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jié) 道德觀

“德”指道德、品質(zhì),古老的中華民族,素稱禮儀之邦,究其原因,在于先民們很重視個人的道德品質(zhì)修養(yǎng),以致形成傳統(tǒng),影響到今天?!兑捉?jīng)》中有關(guān)崇德的記述,便是極好的證明。

道德這一語詞,在《易經(jīng)》中簡稱為“德”,常與“天”“龍”“君”等詞連在一起,組成“天德”“龍德”“君德”等概念。如《象傳》:“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天德”的內(nèi)涵是不爭強(qiáng)好勝、自以為首。這一內(nèi)涵是由龍上升到最高處,已經(jīng)達(dá)到最大極限,必然向其相反方面轉(zhuǎn)化這一想象中的現(xiàn)象中抽取出來的??梢姟疤斓隆敝傅氖巧鐣幸话愕?、普遍的道德。這個“天”不是指自然界中的天,也不是所謂的“天帝”,而是從哲學(xué)角度對社會中的人和事物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概括?!安粻帍?qiáng)好勝、自以為首”當(dāng)是對原始社會中實行禪讓制度的美好追戀,對殷周之際發(fā)生的你征我戰(zhàn),為爭霸天下進(jìn)行的流血戰(zhàn)爭的撻伐,故此,把“不可為首”視為“天德”。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在這段話中,提出了“龍德”這一概念,其內(nèi)涵是隱而不現(xiàn),也就是說既不謀求改變世道,也不爭取成名,離開世俗孤獨自處卻不煩悶,不被人理解也不苦悶,意志堅定不動搖,這就是“潛龍”。所以,“龍德”結(jié)合這段文意,應(yīng)理解為“潛龍之德”。這段話,假借孔子,以形象說理,借潛龍的“德”,描繪出一個避世隱者的形象,與孔子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思想相吻合。雖然其中不乏消極成分,但“遁世無悶”卻不失為安慰不得志者的一劑良藥,這種思想發(fā)展到魏晉時期,被嵇康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中高度概括為:“達(dá)則兼善而不渝,窮則自得而無悶”,成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性格特征之一。

“隱”,是“潛龍”之德,若“龍”由潛藏而出,有所作為時,其“德”該如何?《文言》說:“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中正者,庸言之信,庸行之謹(jǐn)。親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兑住吩唬骸婟堅谔?,利見大人’,君德也。”這里進(jìn)一步論述了“龍德”的內(nèi)涵是:合乎中道,持正不偏。具體說來有語言真實守信,做事謹(jǐn)慎,防止邪心雜念而存留誠心,有功于社會而不居功自傲,使德心更博大,用以感化世人等內(nèi)容,并明確指出:“龍”即“君”,“龍德”就是“君德”。君王要具有合乎中道,持正不偏的品德,那么,一般的人該如何呢?“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若惕,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jìn)德修業(yè)。忠信,所以進(jìn)德也。'”“進(jìn)德修業(yè)”,為君子指明了品德修養(yǎng)所要達(dá)到的境界:必須不斷地提高自己內(nèi)在的品德修養(yǎng)和外在的品德表現(xiàn)?!爸倚拧?,就是推進(jìn)內(nèi)在的品德修養(yǎng),為君子修養(yǎng)品德提出了具體的標(biāo)準(zhǔn)。同時“君子進(jìn)德修業(yè),欲及時也,故無咎”。要不斷地、及時地“進(jìn)德修業(yè)”,才不會有過失和災(zāi)害,為君子提高修養(yǎng)提出了經(jīng)常性的要求。

“進(jìn)德修業(yè)”要在如下四個方面努力,“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文言傳》)這段話主要講的是元、亨、利、貞四德的具體內(nèi)容?!霸笔潜娚浦L;“亨”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聚合;“利”使一切事物各得其宜,彼此和諧;“貞”是一切事物的骨干,君子集善于一身,才有條件領(lǐng)導(dǎo)別人;美好的事物聚合到一起,才有可能合乎禮;有利于人與物,才能發(fā)揚(yáng)道義,執(zhí)著守正,成就事業(yè)。

