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云南富寧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作者名: 羅家祥 倪慧本章字數: 2129字更新時間: 2019-01-04 17:46:29
第三節 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打造生動、活潑、和諧的文化環境
增加文化元素,提升文化內涵,力爭把富寧打造成為最具特色的山地城市、最具魅力的濱水城市、最具活力的邊貿城市、最具風情的壯民族文化走廊。
一 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機制
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的原則,推動政府從“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由辦體育向管體育轉變,推動黨政部門與其所屬的文化、體育企事業單位理順關系,繁榮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加快培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獨立法人和市場主體地位。進一步調整和完善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體系,實行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相統一。建立鼓勵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辦法,用政策引導文化產業健康發展,清除阻礙建立和形成統一的文化市場的各種壁壘,營造公平競爭的文化市場環境;加大農村文化建設引導力度,鼓勵民間發展“山歌隊”、“壯劇”等農村特色文化,努力提升農村文化精神生活;積極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探索坡芽山歌等特色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機制,唱響文化品牌。完善文化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文化生產經營,建立多層次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培育文化創意產業,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鼓勵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參與對外出版、網絡出版,鼓勵以控股形式參與國有文化企業改制經營。搭建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擴大政府文化資助和文化采購,加強版權保護和文化市場監督。探索建立文化無形資產評估及保護機制。在堅持出版權、播出權特許經營前提下,允許制作和出版、制作和播出分開。
二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必須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建設,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全面進步。以“中國富寧壯族坡芽文化”品牌為重點,大力開發民族文化。按照“品牌化經營、市場化運作、藝術化打造、項目化實施”的思路,進一步加大坡芽歌書宣傳推廣力度,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報刊等媒體宣傳坡芽文化,不斷提高影響力;指導使用好“坡芽”商標,積極做好宣傳推介,不斷擴大品牌知名度。加大民族文化人才的引進培養力度,建立研究、傳承、推介三支民族文化隊伍。充分發揮坡芽文化研究所職能作用,進一步挖掘坡芽歌書豐富的內涵,著重加強81首情歌的整理傳唱,盡快推出一批坡芽文化精品。啟動縣城坡芽文化傳承場館、剝隘至坡芽村道路硬化及坡芽村民房改造項目,全力打造坡芽文化展示平臺。結合壯族隴端節、彝族跳宮節、苗族花山節、瑤族盤王節等民俗風情,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民族文化內涵。以公民道德建設為重點,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廣泛開展文明單位和文明村鎮創建、星級文明戶評比、道德模范評選等活動,引導群眾移風易俗,大力實施城鄉清潔工程,不斷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全面進步。
經過五年的努力,富寧縣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得到提高;紅色文化和坡芽等民族文化得到保護和傳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實效。在“十三五”發展中,要繼續改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和管理體制,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構建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建設,加大對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推動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組建理事會,完善績效考核機制。推進文化產業項目化,引導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參與文化產業發展。
三 增強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提高文化開放水平
繼續挖掘以坡芽山歌為代表的壯族山歌、瑤族、彝族等民族民俗文化,扶持舉辦壯族“隴端節”、彝族“跳宮節”、瑤族“盤王節”等民俗節慶日活動,提升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加強民族文化資源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資助和激勵機制。深入挖掘歷史文化、民族民間文化、原生態文化、宗教文化資源,建立優秀民族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建立健全文化市場管理長效機制,建立反應快捷、處置及時、運轉高效的文化市場管理機制,逐步實現文化市場管理全過程、無縫隙覆蓋,全面提升文化市場管理效能。
富寧縣還特別注重豐富少數民族的日常文化娛樂活動,近年來,該縣堅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設”和“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不斷加強山瑤族地區文化工作隊伍和基礎設施建設,活躍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山瑤族群眾的思想文化素質和科學技術水平,為山瑤族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經過幾年的努力,山瑤族地區的鄉村文化基礎設施相對完備,公共文化服務切實加強,山瑤群眾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的問題基本解決,農村文明程度和農民整體素質有所提高。
加強民族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積極開展文化下鄉活動;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積極開發民族文化產品,扶持民間戲班規范發展。在增強文化軟實力的同時,富寧縣積極提高文化開放水平。富寧縣成功舉辦第十一屆滇桂邊境縣文化交流活動,坡芽山歌、壯劇《彩虹》等民族精品文化影響力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