線斑駁透下。

小道被滑溜溜的苔蘚覆蓋,這些苔蘚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長得異常旺盛。小道上罕有人跡,更多的是野獸出沒的痕跡。濕潤的泥土中野豬和山貓的足跡清晰可見,還殘留被雨水沖刷過的熊掌印。散布在灌木叢中的野獸糞便新鮮濕臭,腥臊撲鼻,提醒著每一個闖入者。

一群香客正沿著狹窄而濕滑的山道緩緩前行。他們每個人都手持祭品,面色虔誠,口中念念有詞,但眼神中不時閃過一絲恐懼和警覺。

密林的幽暗讓眾香客涌起難以名狀的緊張感。眾人不由自主地加快步伐,祈禱能快點走出這段看似無止境的陰森小徑。

走出密林,小道拐到了懸崖邊緣。山路變得越來越險峻,如同行走在鯉魚脊背之上。每一步都必須謹慎,稍有不慎就可能滑落萬丈深淵。眾香客時不時用手抓緊那些冒出小道邊緣的根須或是巖石,以穩固身體。

懸崖“鯉魚脊背”兩側,鉛云密布,彌漫整個山谷,將無數山峰吞沒。

這些厚重的云霧不是尋常的霧氣,而是一團團黑色濃霧。陰冷的霜霧中似乎還挾帶著一種說不清的怨氣。風穿峽谷的嘯聲,更增添了黑霧的詭異和陰森。

就在這死寂中,一種不尋常的涼意從濃霧中逸出,讓人毛骨悚然。

突然,從滾滾翻騰的黑霧中透出兩只燈籠大小的猩紅色蛇眼,冷冽陰森,閃爍著貪婪和兇殘的光芒。

隱藏在霧中的妖獸,終于現身。

這是一條黑色巨蟒,腰身如同廟宇廊柱粗細。它的身體在濃霧中若隱若現,盯著眾香客,扭轉纏繞。

黑色巨蟒粘稠的哈喇子從黑霧中滴落,每一滴似乎都能在山石上腐蝕出小小的孔洞,發出嗤嗤的聲響。

猩紅色的蛇信子,分著岔兒,時不時從濃霧中探出,在空中劃過,仿佛下一刻就能把任何一個稍顯慢步的香客卷起,裹入嘴中,生吞活剝。

濕冷的空氣因為巨蟒的呼吸而更加腥臭。只要濃霧彌漫到山道,那恐怖的黑色巨蟒就能輕易地將香客們一口叼住,拖入無盡的黑暗之中。

黑色巨蟒顯得焦躁不安,不停扭動身體,攪動著濃霧,仿佛隨時都準備發動攻擊。

然而,每當黑霧即將靠近懸崖的時候,總會刮來一陣山風,始終讓濃霧和懸崖保持一兩丈的距離。

香客們的腳步不自覺地加快,祈禱著能夠安全通過這片被黑色巨蟒窺探的可怕地帶。

……

一個時辰后,眾香客有驚無險來到后山山頂——誓鬼臺。

誓鬼臺方圓十數丈,寸草不生,巖石猩紅猙獰,一片肅殺。人走到這里,不由膽寒恐懼。

故老相傳,誓鬼臺懸崖下方的幽冥谷,乃是封印天下妖魔鬼怪之地。

誓鬼臺上有一座一丈多高的石碑,此碑大名鼎鼎,名為“鬼界碑”。

據傳鬼界碑為永鎮幽冥谷內的妖魔鬼怪而立。碑文乃青城道陵祖師親手所書,碑文記載了漢安二年七月道陵祖師在青城山,大戰六天魔王、八部鬼帥的故事。道陵祖師敕命眾妖魔,在青城山黃帝壇下盟誓,人處陽間,鬼處幽冥。從此妖魔降服,人民安樂。

