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威社會經濟發展研究
- 姚麗娟
- 1430字
- 2019-01-04 12:26:06
第二節 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培育低碳高新產業群
產業結構的調整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途徑。在歐洲,以“低碳”、“綠色”為特征的第四次產業革命已經在進行之中,并且是以“信息技術”包括“生物信息工程技術”為代表的以第三次產業革命為基礎、為前提的。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目標和必然的發展趨勢,在低碳經濟的條件下武威產業投資方向的選擇就變得很重要,如果繼續選擇發展高能耗的工業為投資方向,顯然違背低碳經濟這個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這種發展也是不可持續的。而選擇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作為重點產業投資方向,倒是一個可行的選擇,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以其極低的能源消耗和強大的產業關聯效應能夠在低能源消耗的條件下有效地帶動武威的經濟發展。
發展低碳產業,實現產業結構從高碳向低碳轉變,應當也是武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產業結構調整應側重發展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屬于低碳行業,如信息產業的能耗和物耗是十分有限的,對環境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IT產業是低碳經濟中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不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具有能耗低、污染小的特點。另外,現代服務業也是一個能耗低、污染小、就業容量大的低碳產業體系或產業集群,包括金融、保險、物流、咨詢、廣告、旅游、新聞、出版、醫療、家政、教育、文化、科學研究、技術服務等。武威在這一領域的發展空間有待進一步拓展,如培育低碳小雜糧產業群、醫藥產業群、旅游產業群、科研產業群等。深邃悠遠的人文資源、絢爛多姿的民俗風情、雄渾博大的自然景觀匯成了武威豐厚的生態旅游資源基礎。傳統旅游業的旅游基礎設施和軟環境確定了生態旅游的可行性。這使得武威發展生態旅游成為必然選擇。
武威還可以利用處于西北五省的中心地位大力發展會展業,會展業作為“無煙產業”和朝陽產業,最大的特點在于其強大的產業關聯效應,它涉及服務、交通、旅游、廣告、餐飲、住宿等部門,會展經濟的發展不僅可以培育新興的產業集群,而且還能直接或間接地通過回顧效應、前項效應和旁側效應來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據研究,國際上有關會展業的產業帶動系數大約為1:9,這樣高的產業關聯度使得會展業成為帶動城市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一次會展活動的舉辦能夠吸引大量的參展商和觀眾,從而能刺激商品和勞務的消費需求,推動商業服務業的發展。每次大型的會展活動的舉辦必然會增加舉辦地區的咨詢行業、廣告業、印刷業、旅游業等產業的需求,刺激這些行業的發展。同時還要有相配套的交通運輸、電訊等基礎設施的支持??梢姇箻I與很多產業都有需求和供給的聯系,具有較強的聯動性。
在低碳經濟條件下,武威在產業投資選擇上,可以制定相關政策,來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投資力度。如可以通過產業政策、財稅政策和金融政策等政策的支持。通過產業政策對那些鋼鐵產業、造紙產業、石化產業、建材產業、印染產業等高碳產業的行業監管,適當地設置進入壁壘,提高進入門檻,正確地引導資金的流向,向第三產業流入;同時還要為低碳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發展環境,并對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提供配套政策支持。通過財稅政策,對高排放行業征收較高的稅率,來規制高碳排放行業的發展,引導高碳排放行業向低碳排放行業轉型,同時促進第三產業等低碳產業發展。再通過金融政策,不斷創新金融工具來為第三產業服務,對高碳產業提供較高利率的貸款,引導資金合理地流向低碳產業。這些都有助于武威在低碳經濟條件下對產業投資選擇方向正確引導。
- 區域經濟增長空間俱樂部趨同檢驗及影響因子研究
- 回望與推進:后小康時代的鄉村振興——以河南省為例
- 區域協調發展中政府與市場的作用研究
- 現代農業思與行
- 呼包銀榆經濟區政府間合作問題研究
- 特朗普經濟學:暨2017年全球經濟、金融與科技前瞻(《經濟學人》選輯)
- 生態移民可持續發展研究:基于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農戶的大數據
- 中原城市群的戰略推進與整合組織:科學理念、規劃實施與整合發展
- 長三角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的探索實踐
- 深圳的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之路
- 江口:綠色減貧道路
- 基于地理國情普查的湖北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實施監測
- 中國長三角區域發展報告(2015-2016)(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系列發展報告(培育項目))
- 大格局:變動中的中國區域發展戰略布局
- 美國生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