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研究生穿越

最近更新:2023-11-26 13:55:25

掃碼前往QQ閱讀APP

搜索「研究生穿越」閱讀

本書新人10天內(nèi)免費讀

簡介: (注:本書為秦時明月同人,分類輕小說,非歷史文。) 穿越了應該做些什么? 墨君的答案是: 如果努力不是為了享受生活,那人生將毫無意義。 接著奏樂,接著舞。

第1章 由畢業(yè)論文引出的故事

剛開始發(fā)現(xiàn)自己穿越的時候,墨君心中是拒絕的。

畢竟自己作為一名農(nóng)學研究生,雖說需要經(jīng)常下地干活;雖說導師狗了一點,經(jīng)常加班零零七;雖說辛苦養(yǎng)大的畢業(yè)論文,一不小心被人吃了······

但他心中從來也沒有產(chǎn)生過自我了斷的想法。

而且在他看來,就算真的要上路,不拉幾個狗賊作伴,豈不是血虧?

然,世事難料。

因為“畢業(yè)論文”意外被人給吃了,而且一時間還找不到罪魁禍首,氣的一晚上睡不著的墨君便找了個網(wǎng)吧,進去玩了兩把DNF,就當是紀念一下自己逝去的青春。

結(jié)果眼睛一閉,一睜。

再醒來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戰(zhàn)國末年。

或者說秦國。

穿越并不是什么良好的體驗,那種初入異地的迷茫,舉目無親的恐慌······絕非想象中那么美好。

但有句老話說得好。

生活就像那啥,既然無法反抗,那就安靜的享受吧!

經(jīng)過整整一夜的思考。

如今他也接受了自己這個新的身份。

······

姓名:墨君。

年齡:12歲。

身份:流氓、流民、野人、街溜子······

這便是墨君從原身記憶中,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極為有限的信息。

沒房。

沒地。

甚至連國籍都不確定。

因為雖說之前墨君一家生活在秦國境內(nèi),但正如之前所言,他們一家只能算是流民,連平民都談不上。

沒辦法。

不是墨君一家人不想守著一畝三分地,過著男耕女織的樸素生活。

而是現(xiàn)實根本不允許。!

秦王政三年。是歲大饑,糧荒。

秦王政四年。蝗災,蔽天下,自七月始,十月結(jié)束。隨后天下大疫。原身之母、兄皆死于疫災之下。被迫舉家離鄉(xiāng)逃難。

秦王政六年。河魚大上,黃河水位上漲,河西遭遇洪澇,舉家再次前往河東逃難。

同年。

有匪盜趁機劫掠野民,原身之父死于屠刀之下,原身則是被發(fā)賣為奴,成為一位小地主的田奴。

從某種方面來說,原身雖然沒什么文化,但他的見識說不定還要超過來自兩千年后的墨君。因為兩千年后的墨君連一次國都沒有出過,而原身為了躲避災難,在十歲不到的時候,卻已經(jīng)在秦、韓、魏三國境內(nèi)來回遷徙了數(shù)次。

