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萬邦敬服、天下歸從,諸國愿為大唐皇帝陛下上尊號曰:天可汗!”
李世民聽著四夷使臣的同聲高呼,心潮起伏、熱血沸騰。
父皇能否做到如此偉業?皇兄能否做到如此偉業?
古往今來,縱是秦皇漢武又焉能如朕一般令四夷皆尊稱天可汗?
不!
他們都不曾做到如此偉業,他們也做不到如此偉業!
唯有由朕來做這天下的皇帝,方才能終結亂世、方才能帶領天下走向昌盛!
朕雖弒兄囚父,但朕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李世民閉上雙眼,右手兩指輕捻胡須,享受著這份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無上榮光!
“今時已不早,公子也該上路了,若是再耽擱些時日,天可就寒了!”
就在李世民縱情享受此生至今最大的榮耀時,一道發音怪異的話語卻在李世民耳畔突然響起,打斷了李世民的志得意滿。
最為得意、耀眼的時刻卻被人惡意打斷,李世民猛的睜開雙眼,凌厲的目光掃向身周,意欲尋出究竟是誰人如此大膽!
但讓李世民萬萬沒想到的是,入目處不再是寬闊的唐宮大殿,反倒是一間古色古香的衙署,站在他面前的人也不再是四夷派來的使臣,反倒是兩名身著綠色官袍、頭戴板狀帽子的男子!
李世民:???
朕少時從軍、起兵晉陽、轉戰天下、弒兄囚父、北伐夷狄,終成大唐皇帝、天可汗。
朕這輩子什么場面沒見過?
但眼前這場面,朕真沒見過!
李世民不自覺愈發用力的捻著胡須,卻感覺胡須的手感更粗糙了幾分,下意識的垂眸去看,映入眼簾的竟是一只修長有力、瑩白如玉、無疤無痕的手。
李世民可以確定,這絕對不是他的手!
那又是誰的手在捻朕的胡須?
是……朕的手?!
誰能告訴朕,為何朕倆眼一閉一睜,眼前的一切便已截然不同?就連朕的手都變得如此細嫩!
李世民緩緩起身,雙眼凌厲又警惕的掃視四周,手已緊握劍柄,沉聲發問:“此乃何地?”
“汝是何人?”
話出口后,李世民心頭又是一愕。
朕的聲音竟也變了,就連朕的口音都變得如此陌生!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侍郎趙受眼中流露出濃濃不解,但卻又不得不回應道:“此乃九原城,卑職乃是侍郎趙受。”
李世民大腦飛速運轉,而后不由得目露警惕:“九原城?!”
滿大唐隨便去問,一百個人里得有九十九個不知道九原城是什么地方。
因為早在漢末三國年間,九原城便淪入胡賊之手,城址被胡賊廢棄,世間再無九原之名!
直至去年,李世民令李靖率大軍北伐,生擒頡利可汗、覆滅東突厥,九原城原址才終于重歸華夏,并入大唐關內道豐州地,由豐州都督府管轄。
李世民甚至來不及去疑惑趙受為何會提起一個已經塵封了三百余年的名字,而是心頭拉響警報。
朕為何會站在這片去年才剛奪回的新附之地上!
久久沒等到回應,趙受再度催促:“下官知公子不愿上路。”
“然,此乃陛下詔!”
“還請公子尊詔行事!”
前一個震驚還沒被消化,下一個震驚就已經到來。
李世民一字一頓的怒聲質問:“陛!下!詔?”
難道是太上皇與朕的右衛大將軍(頡利可汗)合謀,令人迷暈了朕,繞開了所有阻截關卡,將朕一路轉運至邊境而害朕乎?
太上皇與右衛大將軍何來的如此手段?!
見李世民的表現越來越奇怪,蒙恬也眉頭微皺,沉聲開口:“本將以為,為人臣者,若是以為陛下詔令有誤,理應直言勸諫陛下,若是陛下不納諫,自當尊陛下詔令行事。”
“而不是如長公子一般裝聾作啞,妄圖以此拙劣之計躲避陛下詔令!”
李世民順著蒙恬的目光看向自己身側,卻發現身側唯有空氣!
李世民警惕、提防又不解的追問:“長公子何在?!”
李建成已經死了!
朕親手殺的!
