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創意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
- 華正偉
- 2676字
- 2019-01-04 16:45:49
前言
近十幾年來,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出現了一種空間集聚的現象。在很多地方,它是以興建創意產業園為標志的,政府也通過各種政策上的優惠來加速創意產業的空間集聚。創意產業集群作為產業集聚的特殊形態,已經成為經濟地理學、產業經濟學、信息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社會經濟學等學科交叉研究的熱點。傳統經濟學對區域競爭力的解釋,是從資源稟賦角度研究一個區域比較優勢的。而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和麥克盧漢所謂“地球村”時代的來臨,國家和地區開始把創意產業作為戰略產業和支柱產業,并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和手段來積極推動其發展,形成與傳統產業分庭抗禮的創意產業集聚區域。創意產業集群的發展規模和程度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城市綜合競爭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
區域的核心競爭力往往聚集在地方特色產業集群上,這就是大量相關企業空間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的產業氛圍,它使其他區域難以模仿。一個國家內的生產活動的區位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特別是對中國這樣一個地廣人多的大國來說,在發展經濟時,還應兼顧東西部地區的均衡發展。近十年來,創意產業集群在沿海地區快速發展,而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則很少有這種集群現象。探討創意產業集群的形成條件、形成機理及其集聚效應、知識溢出效應,可以為中國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目前,中國沿海發達地區的創意產業發展快速,形成了眾多的產業集群,有力地推動了這些地區的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因此,研究創意產業集群的演變機理和區域經濟的增長趨勢,直接關系到今后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可持續發展,關系到中國創新型國家以及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進程,現實意義十分明顯。
一方面,創意產業集群是提高區域產業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的關鍵是產業的競爭優勢,而產業競爭優勢來自彼此相關的產業集群。產業集群的核心是產業之間、企業之間及企業與其他機構之間的關聯性及互補性。一個區域內各產業、各企業,通過合作與交流,尋求規模經濟,上、中、下游產業及其外圍支持的產業一旦形成相互聯系的完整的產業鏈,就會在空間分布上不斷地趨向集中。正是產業集群所發揮出的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和強大的溢出效應,帶動所在區域乃至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創意產業集群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區域經濟效應帶動以城市為中心的區域經濟發展。
另一方面,創意產業集群是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方式。創意產業集群的發展帶來了城區規模的擴大,有利于調整區域產業布局,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升級,提高第二、第三產業的比重,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創意產業集群的地方性與集中化表明,創意產業集群的集聚效應提升了區域的經濟總量,拉動了就業,增加了稅收,推動了服務產業的發展。創意產業集群的集聚效應與溢出效應促進了區域經濟的擴散、滲透,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增長。
從長遠發展來看,由于創意產業涵蓋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發展的高端領域,發展創意產業可以全面提高農業、工業、服務業的水平和效益。創意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可以通過產業鏈整合,實現合理調整生產力布局,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創意產業帶來的成果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包括科技、文化、商業等社會系統的全面自我進化。發展創意產業集群是經濟增長方式從資源、投資驅動的增長方式向內生性的效益、創新型的增長方式的轉變,是發展模式的轉變,有利于提高區域經濟的發展質量,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
從研究現狀來看,國內創意產業集聚研究已逐步邁向較為系統和深入的階段,并已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現階段,中國大多數學者的研究視角主要集中在創意產業集群概念的闡述,對某一城市或地區創意產業集群的案例分析和比較研究。值得關注的是學者對創意產業集群的動因與模式的研究相對比較系統,但研究機制運行的很少;對創意產業集群進行靜態分析研究的多,研究創意產業集群的生成、發展過程和對其進行動態演化分析以揭示其深層演化機理和衍生現象的極少;更主要的是目前理論研究仍滯后于實踐發展,缺少對創意產業集群培育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對處于衰退階段的城市及欠發達地區如何通過創意產業集群的培育和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成果比較少。總之,國內對于創意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的系統理論與實證研究尚未全面展開,國內現有學術成果還是表現出相對零散的、概念性的、表征性的探索研究,沒能很好地體現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甚至滯后于實踐的發展。
由此可見,加強創意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是當前相當迫切的理論需求,也是一個富有實踐指導意義的課題。本書將運用產業集群理論、制度經濟學以及區域經濟學理論,全面系統地分析創意產業集群的形成和發展規律,進一步深化創意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為中國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政策參考。
本書從創意產業興起的背景著手,以馬克思主義關于創意產業的基本理論和西方幾個代表性的產業集群理論為理論依據,以創意產業集群的形成機理為邏輯起點,深入剖析創意產業集群的基本功能、主要模式及所產生的規模效應,并通過中國六大創意產業區域板塊和主要城市的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狀況,對比東部與中西部地區創意產業發展差異性,闡述創意產業集群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在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中國創意產業集群區域發展的基本思路。
從本書的結構上看,除前言和結語外,全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章,主要是對創意產業的內涵與外延、產業屬性與特征進行界定,以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為基點,以產業集群理論為支撐,剖析創意產業集群的形成機理與主要模式、空間功能與經濟效應。第二部分為第四章,這部分主要是通過對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以及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創意產業集群的發展情況進行比較,以期得到有益的經驗借鑒。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第六章,是本書的主體部分,主要以環渤海地區、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西部黃金三角區、中部三角區和滇海地區六大創意產業區域板塊為創意產業集群的重點區域,以六大區域板塊中的中心城市為典型,詳細分析中國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與西部地區創意產業發展的差異性及不平衡發展的趨勢,集中闡述中國創意產業集群的空間布局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特別是對城市功能轉換、產業升級及城市形象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第四部分為第七章,面臨區域經濟一體化和文化市場擴展的大趨勢,中國已把發展創意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為此,本書分析了各地區所面臨的發展機遇,并規劃出創意產業集群區域性發展路線圖,提出八大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