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納稅人會計真賬實操全圖解
- 張璐瑩
- 3114字
- 2019-01-04 15:27:48
1.2
一般納稅人的認定辦法
1.2.1 一般納稅人申請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須向稅務機關辦理認定手續,以取得法定資格。一般納稅人的認定程序有以下步驟。
1.提出申請報告
符合一般納稅人規定條件的納稅人,申請辦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時,應提出申請報告,并提供下列有關證件資料:營業執照及稅務登記證;有關合同、章程、協議書;辦稅人員名單及其證書;銀行賬號證明;上一年度生產經營情況和納稅情況綜合報告;上一年度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新開業企業的驗資證明;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有關證件、資料。
2.填報《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請認定表》
稅務機關對企業的申請報告和有關證件、資料經初步審核符合規定條件的,發給《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請認定表》,一式兩份,由企業填寫并上報待批。《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請認定表》的內容與填制要求如下。
(1)企業基本情況。要求填寫申請時間、經營地址、電話、郵政編碼、經營范圍、經濟性質、開戶銀行賬號、職工人數等。
(2)納稅人年度納稅資料。要求填寫生產貨物的銷售額,加工、修理、修配的銷售額,應稅銷售額合計,固定資產規模等,以便稅務機關據以判斷企業是否超過小規模納稅人標準。
(3)會計核算狀況。要求填寫專業財務人員人數,設置賬簿種類,能否準確核算進項、銷項稅額等情況,以便稅務機關據以判斷企業會計核算是否健全。
(4)審批意見,由有關稅務部門填寫。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請認定表,見表1-2。
表1-2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請認定表

注:本表1式2份,主管稅務機關和納稅人各留存1份。
3.稅務機關認定
負責審批的稅務機關審核認定企業為一般納稅人,即在企業《稅務登記證》副本首頁上加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確認專章。
經稅務機關審核認定的一般納稅人,可按增值稅稅法規定計算應稅額,并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
(1)凡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均應依照本辦法向其企業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
(2)企業申請辦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應提出申請報告,并提供有關證件、資料。
(3)主管稅務機關在初步審核企業的申請報告和有關資料后,發給《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請認定表》。
(4)對于企業填報的申請認定表,審核合格后,認定為一般納稅人。
(5)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標準的商業企業以外的其他小規模企業,會計核算健全,能準確核算并提供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的,可申請辦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
需要注意的是:①納稅人是總分支機構實行統一核算的,其總機構年應稅銷售額超過小規模企業標準,但分支機構是商業企業(非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以外的其他企業,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小規模企業標準的,其分支機構可申請辦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但須提供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其總機構為一般納稅人的證明。②所有銷售免稅貨物的企業都不辦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
(6)已開業的小規模企業(非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除外),其年應稅銷售額超過小規模企業標準的,應在次年1月底以前申請辦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
4.一般納稅人年審和臨時一般納稅人轉為一般納稅人的認定
在一般納稅人年審和臨時一般納稅人轉為一般納稅人過程中,對已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但年應稅銷售額未達到規定標準的一般納稅人,如會計核算健全,且未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取消其一般納稅人資格。

1.2.2 一般納稅人管理
1.一般納稅人輔導期管理
一般納稅人的納稅輔導期一般應不少于6個月。在輔導期內,主管稅務機關應積極做好增值稅稅收政策和征管制度的宣傳輔導工作,同時按以下辦法對其進行增值稅征收管理。
(1)對小型商貿企業,主管稅務機關應根據約談和實地核查的情況對其限量限額發售專用發票,其增值稅防偽稅控開票系統最高開票限額不得超過1萬元。專用發票的領購實行按次限量控制,主管稅務機關可根據企業的實際年銷售額和經營情況確定每次的專用發票供應數量,但每次發售專用發票數量不得超過25份。
(2)對商貿零售企業和大中型商貿企業,主管稅務機關也應根據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對其限量限額發售專用發票,其增值稅防偽稅控開票系統最高開票限額由相關稅務機關按照現行規定審批。專用發票的領購也實行按次限量控制,主管稅務機關可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確定每次的供應數量,但每次發售專用發票數量不得超過25份。
(3)企業按次領購數量不能滿足當月經營需要的,可以再次領購,但每次增購前必須依據上一次已領購并開具的專用發票銷售額的3%向主管稅務機關預繳增值稅,未預繳增值稅稅款的企業,主管稅務機關不得向其增售專用發票。
預繳的增值稅可在本期增值稅應納稅額中抵減,抵減后預繳增值稅仍有余額的,應于下期增購專用發票時,按次抵減。