李世民是在詢問,但這詢問在蒙恬聽來卻是質問。
蒙恬眼中流露出一絲不喜,拱手道:“您是長公子。”
李世民腦袋嗡的一下,頭皮都有些發麻!
長公子是朕?
朕是長公子?
朕少時為公子,后為敦煌郡公、秦王、大唐皇帝、天可汗,殫精竭慮、朝夕不懈的取得了古往今來最為尊崇的身份,但卻有一個身份是朕無論如何都無法得到的。
那便是長公子之位!
結果現在,朕兩眼一閉一睜,就變成長公子?!
蒙恬聲音轉冷,繼續說道:“然,公子雖是長公子,卻并非太子!”
“若是長公子自恃身份以為日后能繼承大統,便行事無矩違抗詔令,本將便不得不進逆耳忠言,還請長公子莫要有如此妄想!”
李世民心頭又升起一絲詫異。
眾所周知,自漢朝起,公子之稱便不再是諸侯之子獨有的稱謂,所有權貴子弟甚至是家境優渥的年輕男子都可被稱作公子,朕與父皇于晉陽起兵之前,旁人亦稱朕為公子。
唯有漢朝以前的公子才有資格繼承大統,其后有資格繼承大統者要么是皇子,要么就是皇孫。
身側這人看似與朕相熟,雖不喜朕言語間卻不失禮數,想來不會刻意貶低朕的身份。
身為公子卻有資格繼承大統?
怪哉!怪哉!
縱是夢,也不該如此怪異才是!
李世民微微皺起眉頭,佯做無奈痛苦的踱至窗邊仰頭看天,以余光迅速觀察窗外環境,同時長嘆:“吾至今仍不知,事何以至此!”
“將軍此言固然逆耳,但確是忠言,不知將軍可還有良言相教?”
窗框傳來的粗糲手感和窗外吹來的冷風讓李世民不敢賭這是一場夢,不一樣的身體和自己怪異的聲音讓李世民不能信這是賊子所為。
而今局勢不明、環境不明、身份不明,李世民在經歷了短暫震驚后的第一反應就是謹言慎行、試探虛實!
蒙恬微微抬起頭,投出一道詫異的目光:“時至今日,長公子仍不知事何以至此?!”
李世民沒有回答,只是輕輕搖頭。
蒙恬默然數息、權衡利弊后,方才開口:“諸方術士以詭術欺陛下而得錢財富貴、以妖言惑眾而亂黔首,其欺君罔上之舉被陛下勘破后又對陛下極盡誹謗之能事,后皆亡去!”
“陛下大怒!卻未盡殺天下方術士,而只是依律將四百六十余名觸犯律法的方術士盡數坑殺。”
“本將以為,陛下此舉無過,甚至可見陛下之仁!”
“然,長公子卻以天下初定、方術士皆法孔子為由,力諫陛下收斂,陛下焉能不怒?!”
“本將知長公子仁德,但長公子之仁,于陛下而言未免太過苛責!”
李世民瞳孔猛的一顫。
身為長公子卻有權繼承大統,為被坑殺之儒生力諫犯上而被發往邊關,又身處天下初定之際,這三個關鍵詞相互組合,一個名字便已浮現于李世民的腦海之中!
李世民依舊背對著蒙恬,轉而發問:“將軍以為,陛下為吾所取之名為何意?”
蒙恬謹慎的答道:“本將以為,乃是取枝葉茂盛、香草佳木之意。”
“陛下對長公子寄予厚望!”
蒙恬的話語如一道驚雷般在李世民腦海之中炸響。
枝葉茂盛、香草佳木者,正是扶蘇!
年方三旬便終亂世、興萬民、驅胡虜,得位大唐皇帝、天可汗的朕!
變成了年已三旬卻只是監軍,最終被一張矯詔賜死的秦國長公子扶蘇?
此為夢耶?此為幻耶?亦或莊周夢蝶耶?
朕無莊子的好奇心,朕只想問問皇天厚土。
朕這十數年間的殫精竭慮、嘔心瀝血難道都作了土?!
悠悠蒼天,何薄于朕!!!
掃碼前往QQ閱讀APP,搜索「扶蘇打光」繼續閱讀
本書新人10天內免費讀
掃一掃
前往QQ閱讀APP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