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〇年二月二十六日,二十一歲的高本漢搭乘瑞典東印度公司的“北京號”貨輪,與一千公斤炸藥結伴同行,經過兩個月的海上漂泊,抵達了上海,然后一路北上,在北京稍作停留以后,來到了山西太原。就這樣,這位偉大的學者在中國的戰亂和瘟疫里,在自己的饑寒交迫里,開始了他劃時代的研究工作——歷史音韻學和方言學。很多年以后,高本漢的學生馬悅然教授指出:在索緒爾死后發表的《普通語言學教程》前一年,高本漢的《中國音韻學...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一九一〇年二月二十六日,二十一歲的高本漢搭乘瑞典東印度公司的“北京號”貨輪,與一千公斤炸藥結伴同行,經過兩個月的海上漂泊,抵達了上海,然后一路北上,在北京稍作停留以后,來到了山西太原。就這樣,這位偉大的學者在中國的戰亂和瘟疫里,在自己的饑寒交迫里,開始了他劃時代的研究工作——歷史音韻學和方言學。很多年以后,高本漢的學生馬悅然教授指出:在索緒爾死后發表的《普通語言學教程》前一年,高本漢的《中國音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