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一本既能讓你頭皮發麻、又能讓你鼻尖一酸的推理小說,鬼馬星的《八鮮湯》剛好對口。故事從一碗“人骨八鮮湯”開始:莫蘭深夜收到快遞,盒子里是一鍋熱氣騰騰的湯和一張字條——“你欠我的,總要還。”湯勺一撈,半截指骨浮出水面,案件立刻貼上“變態”標簽。可別以為這只是獵奇,鬼馬星真正想燉的,是人心深處那鍋慢火細熬的恩怨。
節奏快得像地鐵關門鈴,第一章剛驚魂,第二章就把你拖進廚房。嫌疑人輪番登場:失聯的前男友、被辭退的廚師、嫉妒成性的閨蜜,每個人都像一把漏勺,表面滴水不漏,底下全是窟窿。作者玩的是“情感+邏輯”雙拼盤:線索藏在聊天記錄、外賣訂單、甚至一鍋湯的溫度曲線里,逼得你邊咽口水邊翻頁。最妙的是,死者并不是“完美受害者”,她曾是校園霸凌的推手,于是“誰都有可能復仇”的懸念一路吊到胃抽筋。
但《八鮮湯》真正戳人的,是湯底那層人性油脂。破案到最后,你會發現兇手不是天生惡魔,而是被辜負、被忽視、被一點點煮熟的普通人。鬼馬星用一鍋湯告訴你:恨意從來不是突然沸騰,而是小火慢燉,火候到了,誰都攔不住。合上書,你可能再也不敢隨便喝陌生人送的湯,卻會對身邊那些沒說出口的情緒多一分警惕——畢竟,誰心里沒口暗暗架著的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