(4)對每月第一次領購的專用發票在月末尚未使用的,主管稅務機關在次月發售專用發票時,應當按照上月未使用專用發票份數相應核減其次月專用發票供應數量。
(5)對每月最后一次領購的專用發票在月末尚未使用的,主管稅務機關在次月首次發售專用發票時,應當按照每次核定的數量與上月未使用專用發票份數相減后發售差額部分。
(6)在輔導期內,商貿企業取得的專用發票抵扣聯、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和廢舊物資普通發票(現已不包括廢舊物資普通發票)以及貨物運輸發票要在交叉稽核比對無誤后,方可予以抵扣。
(7)企業在次月進行納稅申報時,按照一般納稅人計算應納稅額方法計算申報增值稅。如預繳增值稅稅額超過應納稅額的,經主管稅務機關評估核實無誤,多繳稅款可在下期應納稅額中抵減。
另外,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深圳等8省市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38號)第六條明確:
試點納稅人取得一般納稅人資格后,發生增值稅偷稅、騙取退稅和虛開增值稅扣稅憑證等行為的,主管稅務機關可以對其實行不少于6個月的納稅輔導期管理。
2.轉為正常一般納稅人的審批及管理
(1)審批。
納稅輔導期達到6個月后,主管稅務機關應對企業進行全面審查,對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可認定為正式一般納稅人。
(2)管理。
企業結束輔導期轉為正式一般納稅人后,原則上其增值稅防偽稅控開票系統最高限額不得超過l萬元,對輔導期內實際銷售額在300萬元以上、并且足額繳納了稅款的,經審核批準,可開具金額在10萬元以下的專用發票。對于只開具金額在1萬元以下專用發票的小型企業,如有大宗貨物交易,可憑國家公證部門公證的貨物交易合同,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同意,適量開具金額在10萬元以下專用發票,以滿足該宗交易的需要。
大中型企業結束輔導期轉為正式一般納稅人后,其增值稅防偽稅控開票系統最高限額由相關稅務機關根據企業實際經營情況按照現行規定審核批準。
3.納稅輔導期的特殊政策規定
(1)有關進項稅憑證的抵扣時間規定。
輔導期一般納稅人取得的下列增值稅抵扣憑證實施“先比對、后扣稅”的管理辦法。
輔導期一般納稅人取得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貨物運輸業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等應當在交叉稽核比對無誤后,方可抵扣進項稅額。
主管稅務機關定期接收交叉稽核比對結果,通過《稽核結果導出工具》導出發票明細數據及《稽核結果通知書》并告知輔導期納稅人。
輔導期納稅人根據交叉稽核比對結果相符的增值稅抵扣憑證本期數據申報抵扣進項稅額,未收到交叉稽核比對結果的增值稅抵扣憑證留待下期抵扣。
(2)實行限量限額發售專用發票。
主管稅務機關對輔導期納稅人實行限量限額發售專用發票。
4.納稅輔導期的賬務處理
輔導期一般納稅人應在“應交稅費”科目下增設“待抵扣進項稅額”明細科目,該明細科目用于核算輔導期一般納稅人取得尚未進行交叉稽核比對的已認證專用發票抵扣聯、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以及貨物運輸發票進項稅額。納稅輔導期的賬務處理如圖1-1所示。

圖1-1 納稅輔導期的賬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