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朱家王朝的締造者 太祖朱元璋(1)
- 正說大明十六帝
- 劉亞玲編著
- 4836字
- 2018-05-25 16:09:36
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字國瑞,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人。家境貧寒,父母早逝,年輕時曾入寺為僧。1352年率眾投紅巾軍,參加元末農民起義,并逐步成為一位杰出的領袖。他運用“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方針,壯大軍力。1356年,他率軍攻克集慶(后改名應天,即今南京)。以此為根據地,先后擊破陳友諒、張士誠部,于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建元“洪武”,從而開創了朱氏家族統治中國的歷史。朱元璋死于1398年,在位31年。
1.亂世投軍,攀鳳起家
封建社會是個家族社會,權力主要由大而顯赫的家族來掌握。朱元璋出身貧寒,即使他再有本事,憑借個人的奮斗,在那個時代也是難以成功的。朱元璋與郭家和馬家這兩個比較有名氣的家族聯系起來之后,則如虎添翼,為以后登上皇帝寶座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朱元璋的家庭世代務農,因沒有自己的土地,所以只能為地主干活,自然是社會地位很低的。不僅如此,由于受到地主的壓迫,常常一年艱苦勞作,到頭來還是全家不得溫飽。因此,朱家經常搬遷,力圖尋找一個壓迫比較小的地方生活。
據考證,朱元璋的太祖居于沛縣(今江蘇沛縣),祖籍是句容(今江蘇句容),住在朱家巷。朱元璋出身貧寒,他的祖父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在元朝是一個“種地的淘金戶”。所謂種地的淘金戶,這是一種特殊的、在元代礦戶中屬于承擔向朝廷交納定額黃金的戶籍。句容縣原本沒有黃金,官府同意以種地代替淘金,即以種地的錢買了黃金來交納。由于元朝的賦稅很重,實在交不起,朱家只好再次遷移,逃到淮北一帶,在泗州盱眙(今江蘇盱眙)安頓下來。祖父辛辛苦苦干了一輩子,連一點基業也沒打下,便一命歸西了。
朱元璋的父親名叫朱五四,又名世珍,是個老老實實的佃農,就像當年一首歌謠所唱的那樣:“佃農佃農老實人,只種莊稼不管事,種了十畝肥莊稼,到頭來,兩手空空回家來?!钡拇_,朱五四為別人種了一輩子莊稼,可到頭來什么也沒撈到,以致自己死后也沒個葬身之地。他一生當中,像候鳥一樣把家搬來搬去。在盱眙活不下去了,只好逃往虹縣(今安徽泗縣)。到50歲的時候,又舉家遷往鐘離東鄉給人做佃農,60歲時無力耕種,生活難以維持,又搬移到孤莊村落戶。正如中國有句古話:“窮搬家,富挪墳”。這正好是朱元璋家境的寫照。在每一次舉家搬遷的過程中,一家老小總把希望寄托在新地方、新田主身上,可他們哪里知道,一百個田主,九十九個心比鍋底還黑,根本不會給窮人留一條活路。
朱元璋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和家庭環境下出生的,正是由于生活的艱辛,使得朱元璋過早地在自己的性格當中注入了剛毅、果敢、勇于做事的素質,使他自強不息,面對著強大的勢力從不低頭,但又不缺乏斗爭的機智忍讓之術。
朱元璋的母親陳氏,出身行伍之家。外祖父陳公曾在宋朝大將張世杰部下當過兵。兵敗后輾轉回到家鄉,在原地怕被人抓去充軍,遷居盱眙津里鎮,靠當巫師畫符念咒、看風水、算命批八字過活。陳公生有二女,大女兒嫁給季家,小女兒嫁給了朱五四。朱五四有8個孩子,朱元璋是老八,幼名重八,初名興宗,后來他投到郭子興麾下,才起官名叫元璋,字國瑞。因為自宋朝以來,平民百姓若不在官府任職是一概不許起官名的,只能用行輩和父母年齡合算出一個數目作為稱呼,也就是說只能叫小名。
