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啤酒伴侶之足球
其實喝啤酒不必有菜,對于球迷來說,最佳的啤酒伴侶很有可能是足球。
只是不知道輸給印尼后,有多少球迷摔了杯子,其實大可不必,這件事也有積極的一面,它徹底說明了,靠堆錢、請外教、搞歸化、吃海參,等等,全都不管用。我們該換換思路了。
足球是典型的群眾性體育運動,但孫繼海說,我們足球的群眾基礎很薄弱,國家人口雖然很多,但真正踢球的人口趕不上日韓,家長們也大多不樂意孩子去踢球。
如果真是這樣,那足球的梯隊建設就形不成金字塔,僅靠塔尖那幾十號人,最多也只能是一時的空中樓閣。
所以現在爆火的蘇超,包括以前的村超,沒準是個好辦法。把它當作一項文旅活動,以球養球的同時,恢復其群眾性體育運動的本來面目,從娃娃抓起,形成一種足球文化,讓娃娃們從小,從身邊就能受到熏陶,然后再建立健全各級校園聯賽,地區聯賽,讓足球人才逐步向金字塔尖匯集,這才能水到渠成。
所以這種事急不得,球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拔苗助長,最終也只能是欲速則不達。錢沒少花,效果卻不好。
還不如像蘇超、村超那樣,不但不花錢,沒準地方上還能掙錢,還能宣傳地方建設,招商引資,而球迷們也能得到熱鬧,群眾也能廣泛參與,更多人也了解和喜愛了足球運動,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據我臆測,那些足球強國,比如德國,其足球文化的形成,很可能跟喝啤酒有關系,因為他們喜歡喝啤酒,而喝啤酒時,又認為最佳的啤酒伴侶就是足球,于是……。
所以呢,我也只能是勸那些至今仍沉浸在失望中的球迷們,再找一個杯子,給自己倒一杯啤酒,跟往事干杯!然后回家睡一覺,明天該干嘛,干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