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愛好者集合!如果你還沒翻開剛雪印的新書《無人幸免于惡》,現在就是補票的最佳時機。作者延續“犯罪心理檔案”系列一貫的硬核寫實風,卻在案件尺度與人物縱深上又往前邁了一大步。故事從一具被刻意擺成懺悔姿勢的女尸開始,刑偵畫像師、法醫、側寫師三線并行,不到三章就把“誰是獵物誰是獵手”的懸念拋到眼前。最抓人的是,剛雪印把犯罪心理寫成了“活人檔案”——每個嫌疑人背后都有一段被忽視的社會裂縫,讀的時候你會忍不住想,如果早一點有人拉他們一把,悲劇會不會改寫。
節奏方面,作者保持了他擅長的“高壓推進”。白天查監控、跑現場,夜里開案情分析會,讀者仿佛跟著專案組連軸轉,困意都被腎上腺素蓋過去。細節控更會被那些毫厘級別的法醫檢驗和微表情分析爽到,一頁頁翻過去像親手拆彈。感情線這次也意外地溫柔:畫像師在描摹受害者生前影像時,悄悄把自己的童年陰影也畫了進去,那種“我懂你的絕望”的共情瞬間,比任何情話都動人。
當然,小說最鋒利的地方還是對“惡”的追問。剛雪印沒有簡單地把罪犯貼上“變態”標簽,而是把他們放回原生家庭、校園暴力、職場PUA的坐標系里,讓人看到惡意如何被一點點喂養大。合上書那一刻,你不會只滿足于抓到真兇的快感,而是會背脊發涼地想到:也許真正的“無人幸免”,指的并不是受害者,而是我們所有人都可能成為惡的土壤。
總之,如果你想在夏夜體驗一場冷汗淋漓的腦力馬拉松,把《無人幸免于惡》塞進背包就對了。記得開盞小燈,因為你很可能讀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