由于家境貧寒,年幼的朱元璋經常吃不飽肚子,很小的時候就去給人家放牛謀生。后來為了填飽肚子,還曾出家當過和尚。直到朱元璋參加了紅巾軍,投奔了郭子興,命運才開始有了轉機。
朱元璋投軍完全是“官逼民反”。人沒活路了,自然就豁出去了,這對以后朱元璋的執政產生了很大影響。后來,朱元璋在《皇陵碑》中回憶當時情景:“好友寄來書信,勸我參加義軍,心中擔憂又恐懼,正在猶豫不定,此事卻被別人發覺,聲言要告官府。形勢急迫,算上一卦,結果逃亡和留守皆不吉,只有投軍方大吉?!边@就是朱元璋高人一等的地方,他向世人表明,他投奔起義軍的決心是神靈的啟示,他的行為是受命于天,是受菩薩保佑的。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朱元璋可說是用盡心機了。
至正十二年(1352年)閏三月初一,朱元璋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起義軍,被收做一名步卒,那一年他25歲。這一過程看起來簡單,但卻為朱元璋帶來了峰回路轉的命運,為他走向成功打開了大門。
參軍后,朱元璋自己非常努力,才能出色,很受郭子興的賞識。朱元璋非常明白,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拼命努力。所以他總是比別人練得刻苦,練得認真,練的時間長。不久,他就已經成為隊里出類拔萃的角色。郭子興也越發喜歡他,每次領兵出擊,都會把他帶在身邊,而朱元璋也總是小心地護衛著郭子興,作戰十分勇猛,斬殺俘獲過不少敵人。
因表現出色,朱元璋不久就被調到元帥府做了親兵九夫長。遇上事情,郭子興總不忘征求一下他的意見,每次他都盡力謀劃,使郭子興越來越覺得他有膽識,有謀略,是個將才。再后來,郭子興就派朱元璋單獨領兵作戰。每次打仗,朱元璋總是身先士卒,沖殺在最前面。得到的戰利品,他又分毫不取,全部分給部下,因而部下都非常擁護他。郭子興見朱元璋帶領的部隊凝聚力空前增強,戰斗力大為提高,于是,更加器重他,特別想把他收為心腹,讓他真心真意、死心塌地地跟著自己干。
郭子興有個養女,是好友馬公的小女兒。馬公原是宿州閔子鄉的一個富豪,因仗義疏財,又好交友,與郭子興是刎頸之交。馬公死后,郭子興就將馬公的女兒交給夫人撫養,把她當作自己的親生女兒看待。為了拉攏朱元璋,郭子興決定把養女嫁給朱元璋。
這對朱元璋來說,真可謂是天上掉餡餅!一個窮小子竟然能娶到元帥的女兒為妻,真是福人、福相、福分大,連他自己都覺得像是一場夢,夢已成真,郭元帥親自為他們主婚。從此,他有了靠山,前程似錦,眾兄弟自然對他另眼相看,以后在軍中就稱他為“朱公子”。
這樁婚姻不僅表明朱元璋深得郭子興的信任,而且娶到馬氏,更使朱元璋大受裨益。馬氏本人就是一個聰明賢惠的女人,因而成了朱元璋角逐天下的賢內助。他們珠聯璧合,朱元璋做事便如同錦上添花,戰場上的表現就更加出色,威望大大提高。結果,卻引起了郭子興對朱元璋的猜疑忌妒。馬夫人處處為他周旋,才得以保全性命和地位。有一次,朱元璋遭人陷害被監禁,當時正值荒歲歉收,沒有吃的。馬夫人偷偷懷揣炊餅給他吃,竟燙傷胸口。后來她習慣于儲藏一些干糧干肉,為的是軍中缺糧時給朱元璋吃,從來不考慮自己。渡江時,她率全軍將士的妻妾渡江。在應天,陳友諒大軍壓境時,她散盡宮中財物犒勞將士,鼓舞士氣。因此,開國后朱元璋對侍臣說:“皇后與朕同是布衣出身,同甘共苦,比起漢光武帝危難時馮異獻的豆粥麥飯來,更勞苦功高。她還多次對朕說:夫婦相保容易,君臣相處難,常請求赦免臣下過失,保全大臣。她是朕的得力助手。”他還將馬皇后比作唐太宗賢德的長孫皇后?;氐胶髮m,他把這些話講給馬皇后聽。馬皇后說:“陛下不忘與妾貧賤時的苦難日子,也不要忘記與群臣共同度過的艱難歲月。但妾怎敢與長孫皇后相比呢?”