誓鬼臺的懸崖邊緣,十幾個石樁和碗口粗的鐵鏈圍成了一圈護欄,防止有人不小心跌落。

幾個膽大的香客,慢慢挪到懸崖邊上,緊攥鐵鏈,小心翼翼俯瞰幽冥谷底。

幽冥谷深不可測,一層濃霧籠罩在峽谷上方。偶爾霧被風吹散,就會露出一個黑洞洞的深淵,宛如一張巨蟒大口,等待吞天噬地,令人有毛骨悚然之感。

這幾名香客只覺一陣眩暈,汗毛倒豎,不敢再看第二眼,趕忙退回鬼界碑旁。

眾香客馬不停蹄忙碌著,很快搭建出一個臨時祭壇。祭壇上擺放著活雞活羊、新鮮蔬果等一系列祭品。

香客們在祭壇周圍點燃了數十支蠟燭,火光在微風中搖曳,讓整個場地顯得格外肅穆。

祭祀開始,年長的祭司身著祭袍,輕輕敲打著銅鈴,鈴聲清脆悠揚,為儀式增添了一份莊嚴。

眾香客手持三炷香,排成一排,面向祭壇,口中念誦著古老的禱文。眾人聲音低沉,回蕩在山谷之間。

禱告完畢,眾香客依次將香火插在祭壇的香爐中。縷縷香煙緩緩升起,飄散在山風中,將香客們的祈禱帶向天際。

隨著儀式的進行,年長的祭司緩步走向祭壇,他手持一把鋒利的祭刀,表情嚴肅。在眾人的注視下,他快速而熟練地宰殺了活雞和活羊,血液順著祭壇緩緩流淌。

接下來的一刻,祭祀儀式進入高潮。

所有人都低下了頭,默念著禱詞。

只見一名香客緩緩走到誓鬼臺的邊緣,對著幽冥谷的方向,虔誠跪拜,他泣道:“閻羅魔,懇請您降下災難,讓艾家永無寧日!”

哭泣完畢,他緊攥雙拳,嘶聲裂肺喊道:“艾東,你個狗賊,我詛咒你被人閹割,不得好死,永世留在惡鬼地獄,上刀山下油鍋,日日夜夜受盡酷刑折磨!”

說罷,他翻過護欄,一躍而下,跳入萬丈深淵……

一聲凄厲的慘叫,從崖底傳來,久久不息……足見懸崖陡峭,落差之大。

緊接著,第二名香客上前,在懸崖邊緣匍匐在地,虔誠跪拜,痛哭流涕。隨后,張開雙臂,飛身一躍。

他躍下時,過于用力,如同一只大鳥,劃出一道弧線,落入半山腰的黑霧之中。

黑色巨蟒從濃霧中探出頭來,一口叼住香客的頭顱。香客吃痛,連踢帶踹,本能地拼命掙扎。

黑色巨蟒揚起頭顱,張開血盆大口,用力吞咽。囫圇吞棗般,三五下便將香客吞入喉中。

香客凄厲的慘叫聲、骨骼斷裂聲回蕩在山谷中,久久不息。

第三名香客本打算一躍而下,聽到這凄厲之聲,嚇得臉色煞白,癱軟在護欄邊上。

……

原來,這群香客祭祀的不是天地、神靈。他們祭祀的是幽冥谷里六天魔王、八部鬼帥!

通常的祭祀,祈求的往往是神靈的庇護和天地的賜福,而誓鬼臺上的祭祀祈求的是復仇!是報仇雪恨!

向那些用尋常手段無法伸張正義、無法平反昭雪的強大勢力復仇!

血債血償!

以命換命!

即便你放下屠刀,也要讓你萬劫不復、永世不得翻身!

……

要想得到魔鬼的邪惡力量,就要跟惡魔做交易。代價就是,祈禱人心甘情愿交出自己的靈魂和性命!

這就是誓鬼臺的血祭!

