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倒霉蛋上北大

最近更新:2025-04-27 21:56:25

掃碼前往QQ閱讀APP

搜索「倒霉蛋上北大」閱讀

本書新人10天內免費讀

簡介: 新書《我在北大教考古》已發,《我在北大學考古》的下半篇! 考古之目的,非為夸揚古國之文明,亦非為崇拜古人之偉大,更非為仿古以作復興之舉,實欲明了前途應走之大道。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考了北大三次還考不上的倒霉蛋,在考古現場暈厥過去。 回到1978年,終于考上北大考古研究僧,并且成為考古系團寵的故事。

第1章 在火車上的中國人

當綠皮車駛入BJ站的時候,蘇亦已經在車上坐了整整兩天一夜。

如果擱前世,從廣州到BJ最慢的K開頭的火車,也就30個小時左右,然而,現在,卻耗費40多個小時,沒有辦法,誰讓這是1978年的中國呢。

要問78年的火車上是一種怎樣的情形,對標王福春拍攝的《火車上的中國人》就會有一個最為直觀的視覺體驗。

擁擠,悶熱,沒有空調,像個悶罐,混合著各種奇異的味道,好在,這個年代的列車還有車窗,偶爾偶爾是可以打開換氣的。

如果擱剛醒來那會,蘇亦對于這種龜速交通工具,可能會崩潰到極點。

現在嘛,已經麻木了。

從一年前蘇醒,發現自己已經從30歲的青年變成一個未滿15歲的少年開始,他就已經知道自己所處環境以及未來需要面臨處境。

一年時間,足夠他適應這個年代,所有的一切了。

“小亦,累壞了吧,咱們到了,趕緊下車,咱們還要趕去北大呢,現在時間不早了,咱們可耽擱不得。”

火車緩緩到站,身邊一個滿臉滄桑的中年男子,拍了拍蘇亦的肩膀,提醒著他準備下車,還作勢伸出手幫他提行李包。

蘇亦點了點頭,謝絕他的動作,“飛哥,我可以的,不累!”

實際上,他累壞了。

重生后,這是可是他第一次出遠門,15歲的少年身體,根本經不住跨越大半個中國的綠皮車40多個小時的折騰。

一路上,還是硬座,骨頭都快要折騰散架了。

但蘇亦不愿中年男子幫他提行李,因為,對方也被折騰得不輕。

站在他旁邊的中年男子,叫陳飛,實際年齡32歲,卻長著一個40多歲中年男子的滄桑面孔,非要問原因,用知青這個詞形容,就可以解釋所有的一切。

高中畢業后,開始接受鄉土社會改造的城市青年,陳飛這副滄桑面孔就是他那段歲月最深刻的烙印。

好在這一切都過去。

跟蘇亦一樣,陳飛也是過來北大參加研究生復試的,而且倆人還是都是老鄉,所以一路從老家縣城出發,到廣州乘坐火車到BJ。

巧合的是,他們倆是整個新會地區,唯二考上北大78級研究生。

然后,一大一小就結伴到北大復試。

不管是蘇亦,還是陳飛,在他們新會,都算是名人了。

蘇亦就不用說了,15歲的小破孩,剛剛初中畢業,沒有參加高考,就直接參加研究生考試。

這事一出,別說新會,就連整個五邑地區都驚訝不已,折騰到最后,連全國性的報紙都刊登出來了。

充分的體現了國家恢復高考,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利好政策。

甚至,他們五邑教委,都恨不得把他塞到中科大少年班。

中科大少年班,同年3月創建,第一批學都是特招,特招條件說苛刻是非常苛刻,但真出了一個15歲的少年天才,想要進入其中,還是有操作的可能性的。

至少,在特定的時候,很多人都愿意幫蘇亦操作。

不過蘇亦自家人知自家事,他根本就不是這塊料,別說準備培養科學家的中科大少年班,就連77年的高考,讓他正兒八經考試,都不一定考上北大。

看過電影《少年班》的人,都知道一個偽學霸在一群真學霸群體中有多另類。

至于他為什么能考上北大研究生,原因也很簡單,他報考的是考古專業。

考試只需要政治外語專業課,根本不需要什么數理化。

這才是他一名文科生正確的打開方式。

跟他相比,陳飛則是另外一個極端。

陳飛不參加高考,主要是他年齡超標了。

1977年恢復高考時,陳飛已經32歲。按當時的規定,超過30歲的考生必須是1966、1967、1968老三屆的高中畢業生,因為這三屆沒有高考。

陳飛恰好是65年畢業的高中生,根本不符合報考條件。

然而,他不能高考,卻可以考研究生。

78級研究生,可以算是中國教育史上絕無僅有的特例。

同等學力范圍直接把初中都給囊括了。

理論上,只要有初中肄業證都可以參加研究生考試。

于是陳飛也獲得78級研究生復試資格,他選擇的是北大還行的法律系。

至于對方為何在這個年代在中國讀法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

七十年代的BJ站,跟后世的BJ站雷同的元素并不少,樓頂依舊是兩座醒目的鐘樓,而且每座都是鑲嵌著大理石面的四面大鐘。

只是相比較后世,七十年代的BJ站具有更多符合這個時代紅色中國的元素。

相傳,BJ站莊重高雅、和諧大方的站舍角樓,就是來自于周總理的點睛之筆。嗯,教員題寫的“BJ站”三個字也是周總理讓人換成紅色字體然后放置在兩個鐘樓之間。

正巧,蘇亦他們出站的時候碰到整點時分,瞬間,鐘樓就發出悅耳的《東方紅》樂曲聲,接著是渾厚帶有磁音的“當、當、當……”報點的鐘聲。

這種讓人身臨其境的美妙,也就在在BJ站的站前廣場才能夠體驗到,讓人沉醉。

實際上,BJ站熟悉的東方紅以及報點鐘聲,后世依舊存在,只是大部分人來去匆匆間,選擇忽略了。

陳飛見狀,說,“當初BJ站才建成的時候,在夜間BJ站的鐘聲使十幾公里的方圓內的北京人都會聽到,在咱中國,也就只有首都站才有這個魄力了,這種熱鬧也不知道啥時候會再有。”