對于馬氏的謙虛、深明大義,朱元璋是感激的,他更以自己的夫人能有這樣的人品自豪,這使他對事業的追求更加有動力。朱元璋攀上馬夫人這只鳳,為自己添加了一股無法估量的力量。
2.假托神明,美化統治
歷代皇帝都不惜將自己的出身美化和神圣化,朱元璋也不例外。為了登上皇帝寶座,為了朱氏家族能統治天下,朱元璋不惜讓自己披上神的外衣,使丑小鴨變成白天鵝,使泥菩薩變成活神仙,使其統治名正言順。
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變?!弊鍪乱皂槨榱耸棺约旱慕y治能夠萬世延續,統治者們往往會編造各種謊言來美化自己,神話自己,使自己的統治蒙上一層神秘的外紗,這樣更能愚弄百姓,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例如,秦代陳勝吳廣起義時,曾使人用帛寫上“陳勝王”三個字暗中放進別人剛釣起的魚肚中,并使人晚上模仿狐貍高叫“大楚興,陳勝王”;劉邦當年聽始皇嬴政說東南有天子氣,就在家鄉胡編了些“赤帝子”將來要取代“白帝子”的話來抬高自己,劉邦的妻子呂氏也常說“劉邦頭上常有云氣”之類的話;黃巾起義,張角兄弟邊令眾人裹黃巾、扯黃旗,邊派人傳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金田起義的洪秀全稱自己是天父之子,稱自己為天王。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將政權、將個人神秘化,也的確都收到了揭竿而起、一呼百應的成效。朱元璋出身社會底層,沒有任何家族背景。如果不編一些故事加在自己頭上,美化自己的出身,那么就會讓所有的人留下這么個疑問:同是平民出身,肩膀頭一樣高,為什么偏偏你做得了皇帝!難道我就不行嗎?這種不服和挑戰思想的存在,對新生的王朝來說顯然是不利的。因此,朱元璋登基之后,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借助神來使自己的行為名正言順。
朱元璋為了神化自己,編造了自己出生時的一些故事。朱元璋出生之前,他母親在田地里干活,由于疲憊至極而睡去。夢中一道士給她吃了一粒藥丸,也就是仙丹。第二天陳氏干活的時候忽然覺得就要臨盆了。她連忙往家趕,但是,走到半路的時候再也支持不住,就躲到山坡下的二郎廟里面,生下了朱元璋。
據說,朱元璋誕生的時候,整個二郎廟里面都閃著紅光,以致映得附近的山嶺也紅彤彤的,這自然是不同凡響的事情。而當陳氏把朱元璋抱回家之后,街坊鄉親們發現朱元璋的家里也是一片紅光。起初,善良的鄉親們還以為朱元璋的家里起了火,就連忙拿著救火的工具跑了過來。等到了近處一看,卻發現遠不是那么回事。就是朱元璋的家里人,一年之中也經常發現自己的家里有紅光在閃,最終發現了原來是敬神的燈光在閃。從此,朱家越發認為朱元璋非同俗人凡胎。
由于古代社會里人民生活疾苦,再加上科學技術、知識文化的落后,在那樣的歷史條件下,人們的認識水平很有限,而天下的百姓對皇帝的出身在當時非常在意。人們普遍認為“君權神授”,認為皇帝就應該是上天派下來管理人的,皇帝的生死存亡都體現著上天的旨意?;实蹅円哺鼧芬獬姓J人民這樣的看法,同時為了使自己的出身更加貼近于人民的觀念,他們便會想出種種辦法來迎合和麻痹人民大眾,使勞動人民對于統治者不會生出反叛之心,以利于自己政權的穩固和統治的順利進行。
朱元璋為了鞏固萬世帝業,編造出神的故事來抬高自己。他的傳說也是如此美好,但這都不可能是真實的。那么真實情況怎樣呢?
在朱元璋出生之前,家境困難,負擔極重。為了生計,陳氏懷胎十月仍然要堅持在田間勞作,連一點休息的時間也沒有。直到臨盆之前,才不得已匆匆忙忙地往家趕,以致最后只能草草地在二郎廟里把朱元璋生下來。由此而觀陳氏之生朱元璋,聯想到一位母親所經受的磨難,實在遠不如傳說的那樣浪漫。
朱元璋出生后,朱家又多了一人吃穿,負擔更加沉重,做父親的朱五四甚至已經沒有錢給新出生的朱元璋買一方新的綢布(當時綢布是常用織物,但很貴)來包裹身體了。幸好他在河里意外地撿到了一塊別人丟掉的舊紅綢布,就給朱元璋裹了身子,勉勉強強免去了買不起紅綢布的尷尬。
朱元璋真是一名制作神話傳說的大導演,使得許多“摧眉折腰事權貴”者趨之若鶩,為博帝王“開心顏”而大動腦筋。這使得人們對于他的身份有了新的解釋,并且這種傳說有助于穩固朱家的江山社稷,有利于明朝的統治,這對于朱元璋來說無疑是有利的,所以朱元璋就要趨向于這種說法,不僅自己去編,而且鼓勵下臣去附會。
朱元璋為了把自己神化,還曾撰寫過一本《周顛仙人傳》。在《周顛仙人傳》中,明太祖記載了周顛的身世及其事跡。其中說到,周顛面見朱元璋,唱道:“山東只好立一個省?!比缓笥檬之嫵傻貓D,指著朱元璋說:“你打破一個桶(統),做一個桶?!敝煸拔髡骶沤?,行前問周顛:“此行可以嗎?”回答說:“可以?!庇謫査骸坝颜徱呀浄Q帝,消滅他怕不容易?”于是周顛仰首看天,然后說:“上面無他的。”如此云山霧罩的事情不勝枚舉。又說十年之后,一次朱元璋害了熱病,幾乎要死。這時赤腳僧覺顯送來藥,說是天眼尊者和周顛仙人送到。朱元璋服下后,晚上病就好了。
由于成功地借助了輿論,朱元璋的出身一下子高貴了許多,與真實的情況相比,的確有云泥之別。但人們接受了這個傳說,同時也接受了這個皇帝,朱元璋和他的家天下因而成了這個傳說最大的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