故老相傳,從誓鬼臺跳崖獻祭的人,能一命換一命,解除一名鬼怪的封印。

魔王和鬼帥也信守承諾,這名逃出生天的鬼怪,定會完成獻祭人殺戮復仇的心愿。

由于血祭極其靈驗,而且當世就報,比佛教的因果輪回更加直接快捷,一度導致跳崖獻祭的人絡繹不絕。

這個祭祀過于血腥和邪惡。為此,幾任青城掌門不得不放棄自身修行,派出大量人力物力封禁后山,用道德、禮樂教化百姓。

魏晉四百年離亂結束后,和平再現。巴蜀大地生機盎然、社會趨于穩定、百姓安居樂業,誓鬼臺血祭這才遠離人們視線。

不知為何今日,血祭又死灰復燃,重現于此?

……

一個十一二歲的綠裳長腿少女,雙手緊緊攥住身旁中年男人的衣角,眼淚汪汪道:“爹,您可不能丟下我啊!”

須發濃密的中年男子剛想說話,忍不住嗓子一癢,捂住胸口,劇烈咳嗽起來。

好不容易緩過來,中年男子對少女輕聲說道:“傻孩子,別怪爹心狠,這癆病怕是好不了了。唉……”他看著絹帕上咳出了斑斑血跡,無奈地搖搖頭。

中年男子道:“為父時日無多,不如以命換命,讓蒙騙你母親、讓咱家妻離子散的惡人死于非命!

只可惜,青石道長還要半年才能出關,走之前見不著咯,唉!

等青石道長出關后,你把這封書信交給他。他是為父的好友,必會收你為徒,傳你青城絕學。”

“爹,咱不復仇行不?

就算時日無多,能活一天是一天。說不定青城就有名醫,能治好您的病。我不想離開您,我舍不得您。”少女跪在爹爹面前,絞著雙手,哭泣哀求。

“好閨女,別學你娘。你爹雖然混的窩囊,曾經也是真心愛過你娘,只可惜真情敵不過無情……以后,你找丈夫,別貪慕虛榮,選個真心愛你的好男人,才會真正幸福……你過得好,爹才會放心……中年男子淚眼婆娑,跟女兒抱頭痛哭。

中年男子絮絮叨叨,想到什么說什么,像要把一輩子的囑托都說完一樣。最后,他把女兒摟在胸口,緊緊地抱了抱,半響才松開。

他習慣性摸了摸女兒的頭,道:“丫頭,照顧好自己。”

說罷,咬咬牙,一把推開女兒,一跺腳,頭也不回,朝懸崖邊走去。

“爹啊,你帶我一起走吧……”

身后傳來女兒凄涼的哭喊聲,饒是這個東北大漢鐵骨錚錚,也忍不住淚灑雙襟。中年男子不敢回頭,就怕這一回頭,就再也不忍心把女兒丟下。

……

雖然從上山前就知道分離在所難免,可真正離開父親的這一刻,少女還是無比害怕,感覺一個人在暴風雨的大海上無力的漂浮,任憑巨浪把她卷起、拋下。

眾香客死死拉著少女,生怕她跟著父親一起跳崖尋死。

望著父親的背影,少女嚎啕大哭,淚水模糊了她的視線。她心如刀絞,呼吸困難,胃腸疼痛無比。她就這么看著父親的背影,已經有些佝僂的背影,漸行漸遠,一步一步地離自己而去。

經此一別,人鬼殊途,再難相見。

少女揪心之痛,眼前一黑,癱倒在地……

……

中年男子腿腳不利落,有些艱難地翻過護欄,面對萬丈深淵,發出一聲怒吼:“地獄之主,懇請您降下災難,讓安祿山和尹氏這對狗男女不得好死!

鳳藍,你個賤貨,老夫變成厲鬼也不會放過你,讓你永無寧日,留在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翻身!”

中年男子正要一躍而下,只覺腰腹一緊,被一條長索卷住,動彈不得。

“大叔,不可輕生!”

一位白衣少年迅疾如風,沖上了誓鬼臺。他一拽長索,將中年男子從懸崖邊上生生拽回護欄內。

這位少年大約十三四歲,白凈清秀,眼神清澈,不像個習武的,倒象鄰家乖乖的讀書郎。

另外兩名布衣少年緊隨其后,手持兵刃,也沖上了誓鬼臺。

白衣少年飄然而至,金雞獨立在護欄石樁上,面對眾香客,抱拳施禮,朗聲道:“在下青城白復,奉命巡山值守。

諸位叔伯,誓鬼臺乃青城禁地,還請速速下山。血祭殘忍邪惡,斷不可為!”