蘇亦搖頭,“熱鬧會有的,鐘聲也會有的。”后世,這種熱鬧,不勝枚舉,例如08奧運。

這盛世,會如你所愿。蘇亦暗想。

陳飛卻感慨,“但愿吧。”他的整個學生時代都是在運動當中,對于未來,太過于迷茫了。

迷茫,不僅陳飛有,對于各個時代初到BJ的人來說都有。

蘇亦突然想起來前世一次小米發布會,雷布斯曾說過,對他來說,再沒有什么比24年前,經過13個小時的火車顛簸,只身一人從武漢到BJ,走在空蕩蕩的車站廣場時那般茫然了。

在擁擠的人潮走出站前廣場的時候,蘇亦跟陳飛不一樣,不會環顧四周一片茫然,而是直徑朝著前面的公交站走過去。

說實話,蘇亦真不想乘坐公交車,這個時代的公交車相比較綠皮車更讓人崩潰,奈何,盤纏有限,由不得他瞎浪。

這一次,為了獎勵他這個少年天才,他們新會直接給他特批了一筆100塊的復試經費,這個年代,100塊算是巨資了。

要知道1976年全國職工平均工資1年為575元,100塊已經相比普通職工全年收入的六分之一還多。

但火車票也不便宜,廣州到BJ的車票就已經是三十多,而且這玩意還是普快硬座,其中的酸爽就可想而知。

“小亦,你跟我走,不要跟丟了。”一路上,陳飛很好扮演著監護人的角色。

蘇亦之所以跟陳飛同行,是教育口領導特意安排的結果。

不然,誰也不放心一個15歲的少年,獨自出門,說不得五邑教委還要派工作人員陪同呢。

新會好不容易出這樣一個寶貝疙瘩,不僅縣里重視,市里面以及地區的領導都很重視。

“飛哥,咱們能擠得上去嗎?”看著如同出籠羊群一樣朝著公交車蜂擁而至的人群,蘇亦本能的退縮。

陳飛輕笑,“別怕,擠一擠就好,咱們這一路上不也都是這樣擠過來的嗎?我會保護你的。”

蘇亦苦笑,就是因為一路上擠過來的,才不愿意繼續擠啊。

然而,他也只是說說而已,不愿意擠也要擠啊。

這年代,沒有地鐵,出租車,除了公交車還是自行車。

其實BJ是有地鐵了,不過地鐵一號線,73年的時候,也只開通BJ站到蘋果園站,至于出租車嘛,也有,但不是私營。

而且BJ也不是廣州。

78年4月份的時候,因為廣交會的需要,出租車已經可以招手即停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后,廣州出租汽車的經營方式發展為定點候客,乘客到站找車,司機接單載客。而司機完成一趟接待任務后,必須空車趕回服務點等候下一次的出車指示,不得中途載客。這種怪狀直到1978年廣州春交會才得以結束。

奈何,這里不是廣州,他倆盤纏也有限。

所以他也只能跟在陳飛的身后,繼續朝著前面的公交車邁進。

現在的公交車,確切的來說是無軌電車,就算二十一世紀這玩意也還存在,只是更加先進罷了。

一邊等車陳飛一邊安慰著蘇亦,“到了首都,交通可便利多了,擱以前在大隊,走山路的時候,還需要乘坐手扶拖拉機呢,相比較之下,電車就是貴賓待遇。”

手扶拖拉機,別說70年,就算是90年代,在很多偏遠的地方都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沒有坐過這玩意的人,在山路十八彎的時候,遇到放飛自我的司機,估計會魂飛魄散。

就算是蘇亦,從村子出來的時候,也被折騰得不輕。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蘇亦還能說什么呢。

“沖吧!”

103路電車到了,領著行李,跟在陳飛身后,蘇亦也加入羊群之中。

一陣兵荒馬亂之后,他們倆人終于擠上了電車,開始奔向本次的目的地——北大。

掃碼前往QQ閱讀APP,搜索「倒霉蛋上北大」繼續閱讀

本書新人10天內免費讀

掃一掃

前往QQ閱讀APP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阳县| 随州市| 耿马| 潮安县| 邮箱| 民勤县| 乌苏市| 阿拉善盟| 七台河市| 红原县| 兴隆县| 中超| 襄樊市| 大田县| 安图县| 调兵山市| 遂昌县| 大埔县| 昔阳县| 西盟| 馆陶县| 肃宁县| 安新县| 台北县| 金秀| 平和县| 南溪县| 黎城县| 平顺县| 嵊泗县| 阜康市| 仁怀市| 拉萨市| 靖州| 云林县| 清远市| 外汇| 万荣县| 吉安市| 新邵县| 象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