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紋陶器
日本的原始社會持續(xù)了多久尚不明確。以目前的科學水平,準確計算缺少文獻時代的絕對年代,仍是十分困難的。但是,僅繩紋陶器時代就經歷了大約一萬年極其漫長的歲月,這一點沒有疑問。
我們的祖先遷居此地時,日本的土地或許還與大陸連接在一起。之后,石器時代生活在這一列島上的人們,在不受大陸文化影響的條件下,僅在日本社會的內部逐漸發(fā)展起了石器文化。依靠石器時代人們的才智,通過采集天然資源來獲得生產資料的生產力水平,最終沒能完成由低級向高級階段的飛躍。然而,在這個階段,他們成功地將石器和陶器的制作工藝提高到了石器時代所能達到的極致,繩紋陶器中繁雜的樣式和豐富的創(chuàng)意便是有力證明(圖1)。
例如,就繩紋陶器而言,可以將它樣式變化的階段粗略地分為草創(chuàng)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晚期六個階段,細分的話則可以分成幾十個階段。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在漫長的歲月中,繩紋陶器的樣式隨著年代的變化而不斷發(fā)生演變。其中既有捻線隨意鑲嵌在陶面上構成圖案的簡單早期陶器,印出真正的繩紋從而在外觀上開始出現了復雜圖案的前期陶器,也有經鏤刻或透雕而富有立體裝飾感的中期陶器,還有深容器、淺容器、帶底座的容器、盤子、瓶狀以及香爐狀的后期和晚期陶器,無論從形狀還是圖案來看,它們都極具變化,異常華麗。繩紋陶器如此多姿多彩,著實令人驚嘆。其豐富的創(chuàng)意變化,與硬玉穿孔的石工技藝的發(fā)展一起形成的日本文化史的特色——手工業(yè)技術的成熟,在這一歷史階段中已經充分顯示了出來。

圖1 繩紋陶器(圖片:T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