白衣少年白復雖然年少,但話語中卻有一種不容置疑、縱橫捭闔的氣勢。

年長的祭司從人群中走出,嘆道:“要不是走投無路,誰愿意舍棄自己的性命。都是苦命人啊!”

白復看到這位祭司,不禁愣道:“陶縣令,怎么是您老人家?”

原來這位年長的祭司不是旁人,正是青城山所在灌縣的縣令。這位當地父母官,對青城知根知底、熟門熟路。怪不得這群香客能一路暢通,深入青城后山禁地。

陶縣令長嘆一聲道:“權相李林甫要治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大人的罪。老朽是鮮于大人門下。于是,御史吉溫便拿老朽開刀。希望能通過老朽,羅織罪狀,構陷鮮于大人。

老朽一旦下獄,定會被吉溫屈打成招。屆時,鮮于大人家族和老朽家族,輕則男丁流放千里、女眷送入教坊司;重則滿門抄斬,童叟不留。

鮮于大人對老朽恩重如山,老朽愿一命換一命,誓要取吉溫那奸賊項上人頭!”

白復頗為無奈,埋怨道:“陶縣令,您是朝廷命官,怎么也相信這些子虛烏有的鬼怪之說?”

陶縣令手縷長髯,微一閉眼,感慨道:“少年郎,你不知啊。

一入官場,都是靠天吃飯。僅憑才學和出身,有幾人能夠平步青云、飛黃騰達、長盛不衰?

宦海仕途,無常莫測,禍福難料。這自古為官的,哪個不癡迷鬼神、篤信命運啊?!”

……

好在白衣少年白復及時趕到,才將這場血腥的祭祀終結,救下絕大部分香客的性命。

白復告知眾人,自己的恩師青玄掌門和幾位長老即將提前出關,還請眾人移步青城舍院,修養幾日。待掌門出關后,再從長計議。

陶縣令大喜,他知道青玄掌門在江湖中威望甚高,在廟堂上也有不少門生故舊,就連當今圣上也顧忌三分。

這段時日,陶縣令多次上山求助。聽說青玄掌門要半年后才能出關,其他長老又愛莫能助。

眼看著京城酷吏即將抵達灌縣,緝拿自己和家人。事急從權,病急亂投醫,陶縣令才選擇血祭這條不歸路。

若青玄掌門肯出手相助,事情定有轉圜。如此機緣,豈能錯過?

陶縣令再三道謝,主動說服香客,帶領眾人,悉數下山。

中年男子雖逃過一劫,但依然愁容不展。經過白復身旁時,白復點頭示意,攥住他的手腕,搭脈問診。

半炷香之后,白復松開他的手腕,笑道:“這位大叔,您這肺癆雖然嚴重,但也不是無藥可治。只要及時就醫,尚有一線生機。

我青城醫術天下無雙,定能給您治好。”

中年男子大喜過望,一躬到底,淚流滿面。

白復趕忙將中年男子攙起,勸慰道:“大叔,我師父說,安康和自由乃天下最寶貴之物,不可輕言舍棄。一切都會過去,想開些。

您閨女尚小,離不開雙親。還請您多為女兒著想,切不可再輕生啦!”