元、亨、利、貞是從整體上要求君子去努力實踐修養(yǎng)德行的四個方面。具體說來,還要做到如下幾方面。

第一,成德為行、果行育德。

一個人的行為目的是什么?《易經(jīng)》認(rèn)為要看其是否合乎成就其德行?!段难浴氛f:“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行也。”這是說君子是以成就德行作為行為的目的。一個人的行為是經(jīng)常的,天天為人所看見的,所以要“成德”,“成德”的具體途徑是:“學(xué)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君德也。”力學(xué)以聚積才識,好問以明辨是非,以寬厚的態(tài)度待人,以仁恕的胸懷接物,做到這些,便是成就了德行,具備了君子應(yīng)有的品德。

《象傳》說:“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薄睹伞坟载韵笕缛鲎缘叵?,可大可小,其作用有利于人的一面,也有可能害人的一面,去害就利,就在于人的果決行動,因勢利導(dǎo),否則就會漫浸害人。所以,要敏于行,在實踐中培育果決行動的德行。這是“以成德為行”的具體要求。同時“以果決育德”還要講究策略,按照《易經(jīng)》的說法是:“山下有風(fēng),蠱。君子以振民育德。”山下有風(fēng)是《蠱》卦,山剛風(fēng)柔,應(yīng)該做到剛?cè)嵯酀?jì),君子要有這種精神,以柔濟(jì)剛,振奮民志,以此為任,便是培養(yǎng)了德行。

第二,儉德辟難、以懿文德。

對于那些不能及時“以成德為行”的人,《易經(jīng)》提出了告誡:“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碧炫c地不相交通,這是否象,此時君子應(yīng)以修德自養(yǎng)、避難保身為宜,切不可要求升官發(fā)財,自取災(zāi)咎。這里實際是在講德行修行不夠,還不具備出世條件而硬要有所去為,則結(jié)果是壞的、是兇的。這里向人們提出了在社會上有所為之前應(yīng)“以儉德辟難”為前提。如果“德薄”而身居要位,其結(jié)果更壞。

“以儉德辟難”是對“以成德為行”的進(jìn)一步補(bǔ)充?!暗卤《蛔稹r不及矣”是對那些德行淺薄而身居要位的小人敲響的警鐘。一方面行為目的如果不能“成德”,那就是“否”,就會招致災(zāi)禍;另一方面,為官者要以“儉德”為先決條件,方能“辟難”,同時“德”“知”“力”三者不是并行的,無德有才而位尊,更要壞事,其結(jié)果定是“兇”的??梢姷率鞘孜坏?。從中不難看出《易經(jīng)》的道德觀首先是對有所作為的人提出來的,對這些人的要求是嚴(yán)格的。對那些貪圖榮祿、為官動機(jī)不純的“小人”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不可榮以祿”,是說對德行達(dá)不到要求的人不能使他榮顯得到爵祿。那么,怎樣才能達(dá)到要求呢?《易經(jīng)·小畜》卦做了解答:“君子以懿文德?!薄耙攒参牡隆本褪窍热ネ晟谱约海龅絼偨o私,篤實不浮,交相輝映,日日增進(jìn)自我的道德修養(yǎng)。這樣才能“不家食吉”,意味著完成了“以成德為行”并能“儉德辟難”而“以懿文德”,也就是有所作為了。

第三,以常德行、自昭明德。

有所作為以后更要嚴(yán)格要求自己,才能夠長久地保持美德善行,做到恒久有為。對此,《易經(jīng)·象辭》說:“水洊至,習(xí)坎,君子以常德行,習(xí)教事?!薄耙猿5滦小笔菫椤兑捉?jīng)》道德觀之一?!犊病坟裕?img alt="" class="h-pic"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526E6/10797207303806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7_0001.png?sign=1755748246-3ru1rleJGmCRBqW1oh0GqjejA7YFoGoR-0-61b109b58e505ed0961335c9d499ee8a">),上體為水,下體亦為水,重坎,前水至,后水又至,君子應(yīng)體察這種不舍晝夜的流水精神,長久地保持美德善行,不斷地熟悉政教之事,以不斷地適應(yīng)變化了的形勢,方能恒久有為;否則,“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恒》九三爻辭)即不能長久地保持美德善行的人,人們必因他而承受羞恥。這樣的人若堅持不改,必有艱難險惡。《象傳》對此進(jìn)一步議論說:“不恒其德,無所容也?!鄙羁痰刂赋觯骸安缓闫涞隆钡娜?,天、地、人都不能容他。

