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 歷史上發現最早的金屬——銅

人類最早制造工具的原料是石頭,歷史上稱之為“石器時代”。接著,人們發現了銅并發明了煉銅術,于是銅便取代了石頭用以制造工具,歷史上稱之為“銅器時代”或“紅銅時代”。繼之,人們又發現了煉制銅與錫的合金——青銅,大量用青銅器制造工具,故歷史上稱之為“青銅時代”。

據章鴻釗著《中國銅器鐵器時代沿革考》考證,在距今近五千年的炎黃之世,我們的祖先已開始使用銅器。早在黃帝的時代便會鑄青銅鼎了。夏禹時,用青銅鑄造了九個很大的鼎,象征著九州大同。到了殷代,我國冶鑄青銅的技術已很發達了。我國考古工作者于1939年在河南安陽武官村發掘出的殷代巨鼎,高達133厘米,橫為110厘米,寬78厘米,重875千克,內壁的一方有銘文——“司母戊”三個大字。這便是著名的青銅祭器——“司母戊大鼎”。

我國銅器時代,銅除了被大量用于制造工具外,還主要用于兵器制造,直到距今近3000年的周代,冶煉鑄造鐵術發明后,銅與青銅才逐漸被鐵所取代,從而進入“鐵器時代”。

銅(Cu)是一種紫紅色金屬,延展性和導熱性強,導電性好,硬度2.5~3,20℃時密度為8.96克/厘米3,熔點1083℃,沸點2567℃。銅的這些性質以及容易與鋅、鉛、鎳、鋁和鈦組合成合金的性能,因而被廣泛應用于電器、機械、車輛、船舶工業和民用器具等方面,是現代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不可缺少的有色金屬。例如,銅用以制作電線、電纜、電機設備;無氧銅制造超高頻電子管;黃銅制造槍彈和炮彈;白銅(銅鋅鎳合金)用以制造航空儀器的彈性元件;錫青銅用以制造軸承、軸套等。銅的化合物在農業上用來作殺蟲劑和除草劑。銅還是制造防腐油漆的主要成分。

純銅富有延展性,像一滴水那么大小的純銅,可拉成長達2千米的細絲,或壓延成比雙人床還大的幾乎透明的箔。

黃銅中加入鋅,可以提高機械強度和耐腐蝕性。黃銅敲起來音響很好,常用以制作鑼、鈸、鈴、號及風琴、口琴的簧片。

青銅是銅與錫的合金,因色青而得名。我國古代的鏡子便是用青銅做成的,故稱之為青銅鏡。唐太宗李世民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正得失。”這“以銅為鏡”便是指青銅鏡。

銅元素也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一個成年人每天約需吸收5毫克的銅。如果進入人體的銅量不足,將會引起血紅素減少與患貧血癥。在人體中,銅主要聚集在肝臟及其他組織的細胞中。瘤細胞中含銅量極少。孕婦的血液中,含銅量比一般人高出一倍。植物同樣需要少量銅,銅化合物如硫酸銅,是微量元素肥料——銅肥。銅肥施于沼澤地區,能顯著提高作物產量。

人體所需的銅主要來自食物,例如1千克谷物中,含銅5~14毫克;1千克豆類,含銅18~20毫克;1千克瓜類,含銅30毫克;1千克面包,含銅3~5毫克。在食物中,含銅最多的是牛奶、章魚、牡蠣等。

在化學上,常用無水硫酸銅來鑒別有機溶液中是否含水。例如,判斷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只需放進一點無水硫酸銅,如果硫酸銅變藍了,表明這酒精中含有水。

在農業上,硫酸銅是無機農藥。常將硫酸銅與石灰混合配成波爾多液,用以殺菌。

銅在自然界中,主要呈硫化物及其類似化合物和銅的氧化物、自然銅以及銅的硫酸鹽、碳酸鹽、硅酸鹽等礦物,約有280多種。主要含銅礦物有黃銅礦、斑銅礦、輝銅礦、銅藍、方黃銅礦、黝銅礦、砷黝銅礦、硫砷銅礦、赤銅礦、黑銅礦、孔雀石、藍銅礦、硅孔雀石、水膽礬、氯銅礦等。

近年,我國興起觀賞石熱,造型美觀的孔雀石已成為觀賞石及工藝的珍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阳县| 五家渠市| 扶余县| 疏附县| 东乡县| 成安县| 文昌市| 新蔡县| 乌审旗| 莆田市| 哈巴河县| 新泰市| 自治县| 和平区| 洪江市| 阿克陶县| 东至县| 蓬溪县| 旬邑县| 达孜县| 荆州市| 烟台市| 富裕县| 和政县| 建平县| 伊吾县| 乐陵市| 彰化县| 通化县| 宁陕县| 扬中市| 桃园市| 衡水市| 台南县| 开原市| 德州市| 罗源县| 广安市| 扎兰屯市| 盐城市| 屏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