之所以會造成這種結(jié)果。

一是因為這個時代天災人禍發(fā)生的確實過于頻繁,畢竟戰(zhàn)國末期······不,準確來說應該是整個春秋戰(zhàn)國年間,都一直處于亂世之中。

二則是這個時代,普通人對于災害的抵抗能力太弱。

寧為太平犬,莫做亂世人。

看過原身的所有記憶之后,墨君才算是真正感悟到這短短十個字所蘊含的辛酸與苦難。

生活在這樣的時代。

從出生開始,原身就一直在失去。

年幼面對天災,失去了家鄉(xiāng)與一半親情。年少面對人禍,又失去了另外一半親情與所有的身外之物。

而唯一留給他的‘珍貴之物’,大概就是自己的名字了。

而且就算是【墨君】這個名字,其實也并不珍貴。

在當下,姓名之中,珍貴的是‘姓’,而非‘名’。

《詩經(jīng)·雅·天保》中曾言:“百姓,官族姓也。

簡而言之,在這個時代,只有王公貴族才配擁有姓氏,至于普通人,只能有‘名’,而不能有‘姓’。

不過對于原身而言,能擁有這樣一個充滿詩意與知識氣息的‘名字’,就已經(jīng)彌足珍貴了。

知識是珍貴的,也是稀有的。

以原身一家子的生活條件和文化水平,顯然不可能取出這樣一個充滿了‘知識’氣息的名字。

事實上。

原身最開始的名字叫做“黑山”,來源于當時村落附近一座黑色大山。

可就在墨君出生那天,卻剛好有一名儒生游歷至此,并向墨君家討了一碗水喝,見到墨君出生,便由【黑山】二字添了一個字,取出了【墨君】之名作為回禮。

而這個名字,后來也成為了【墨君】最為驕傲和自豪的地方。

雖然被發(fā)賣為田奴,但可笑的是,從原身記憶中,墨君卻發(fā)現(xiàn)這段時間反而是原身自出生以來,過的最幸福的一段時光。

哪怕在田地耕地干活很辛苦,甚至有時還會挨主家的鞭打,但至少能穩(wěn)定下來,雖然吃不飽,卻可以保證自己餓不死。

這種來自心靈上的安全感,在曾經(jīng)的十年里,對于墨君而言是極其少見的。

田奴的生活持續(xù)了一年多。

直至半個月前。

國家向開始向地方各郡縣征服徭役。

······

自商君變法后,秦朝所制定的新的‘軍功爵制度’,掀起舉國從軍的狂潮。

“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

“聞戰(zhàn)則喜。”

這些都是來自后世的記載。

根據(jù)原身的記憶,這些記載不能說是錯誤,只能說不夠全面。

“怯于私斗”是真的,因為商鞅變法之后,秦朝實行輕罪重罰和連坐制度,一個弄不好,就是一人犯法全家坐牢。

“民勇于公戰(zhàn)”卻不一定,至少在墨君印象中,如今的秦朝的確有很多底層人民熱衷參軍,但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最初的目標,只是為了能有口飯吃。

在這個天災人禍橫行的亂世,人命賤如草,只為了一口糧食,已經(jīng)足以讓無數(shù)人為此拼命。

更何況如今秦國服徭役的待遇,還真不算差,甚至對于普通流民而言,已經(jīng)算是極好了。

至于“聞戰(zhàn)則喜”,這些基本和普通人沒有太大關(guān)系。

秦朝的軍功爵制度確實能算是歷朝歷代底層平民跨越階層的最佳途徑了。

但問題在于這個概率能有多大呢?

對于普通人來說,一旦上了正面戰(zhàn)場,你能殺死別人,就代表別人大概率也能殺死你。

最終能夠殺掉敵人,還能活下來的人,估計十不存一。

所以“聞戰(zhàn)則喜”,大概也只有那些真正的大貴族才會有這樣的反應。因為只有那些人,才能有把握在戰(zhàn)場上撈取功勞,而且還能保證自己活下來。

至于那些中層階級,尤其是小地主、小貴族,對于他們而言,參軍服役的弊端遠大于利。

因此也就衍生出“代人服役”這樣的事情。

……

掃碼前往QQ閱讀APP,搜索「研究生穿越」繼續(xù)閱讀

本書新人10天內(nèi)免費讀

掃一掃

前往QQ閱讀APP

版權(quán):起點中文網(wǎng)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壶关县| 宝兴县| 阳原县| 朔州市| 太康县| 西丰县| 龙山县| 平潭县| 苏州市| 东港市| 泸溪县| 衡阳县| 达尔| 富裕县| 陈巴尔虎旗| 南平市| 襄城县| 南充市| 蛟河市| 阳新县| 新郑市| 宁强县| 连州市| 平南县| 蛟河市| 新蔡县| 舞钢市| 正宁县| 桂平市| 宕昌县| 乐清市| 兰西县| 南平市| 田林县| 平山县| 牡丹江市| 清苑县| 黄大仙区| 全椒县| 日喀则市| 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