“以常德行”,保持“恒德”的具體辦法是“自昭明德” “反身修德”?!断髠鳌氛f:“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光明出于大地之上,萬物昌盛,人們應(yīng)該依據(jù)這種精神,自強(qiáng)不息,自我昭示固有的光明美德,以有作為于社會。所以“君子以反身修德”,也就是要反躬自問其行為的得失,通過修德以不斷完善自己,做到“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在進(jìn)德方面很下功夫,一定會“有孚慧心,勿問之吉,有孚惠我德”。(《益》卦九五爻辭)也就是我有信于民,順民之心,不用問,一定大獲成功;民也信于我,順我之德,這樣一定會事業(yè)有成。

第四,慎德積小、盛德至德。

“以反身修德”,并達(dá)“有孚惠我德”的目的,標(biāo)志著個人事業(yè)處于鼎盛時期,越是有作為、有成就的時候,就越要注意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為此,《易經(jīng)》提出:忌居德,倡慎德?!断髠鳌氛f:“澤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成德則忌?!庇终f:“地中生木,升,君子以慎德,積小以高大?!边@里,《易經(jīng)》旗幟鮮明地告誡“為人長者”在施恩惠于下屬時最忌的是居德自傲、盛氣凌人,應(yīng)該由地中生出禾苗并定會長高之《升》卦的象中悟出道理,吸取教益,慎于修德,積小德以成就高大。告誡人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慎德”方能“可久”,“可久”則是“賢人之德”,能做到威望可久,方能培養(yǎng)出“賢人的德行”,這樣便會“盛德大業(yè)至矣哉”,“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日日更新,每天都有長進(jìn),活到老,修養(yǎng)到老,不斷增進(jìn)自己的德行,這就是“盛德”,但這還不是極限,還要努力,進(jìn)一步達(dá)到“至德”的境界。《系辭上》說:“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道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至德”是相當(dāng)于圣人無過無不及的中庸,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是道德修養(yǎng)臻于盛極圓熟的標(biāo)志。故此,“盛德”“至德”是《易經(jīng)》道德觀的最后一點。筆者認(rèn)為,“盛德”“至德”不單是對處于尊貴厚祿、握有大權(quán)的人說的,也是對普通人處在個人最鼎盛時期所作出的最一般的概括,因而具有普遍性意義。

怎樣才能修養(yǎng)到“至德”的境地?《易經(jīng)》認(rèn)為通過研究《易》理去實現(xiàn)?!俺唧吨?,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人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辈浑y看出,精心研究《易》理的妙義,是為了致用,利用《易》道以安身心,會使德行更崇高。研究《易》理,利用《易》道是實踐《易經(jīng)》道德觀的關(guān)鍵,如何去研究,去利用?六十四卦中,哪些卦與道德有關(guān)系?對此,我們探討如下。

《易經(jīng)》中有《履》《謙》《復(fù)》《恒》《損》《益》《困》《井》《巽》九個卦與德有關(guān)?!断缔o下》說:

 

《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吨t》,德之柄也。《復(fù)》,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稉p》,德之修也?!兑妗?,德之裕也?!独А罚轮嬉?。《井》,德之地也?!顿恪罚轮埔??!堵摹泛投粒吨t》尊而光,《復(fù)》小而辨于物,《恒》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后易,《益》長裕而不設(shè),《困》窮則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堵摹芬院托?,《謙》以制禮,《復(fù)》以自知,《恒》以一德,《損》以遠(yuǎn)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quán)。

 

這段話的大意是:《易》書之作,大概是在中古時代吧?作《易》的人,他心中有憂患吧?因此,《履》卦,是德的基礎(chǔ)?!吨t》卦,是德的把柄?!稄?fù)》卦,是德的根本。《恒》卦,是德的鞏固?!稉p》卦,是德的修養(yǎng)。《益》卦,是德的擴(kuò)展?!独А坟?,是德的考驗?!毒坟裕堑碌膱鏊??!顿恪坟?,是德的權(quán)變?!堵摹坟裕投劣谥??!吨t》卦,尊讓而讓其德更加光顯?!稄?fù)》卦,修一身之小而遍治天下國家?!逗恪坟裕冀K相循而不已?!稉p》卦,開始難能而后易行?!兑妗坟裕L久擴(kuò)展而不人為造作。《困》卦,身處窮困而志通。《井》卦,居其所不動卻能將利遷及于人。《巽》卦,做事得益而不露聲色。運(yùn)用《履》卦的和來指導(dǎo)行動。運(yùn)用《謙》卦的謙遜來制定禮儀。運(yùn)用《復(fù)》卦的道理來自我認(rèn)識。運(yùn)用《恒》卦的道理來一守其德而不變。運(yùn)用《損》卦的道理而遠(yuǎn)離危害。運(yùn)用《益》卦的道理來改過遷善,改過遷善就是興利。運(yùn)用《困》卦的道理來減少怨尤。運(yùn)用《井》卦的道理來存己濟(jì)物,各得其宜。運(yùn)用《巽》卦的道理來做事,順理應(yīng)變。