中年男子連連點頭,慚愧不已。

~~~~~~~~~~~~~~~~~~~~~~~~~~~~~~~~~~~~~~~~~~~~~~~~~~~~~~~~~~~~~~~

第一章誓鬼血祭

白復讓隨行的青城弟子護送眾香客,前往青城主峰的道觀舍院。

又讓最信任的同門張子瑄和黃勇留在誓鬼臺上,以防個別香客去而復返。

處理妥當后,白復只身下山,前往主峰上的長老院——建福宮。

建福宮主殿前的試劍臺,被一片開闊的青翠竹林包圍,數十名身著道袍的人圍在一起,不時發出陣陣贊嘆和掌聲。

只見一名青衣男子以一敵三,在琴音的伴奏下比試劍法,四人身形如風,如翩翩驚鴻在竹林間穿梭飛旋。劍光如雪,劍鋒過處,落英繽紛。

交手的四人都是青石長老的門下。

青石長老是青城掌門青玄道長的師兄,年輕時曾經代師傳藝,所以青玄掌門對其也格外敬重。

青石長老資歷深,地位尊崇,又護犢子,所以青石長老一門地位超然,門下弟子總是有種莫名的優越感。

見對決精彩紛呈,圍觀眾人議論紛紛。

“二師哥,秦師兄以一敵三,能贏嗎?”

“當然會贏了,他可是青城唯一一個能在十八歲練成風神訣的。咱們正一道創教始祖道凌祖師都是在二十多歲時才練成此功的。”

“啊,秦師兄這么厲害啊?”

“可不,掌門也認為秦師兄是百年不遇的武學奇才,所以才讓咱們師尊將本門絕學清囊相授。”

“秦師兄武功之高,隱然是青城的翹楚,不知是不是巴蜀年輕一代第一高手?”

“這個嘛,不好說。據說峨眉近年來也出了一位頂尖高手,還是位仙子般美麗的女弟子,冠絕金頂,被譽為‘峨眉之雪’。

峨眉諸位長老公認此女乃是峨眉五百年才出的卓絕人物,聲名之盛,直追創派祖師。”

“過兩年蜀山論劍,兩人必有一戰,到時候就知道誰是巴蜀第一啦!”

……

交手數十招后,四人錯身分開。

三名弟子對青衣男子抱拳施禮,由衷贊嘆道:“多謝秦師兄點撥!吾等受教了。”

青衣男子微微一笑,回禮道:“承讓承讓!”

這名青衣男子年約十七八歲,身形偉岸,肌肉健碩,古銅膚色,眉宇之間頗有幾分英氣,只是眼帶桃花,有點壞壞的味道,但卻是少女懷春最難忘懷的那種勁兒。

青衣男子名為秦永杰,乃是青石長老的獨子,得了青城武功的真傳,儼然是青城年輕一代的翹楚。

白復見到秦永杰志得意滿的模樣,氣不打一處來。

白復撥開人群,走到秦永杰面前,質問道:“秦師兄,今日后山,由你當值。你為何擅離職守?”

秦永杰正沉醉在眾人的夸贊之中,聞言眉頭一皺,不耐煩道:“后山野嶺,荒蕪人煙,人跡罕至,多值一日,少值一日,有何干系?”

白復聞言,劍眉倒豎,斥道:“秦師兄,你可知今日有香客擅闖后山禁地,跳崖輕生,白白犧牲了數條性命?”

秦永杰一聽,倒吸一口涼氣。出了人命,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秦永杰眼珠一動,腦筋轉的飛快。他衣袍一甩,一扭頭,對身后兩人怒目而斥:“辛清子、韓柱,我讓你倆派五名弟子前往后山,替我當值,你倆可曾做到?”

辛清子和韓柱對望一眼,面現尷尬,支支吾吾無從應答。

秦永杰勃然大怒:“你倆竟敢違抗師命?雖為同門,我絕不姑息。等師父出關,我定稟告師尊,嚴懲不貸!”

一看秦永杰就是在做戲,白復怒道:“秦師兄,你惹出禍事,還推諉給同門,好不知恥!”

秦永杰臉色一寒,冷冷道:“復師弟,你污蔑尊長,犯了大不敬之罪。我就以師兄身份,給你點顏色看看!”

秦永杰之所以突然發難,倒不是真想教訓白復,而是趁機拖住白復,讓人去善后。

