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溝通之橋
在林城這座繁華忙碌的都市里,生活著一對平凡卻又有些特別的父子,父親叫陳遠,是一位忙碌于寫字樓之間的會計師,兒子小宇剛上初中,正值青春叛逆的萌芽期。
陳遠一直為兒子的成長盡心盡力,努力工作,想給孩子優渥的物質條件。然而,他漸漸發現,小宇和他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回到家總是徑直躲進房間,房門就像一道無形的屏障,將父子倆隔開。
有一天,陳遠下班回家,看到小宇垂頭喪氣地坐在沙發上,書包隨意地扔在一旁。他心里 “咯噔” 一下,輕聲問道:“兒子,怎么了?” 小宇頭也不抬,悶聲悶氣地回了句:“沒什么。” 陳遠看著兒子欲言又止的模樣,想起最近讀到的一篇關于親子溝通的文章,其中強調 “善于聆聽是第一”,他深吸一口氣,挨著小宇坐下,溫和地說:“爸爸知道你可能不太想說,但我真的很想聽聽,說不定我能幫上忙呢,就當給爸爸一個機會好不好?” 小宇微微抬起頭,眼神里閃過一絲驚訝,猶豫了片刻,小聲說:“今天學校選班干部,我本來很想競選班長的,可是演講的時候忘詞了,同學們都笑我……” 陳遠靜靜地聽著,沒有打斷,時不時用眼神給予小宇鼓勵。等小宇說完,他輕輕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說:“兒子,我很佩服你有勇氣去競選班長,這本身就比很多人強。忘詞只是個小插曲,誰還沒個失誤的時候呢?你看爸爸工作的時候,也經常遇到難題,可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找到解決辦法的。下次再有機會,咱們提前多準備準備,肯定沒問題!” 小宇的眼睛亮了起來,重重地點了點頭,那一刻,陳遠感受到,做個聆聽者,真的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從那之后,陳遠時刻提醒自己要尊重孩子,謹慎言辭。周末的時候,小宇在房間里寫作業,陳遠進去給他送水果,看到桌上凌亂的試卷,剛想開口說 “你怎么這么邋遢,收拾一下不行嗎”,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他換了種方式,微笑著說:“兒子,做完作業要是有點時間,把桌面整理一下,這樣找東西也方便,學習效率說不定還能更高呢。” 小宇抬頭看著爸爸,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知道了,爸爸。”
隨著小宇年級的升高,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父子倆聊天的話題也逐漸豐富起來。一天晚上,小宇做完作業,主動來到客廳,跟陳遠說:“爸爸,我們今天語文課上講了李白的詩,你知道李白還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嗎?” 陳遠心里一喜,這正是孩子感興趣的課外知識范疇,他興致勃勃地講起了李白仗劍天涯、醉酒賦詩的傳奇一生,小宇聽得入迷,時不時還提出問題。陳遠講完后,小宇感慨道:“原來李白的人生這么精彩,我以后也要多讀書,像他一樣有才華。” 陳遠趁機說:“那當然好啊,不過讀書也要注意勞逸結合,你平時要是學習累了,就跟爸爸說,咱們一起出去打打球,放松放松。” 在這一來一往的交流中,陳遠既做了表達者,又積極地回饋,讓小宇對學習、對生活有了更多的憧憬。
小宇的學校組織親子活動,邀請家長一起參加。活動中有個環節是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陳遠站在臺上,看著臺下的小宇,深情地說:“兒子,爸爸小時候家里條件不好,上學要走很遠的山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有一次下大雨,山路泥濘,我摔了好幾跤,差點就不想去上學了。可是想到知識能改變命運,我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后來參加工作,也遇到過很多挫折,被老板批評,同事排擠,但我都沒有放棄。爸爸希望你知道,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只要你有決心,有毅力,就一定能克服。” 臺下的小宇眼睛里閃著淚光,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了解到父親的過去,心中滿是敬佩與感動。活動結束后,小宇緊緊地抱住陳遠,說:“爸爸,我以后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你的期望。”
時光荏苒,小宇步入了高中。這時候,社會熱點話題、國內外時事政治成了他們經常探討的內容。有一回,關于某環保政策的出臺引發了廣泛討論,小宇在飯桌上發表自己的看法:“爸爸,我覺得這個政策對保護環境很有必要,但是實施起來可能會遇到一些阻力,比如一些小企業的轉型成本太高……” 陳遠認真地聽著,頻頻點頭,說:“兒子,你的分析很有道理,這就是現實中的復雜情況。政策制定者肯定也考慮到了這些問題,所以后續會有配套措施來保障。你關注這些問題,說明你很有社會責任感,這很難得。” 父子倆你一言我一語,就像多年的老友,暢所欲言,觀點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小宇成長的關鍵節點,陳遠和他的溝通從未掉線。高考前夕,小宇壓力巨大,失眠焦慮。陳遠每晚都陪著他,跟他聊各種輕松的話題,從校園趣事到未來的大學生活規劃,讓小宇緊繃的神經漸漸放松下來。成績公布那天,小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第一時間跑到陳遠面前,激動地說:“爸爸,謝謝你這么多年的陪伴和溝通,如果沒有你,我不會有今天。” 陳遠眼眶濕潤,他知道,這座用愛與溝通搭建的橋梁,成功地將兒子送到了夢想的彼岸。
多年后,小宇大學畢業,進入一家知名企業工作。他在職場上如魚得水,與同事、領導溝通順暢,而這一切都源于他成長過程中,父親陳遠用耐心、尊重和愛為他鑄就的溝通基石。每當他遇到溝通難題時,就會想起那些和父親促膝長談的夜晚,想起父親教給他的:聆聽、表達、回饋,還有那永遠謹慎的言辭,因為孩子的明天,就在每一句用心的話語里。 而陳遠看著兒子茁壯成長,心中滿是欣慰,他明白,親子之間只要用心溝通,便能跨越一切溝壑,讓親情之花永遠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