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稿拾零
- (阿根廷)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 745字
- 2019-01-04 14:23:45
貝奈戴托·克羅齊
貝奈戴托·克羅齊是當代意大利少數幾位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另一位是路易吉·皮蘭德婁),一八六六年二月二十五日出生在阿奎拉省佩斯卡塞羅利的一個小村子。當他的父母搬到那不勒斯住的時候,他還是個孩子。他接受的天主教教育,由于老師的不盡心甚至不虔誠而顯得十分淡薄。一八八三年,一場持續了九十秒鐘的大地震撼動了意大利南部。在這場地震中他失去了雙親和姐姐,自己也被埋在瓦礫之中,兩三個小時以后才得救。為了擺脫極大的絕望,他決定思考宇宙。這是不幸的人經常用的辦法,有時也是一種安慰。
他研究了哲學那有條不紊的迷宮。一八九三年,他發表了兩篇隨筆:一篇關于文學批評,另一篇關于歷史。一八九九年,他有時帶著一種恐懼,有時帶著一種幸運,提醒說自己身上正在形成一些形而上學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辦法——或者說某種辦法——已經迫在眉睫。于是他停止了讀書,晝夜不眠,在城里到處游蕩卻又什么也看不見。他不言不語,悄然窺視。當年他三十三歲——根據猶太教神秘哲學的說法,正是用泥土做的第一個人的年齡。
一九〇二年,他開始寫第一部關于精神哲學的書——《美學原理》(在這本沒有什么成果卻十分燦爛的書中,他否認本質與形式之間的區別,把一切都歸因于直覺)。一九〇五年他出版了《邏輯學》,一九〇八年出版《實踐活動的哲學》,一九一六年出版《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
一九一〇年至一九一七年,克羅齊任意大利參議院議員。宣戰以后,所有的作家都自暴自棄,沉湎于仇恨帶來的豐厚樂趣,而克羅齊卻始終不動搖。從一九二〇年六月至一九二一年七月,他擔任教育部長。一九二三年,牛津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
他的作品已經超過二十卷,其中包括一本意大利歷史,一本十九世紀歐洲文學研究以及關于黑格爾、維柯、但丁、亞里士多德、莎士比亞、歌德和高乃依等的論文。
陳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