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jié) 蟋蟀 善鳴好斗,身輕巧藏

落筆若無意,淡淡幾枝橫。

入夜閑開卷,疑聞絡(luò)緯聲。

——[清] 楊晉

秋蟲一以鳴,白露凈而冷。

誰念懷珠人,清燈伴孤影。

——[清] 華喦

一、認(rèn)識蟋蟀

蟋蟀,亦稱促織、蛐蛐。其身體粗壯,呈黑色或褐色,以善鳴好斗而著稱。

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斗蟋蟀始于唐代,而蟋蟀進入中國詩歌的經(jīng)典,則比斗蟋蟀更為久遠(yuǎn)。蟋蟀在神話及迷信中有重要作用,人們認(rèn)為蟋蟀等于好運和智慧,傷害蟋蟀便帶來不幸。

二、蟋蟀的畫法

1.重墨側(cè)鋒畫頭,注意頭部的透視變化。

2.重墨畫背,與頭部要筆斷意連。

3.重墨勾嘴,因形體小,筆墨略干些,易于掌握。

4.淡墨蘸濃墨,干筆畫翅,由實到虛。

5.用小筆“寫”出六足,行筆要注意線條的粗細(xì)變化,既要飽滿,又要有筋骨。

6.淡墨畫腹和尾。

7.用小筆調(diào)重墨畫須,畫須是草蟲生動與否的關(guān)鍵,一定要畫出柔中勁挺的靈活和剛健。

8.雄性蟋蟀是兩根尾刺,雌性為三根,中間一根略長。

三、創(chuàng)作參考

四、名畫賞析

——齊白石《蟋蟀》

齊白石筆下的草蟲作品既有工筆畫的,也有以寫意手法畫的。即使是寫意畫草蟲,他依然細(xì)致有加,精細(xì)之處,形簡神具,神采奕奕。他的這類作品之所以震撼人心,就是因為既能“盡精微”,更能“致廣大”。越是小的,他畫得越是精細(xì),而配景的植物往往大筆寫意畫之。

正如這件作品,這只豆大的蟋蟀畫得非常細(xì)致,而占大面積的植物則不求形式,粗筆大葉,水墨淋漓。齊白石署名“杏子塢老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江县| 永善县| 湘潭市| 桂东县| 林口县| 崇阳县| 铜川市| 即墨市| 东乌珠穆沁旗| 嘉祥县| 辉县市| 洛阳市| SHOW| 固原市| 洪江市| 平湖市| 金平| 新干县| 雅江县| 新龙县| 定陶县| 昌都县| 沂南县| 汕尾市| 佛坪县| 宜川县| 赫章县| 永修县| 乐安县| 中阳县| 崇信县| 南安市| 历史| 福州市| 保靖县| 永吉县| 祁阳县| 磴口县| 苏尼特左旗| 澎湖县| 涟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