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的日頭向世間散發著光和熱,一顆茂密的老槐樹矗立在村頭,樹冠如傘,枝葉繁茂,投下斑駁的樹影。
樹下,幾個年歲尚小、不用干農活的孩子圍成一圈,或蹲或坐,或站或靠,嘰嘰喳喳地討論著什么。
他們的目光都聚焦在中間那位身著青色道袍的青年身上。
青年名叫太淵。
道袍雖不華麗,卻干凈整潔,襯得他清雅出塵相貌雖不算俊朗,但眉宇間自有一股淡然的氣質,仿佛與這塵世格格不入。
此刻,他正被一群孩子簇擁著,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
“道士哥哥,繼續講嘛!美猴王到了龍宮之后怎么樣了?”
左邊一個約莫六七歲的女娃,模樣嬌俏可愛,她伸出小手,緊緊拉住道士的衣角,輕輕搖晃著,聲音軟糯,滿是央求。
“我覺得龍宮肯定有很多寶貝?!?
右側瘦得皮包骨頭的小子搶著發言,一邊說,一邊眉毛不停地擠來擠去,那模樣甚是怪異,仿佛已經看到了龍宮寶庫中琳瑯滿目的奇珍異寶。
“也許美猴王發現里面有吃不完的桃子,嘿嘿……”
前方蹲著的一個黑黝黝的小胖墩不知想到了什么,一個勁兒地傻笑著,嘴角還掛著一絲口水。
太淵看著這幫嘰嘰喳喳的孩子,嘴角微微上揚,卻不急著開口。
他靜靜地等待著,直到孩子們漸漸安靜下來,目光齊刷刷地望向他時,他才開始講述接下來的故事。
“話說那東海龍王敖廣啊……”
他的聲音清朗而平和,仿佛帶著一種魔力,瞬間將孩子們帶入了那個奇幻的神話世界。
孩子們聽得入神,眼睛一眨不眨,仿佛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
山巒滴翠,古木參天,怪石遍布,奇峰突兀。
在這片蒼茫的山林中,一道青色身影如風般穿行。
太淵的身形輕盈如燕,腳步迅捷如電,無論是橫生的樹杈、散落的碎石,還是蜿蜒的小溪、巨大的巖石,都無法阻擋他的步伐。
他的輕功已臻化境,腳尖輕輕一點,便能躍上數丈高的樹梢;身形一轉,便能避開突兀的巨石。
動作行云流水,仿佛與這片山林融為一體。
林間只聽得樹葉簌簌作響,卻幾乎聽不到他的腳步聲。
身姿翩然如飛鳥,頗有“飛鴻踏雪泥”的意象。
半會兒后,太淵在一座簡易的石質墓碑前停下腳步。
墓碑上刻著“先師靈風子之墓”幾個字,字跡蒼勁有力,卻透著一股淡淡的哀傷。
太淵長身而立,靜靜地站在墓前,一語不發。
此刻,他的思緒如同斷了線的風箏,隨著微風緩緩飄遠。
幾分傷感的意境彌漫。
太淵本不是此世之人。
前世,他也是一位道士,在紅塵中摸爬滾打多年,熟讀道經,卻始終未能參透天機。一次意外,他在尋幽探秘時不慎跌入百丈峭壁。
本以為命喪黃泉,卻不想醒來時已成了襁褓中的嬰兒。幸得一位道士路過,將他救起,這才免于餓死荒野。
那位道士,便是他此世的師父——靈風子。
太淵自幼聰慧,對道經和武學有著極高的天賦。
他猶記得第一次看到師父施展輕功時的震撼——靈風子一躍三四丈,翻山越嶺如履平地,甚至能在水面上踏波而行。
那一刻,太淵心中波濤洶涌,仿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在他的再三追問之下,逐漸了解到,這個世界并非簡單的歷史時期,而是一個真實存在武功的世界。
江湖之中,門派林立,各有千秋。北方以少林為尊,南方則推崇武當,此外,還有五岳劍派、丐幫、青城派等眾多武林正道,他們齊心協力,共同對抗著那令人聞風喪膽的日月神教。
當聽到這些熟悉的名字時,太淵意識到,自己竟來到了笑傲江湖的世界。
然而,太淵并沒有對那些書中的主角配角產生強烈的結交欲望。
在他看來,盡信書不如無書。
即便是主角,百年之后也不過是一抔黃土。
在經歷了生死之后,他更加清楚自己的目標——以武功為手段,打破自身的壽數極限,領略大千世界的奧秘。
回想起往昔記憶,太淵眼瞼微合,低聲喃喃:“師父,三年了,守孝期滿,弟子也要去追尋自己的道路了。崇道觀,我會讓它發揚光大的。”
此刻,太淵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古人的詩句:“老道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行路難,行路難,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三年前。
師尊靈風子臨終之際的話語,太淵至今歷歷在目。
“咳咳……”
病榻上的靈風子,已然氣息奄奄,卻仍強撐著用盡最后一絲力氣。
“我崇道觀,乃是全真派南宗祖庭,奉紫陽真人為祖師。在唐宋兩朝之時,那可是鼎盛至極。遙想當年,桐柏山上,樓臺爭聳的宮觀多達三十六處,千僧萬道齊聚于此,談經說道,好不熱鬧,好不快哉!”
說到此處,老道的臉上竟泛起一抹異樣的紅光,仿佛又看到了那門庭若市、繁華熱鬧的盛景。
然而,太淵心中卻滿是悲傷,他清楚地知道,這不過是師尊最后的回光返照罷了。
“然世事無常,元明交替之際,天下大亂,餓殍遍野,民不聊生。大量難民涌入桐柏觀,不知因何緣故,一場致命的火災突然降臨,桐柏觀瞬間被大火吞噬,焚燒殆盡,一切都付之一炬……”
靈風子的聲音愈發微弱,眼中滿是無奈與悲戚。
“到如今,歷經無數戰亂,朝廷更迭,觀里如今只剩下象川無名子翁葆光注、集慶空玄子戴起宗疏的《紫陽真人悟真篇注疏》八卷。而紫陽真人的手札,卻早已不知所蹤,或許早已在歲月的長河中隨風化去。畢竟,時光已經過去了數百載……”
想到這些,靈風子不禁悲從中來。
崇道觀作為南宗祖庭,如今卻如此衰敗,道藏也僅僅只有三十余卷。
自己一生都想將其發揚光大,卻無奈蹉跎多年,最終一事無成。
“咳咳……你自小懂事聰慧,道經武學也是青出于藍,今日,為師正是授你道號。先天五太,道家至高,從今以后,你的道號便是——太淵。”
“咳咳……”
話音剛落,靈風子的臉色陡然變得蒼白如紙,急劇變差。
太淵握住師尊的手,忍不住加了力道。
“師父,您放心,終有一日,人人皆會稱弟子一聲——太淵子!”
靈風子溘然長逝,嘴角帶著一絲欣慰的笑容。
意識從記憶里回轉。
最后看了眼墓碑,太淵反身離去。
今日,道士下山。
掃碼前往QQ閱讀APP,搜索「晚晚道士」繼續閱讀
本書新人10天內免費讀
掃一掃
前往QQ閱讀APP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