作《易》之人的憂患是什么?由上文可知是“德”不為人所知,不被人崇尚,故此設(shè)立了由《履》至《巽》的九個與“德”有關(guān)的卦,深人淺出地論述德的問題,涉及德行的具體內(nèi)容、作用、意義等方面。為人們崇德指明了途徑??梢娮鳌兑住氛叩牧伎嘤眯摹栴}在于“《履》和而至”與“《履》與和行”這樣的話又是怎樣從《履》卦推演出來的,這是理解崇德途徑的難點?,F(xiàn)以《履》《謙》兩卦為例,分析如下。

《履》:上乾下兌。卦辭為“履虎尾,不咥人,亨”。走在虎尾之后,而老虎不咬你,亨通?!跺鑲鳌氛f:“《履》,柔履剛也。說而應(yīng)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履》的卦象是乾陽剛健居上,兌悅?cè)犴樉酉?,是柔履于剛,以柔順?yīng)剛陽,行正而合禮,所以“履虎尾,不咥人”是亨通的?!断髠鳌方忉尀椤吧咸煜聺桑堵摹罚右员嫔舷拢裰尽?。從以上引述分析不難看出,《履》卦抓住“禮之用,和為貴”之一關(guān)鍵性問題加以重點發(fā)揮,著重從卦象分析、取象比附,論證人能柔順和悅、謙以自處、明上下之分等正是德的基礎(chǔ)?!奥暮投痢敝械摹昂汀北闶侨犴樅蛺偂W龅饺犴樅蛺偩涂梢浴爸林小薄S纱祟愅?,“履和以行”可以理解為運(yùn)用《履》卦柔順和悅的道理來指導(dǎo)人們的行動。

《謙》卦地上山下。程頤說:“有其德而不居謂之謙?!敝祆湔f:“謙者,有而不居之義。”這些話很有道理,《謙》卦的構(gòu)成,上體是坤地,下體是艮山。高山處在地下,正是“有其德而不居”之象。明此卦象,推演出“尊人卑己”,這正是德的把柄,由此推論“《謙》尊而光”“《謙》以制禮”等句的具體含義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可見,《易經(jīng)》是以其獨特的方式,為人們提供了崇德的具體辦法——演《易》,于推演中見精妙之處。我們認(rèn)為這里既具有濃厚的道德教化色彩,又具有獨特的邏輯推理體系,充分體現(xiàn)了先民的聰明智慧。從這個意義,完全可以說《易經(jīng)》是一部講道德的書。

總之,《易經(jīng)》中的道德觀自成體系,它從“天德”“龍德”“君德”等概念論起,全面論述了道德的內(nèi)容,自我完善的方法、途徑等問題。其精義是告誡人們要進(jìn)德修業(yè)、自強(qiáng)不息。我們今天研究《易經(jīng)》中的“德”的范疇及其崇德思想,不僅僅是為了捕捉認(rèn)識網(wǎng)絡(luò)上的紐結(jié),而是為了更加關(guān)注“德”這一概念與古人乃至今人的行為間的互動關(guān)系,從中探索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以指導(dǎo)規(guī)范今人的行為,努力提高全民族精神文明的素質(zhì),讓《易經(jīng)》這朵古老的奇葩,在今天認(rèn)知、認(rèn)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再放異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陵县| 繁峙县| 阿拉善右旗| 鸡西市| 壤塘县| 苗栗县| 桦南县| 武平县| 通州市| 沈阳市| 万载县| 温州市| 北票市| 玉屏| 河北区| 海原县| 曲松县| 南江县| 自治县| 济源市| 大庆市| 绥阳县| 普宁市| 临安市| 温泉县| 安丘市| 巴东县| 盘锦市| 平武县| 奉贤区| 宝鸡市| 凉城县| 尉犁县| 玉山县| 江川县| 交城县| 原阳县| 宁陕县| 建昌县| 龙泉市|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