辛清子覺察到秦永杰暗中使來的眼色,趁人不備,從圍觀人群中偷偷溜開。

秦永杰率先進攻。他左手手捏劍訣,駢直食指中指,無名指和拇指雙扣,右手斜拖長劍,“噌噌噌”三個大步,向前沖去。長劍劍尖在沙石地上快速拖動,擦出一道火花,聲勢逼人。

白復不敢大意,屏氣凝神,拉開功架。身體微微前傾,若猛虎撲食狀。

白復雙手握劍,持劍如持笏,抱在胸前。劍尖前指,若有若無地顫動,遙指秦永杰胸前要穴。

一個是侵略如火,一個是不動如山。風助火勢,星火燎原。

沖到近前,秦永杰一劍從地上撩起,挑向白復下腹。角度詭譎,如蛇信吞吐。

白復雙手合劍下劈,一招“力劈華山”,斬斷秦永杰長劍的進攻路線。

長劍相碰,電光四射,如虛室生白。

白復虎口發麻,連退三步。

秦永杰得勢不饒人,上步如弓,手腕急抖,連刺三劍。

白復步伐靈動,一個滑步,如游魚擺尾,“哧溜”一下,躲開三劍攻勢。

見秦永杰劍勢用老,白復不等其收招,以核心為軸,右腳畫弧,扇形跳步,借著身型旋轉之力,掄劍斬向秦永杰脖頸兒。

秦永杰架劍格擋,護住要害。彈腿如風,踢向白復腿部環跳穴。

這一招攻守兼備,贏得一片喝彩。

“快看,傳說中的風神訣”,人群再次歡騰起來。

秦永杰左手捏著劍訣,右手挽出劍花。一抖手,十幾個劍花密密麻麻開散出去,如拍打礁石的浪花。

劍花散去時,秦永杰側飛向一顆碗口粗的青竹,右腳一登,借著柱子強韌的反彈力,四十五度加速躍向竹林頂峰。

“風神訣!”

竹林頂端正是竹葉最繁密處,竹葉象被狂風吸引拉扯一樣,“刷”一聲,緊跟少年身形,形成一個翠綠色的漩渦。

“落劍式”!

當少年飛翔到最高處時,突然一個倒轉身,頭下腳上,加速下墜,竹林下的落葉被少年人劍合一的氣勁沖擊,迅速向外散開,形成一個越來越大的圓圈。

圍觀人群此時也感覺到撲面的深寒劍氣,紛紛倒退幾步。

白復也抵擋不住這種氣勢,連忙快速旋身,險險避開這一劍。

秦永杰劍招落空,就在劍尖刺到地面的一瞬間,劍身突然彎曲,眼看著劍身就要彎曲到折斷的瞬間,劍身突然反彈,秦永杰借著反彈的力道,“嗖”的一聲,平身飛出,穿越竹林,直刺白復。

“啊!”人群中突然爆發出一陣驚呼。

只見那秦永杰出劍的速度竟然比先前快了一倍,隱現風雷破空之聲。與剛才的飄逸灑脫不同,秦永杰人劍合一,全速旋轉,瞬間加速沖刺,剛才喧嘩的人群,突然寂靜。

白復顯然抵擋不住這招,只能倒踩七星,快速后撤。

眼看就要避過這一劍時,不知誰算準了白復后退的步伐,偷偷將一枚鵝卵石扔到地上。

白復落地的最后一步,正好踩在光滑的鵝卵石上,腳底一滑,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

就這一個小意外,一步之差,白復沒有躲開秦永杰的進攻,被劍勢劈的七零八落。

白復的頭巾被劍鋒掃中,頓時披頭散發,狼狽不堪。步伐散亂,跌落在圈外竹林落葉叢中。

人群中又一次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喝彩聲。

白復一個鯉魚打挺,翻身躍起。他一口啐掉嘴角的草梗,昂起頭,眼神愈發桀驁,手腕一抖,就要強行搶攻!

“住手!”

遠處傳來一聲厲喝!青爍長老大袖飄飄,大步流星從建福宮正門走出。

見青爍道長及時趕到,秦永杰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他這才撤去劍勢,一甩手,還劍入鞘,動作一氣呵成,好不瀟灑……

