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軍武器大百科
- 軍情視點
- 414字
- 2019-01-04 13:58:45
蘇聯I-15“海鷗”戰斗機
基本參數:
機身長度:6.1米
機身高度:2.2米
翼展:9.8米
最大起飛重量:1415千克
最大速度:350千米/小時
最大航程:500千米

I-15“海鷗”戰斗機結構圖
I-15“海鷗”(Chaika)戰斗機是蘇聯波利卡爾波夫計局研制的雙翼戰斗機,1933年10月首次試飛,翌年開始批量生產,總產量超過3300架。
I-15戰斗機初期型號的上機翼為“鷗”式布置,以便給飛行員提供較好的視野。起落架為固定式。外形比較簡潔,某些型號在機輪上還增加了整流罩。飛機的前部機身是鋁蒙皮,其余部分為布蒙皮。I-15戰斗機最初裝有一臺M-22星形發動機,功率為353千瓦。機載武器為兩挺帶同步射擊裝置的7.62毫米PV-1機槍。
【戰地花絮】
蘇聯曾將I-15戰斗機用于測試噴氣發動機,稱為I-15 DM,創下了時速440千米的雙翼機最快速度記錄,是蘇聯在二戰爆發前諸多航空發展成就之一。

I-15“海鷗”戰斗機側前方視角
「衍生型號」

I-15
早期型,裝備2挺7.62毫米機槍。

I-152
中期型,裝備2挺12.7毫米機槍。

I-153
后期型,裝備4挺12.7毫米機槍,還可掛100千克炸彈和2個空用火箭發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