青爍長老來到場地中央,眾弟子趕忙施禮。

白復上前,將誓鬼臺慘案向青爍長老如實稟報。

青爍長老聽罷,對白復處理香客輕生事件的做法大加贊賞,并表示隨后就會前往道觀舍院,安撫陶縣令等一眾香客。

當白復提及秦永杰擅離職守時,青爍長老點點頭,回道:“永杰今日要與同門切磋,不能當值。他跟我請過假,希望另外安排五名弟子巡山。

此事我知曉,也準許了。只是沒想到韓柱等人竟敢罔顧師命,偷懶耍滑。”

說罷,青爍長老面色一沉,對韓柱等人斥道:“爾等速去戒律院悔過,向執法長老青崖道長說清原委,領取責罰!”

韓柱等人面色慘淡,趕忙施禮,匆匆離去。

諸事處理完畢,青爍長老再次安慰白復幾句,這才帶領門下弟子,前往道觀舍院,安撫香客。

見青爍長老離開,秦永杰看著草屑滿頭,塵土遍衣、狼狽凌亂的‘灰衣少年’,好不得意。

他傲然一笑,道:“復師弟,中期大考就要到了,你的劍法還得好好練練,別給咱們青城丟人才是。”說完飄然而去。

“秦師兄的劍法真是神了!要不說得到青城的真傳呢!”

“師兄,什么時候也指點、指點我們。”

“秦師兄,今晚‘爍’字門的師弟師妹們在西院備了一席飯菜,您可一定賞光啊!”

……

一眾弟子簇擁著青衣男子秦永杰熱熱鬧鬧地離開試劍臺。再沒有人提起某人擅離職守、誓鬼臺慘案之事。

人總是這樣,無論事件多么殘忍悲慘,只要這事跟自己無關,很快便會被其他趣聞吸引,忘掉本應無法忘卻的人間慘劇。

……

聰明如白復,怎會不知青爍長老是在刻意保護秦永杰。但事已至此,還能說什么?

白復雖然是青玄掌門的關門弟子,深受師父喜愛,但不知為何,總有一部分青城長老對白復猜忌防范、顧慮重重。

對此,白復多次詢問過師父。但青玄掌門總是一笑帶過,讓其不要多想,沒有給出真正的答案。

……

眾人散去后,白復很是憋屈,悶悶不樂,獨自來到斷腸崖旁,撫琴一曲。

琴聲清遠飄逸,百轉千旋。時而如月影幽幽,勾人思鄉;時而如大河奔流,天地沙鷗。

曲盡弦斷,白復盤坐在懸崖邊的大石上,默默地嘆了口氣。

眼前,黑夜中遠處的峰巒如同黑色的巨獸。偶有幾聲晚歸渡鴉鳴,更襯的山谷萬籟俱寂。

好不容易從香客慘劇的陰郁情緒中舒緩過來,白復又想起另一件時常干擾自己的困惑:

“算一算,自己進青城也有一些年頭了,在青城的同齡弟子中,自己也算優秀。

換成別的弟子,能進青城,能成為掌門的關門弟子,能有今日武功,早就歡天喜地了,但自己卻常常活在焦慮之中。

曾經自己也和其他師兄弟一樣,為進入青城而自豪,直到半年前一次下山……”

掃碼前往QQ閱讀APP,搜索「劍道玄山」繼續閱讀

本書新人10天內免費讀

掃一掃

前往QQ閱讀APP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阳市| 堆龙德庆县| 凤冈县| 沙河市| 静乐县| 青海省| 陆河县| 饶阳县| 桃江县| 蛟河市| 油尖旺区| 宜城市| 曲周县| 长武县| 大理市| 拉孜县| 葵青区| 乌什县| 元朗区| 蓝田县| 宜良县| 长沙县| 泰安市| 土默特左旗| 隆尧县| 龙山县| 绩溪县| 门头沟区| 夹江县| 抚顺市| 稻城县| 东辽县| 定陶县| 台南市| 曲阜市| 响水县| 涡阳县| 浦北县| 介休市| 吉林省| 敖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