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刻在山巖上的波斯帝國昔日輝煌

離開居魯士陵墓,旅行車向東南方向行駛。在臨近也曾是波斯帝國一個興盛期的都城伊什塔克爾的時候,不遠處一片連綿的山巒像墻壁一樣矗立。旅行車向山前駛?cè)ィ瑢?dǎo)游介紹說,這里叫納克希·魯斯塔姆,也被稱作帝王谷。

帝王谷曾安葬了波斯歷史早期從第四代到第七代的四位帝王:大流士一世、薛西斯一世、阿塔薛西斯一世和大流士二世。四位帝王的陵墓鑿山而建,一字排開,看上去非常壯觀。

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墓葬方式,巨大的陵墓鑿刻于懸崖峭壁之上,每個陵墓都在呈十字形狀的凹槽內(nèi)。每個十字形的陵寢上方,都雕有古波斯人信奉的瑣羅亞斯德教最高主神、全知全能的宇宙創(chuàng)造者阿胡拉·馬茲達的神像,以及臣服于波斯帝國統(tǒng)治的各國各族群人的浮雕。

在山巒中間的巖壁上造陵的先河,開啟于波斯第三代君王大流士一世,他在生前就為自己選定了墓地,并確定了陵墓的形制。大流士一世身后的列王均如法炮制,只是第八代國君大流士三世的陵墓剛開鑿了一半,波斯帝國便被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給滅掉了。

納克希·魯斯塔姆的陵墓群與埃及盧克索帝王谷中深藏山巖地下的法老陵墓有著巨大的差異,和盧克索帝王谷地下宮殿的奢侈氣派比較起來,這開鑿在峭壁的帝王陵寢實在是太簡陋了,但比之帕薩爾加德的居魯士陵寢,已然講究了許多。

帝王谷中的大流士二世陵墓

帝王谷

余粟和哈梅德走到山腳才發(fā)現(xiàn),墓室處于十字的中間的一橫中央,距離地面約二三十米高,只能仰視。墓穴之所以懸鑿在山崖高處,源于那個時代人們相信,離天越近,則離“神”也就越近。

雖說這里的陵墓在亞歷山大的大軍到來之際都遭到了洗劫,但墓穴外部的浮雕基本保存完好。特別是大流士一世陵墓頂端阿胡拉·馬茲達的神像,依然清晰可辨。將阿胡拉·馬茲達的神像雕在上方,強調(diào)的是君權(quán)神授。但安葬在此的大流士一世心里最清楚,自己的君權(quán)是如何得來的。

這個故事說來還真有點意思。

大流士一世的血統(tǒng),與居魯士的阿契美尼德王族還真有些沾親帶故。在居魯士之子岡比西斯繼承父位后,他被封為御林軍“永生軍”的統(tǒng)帥,一度隨岡比西斯征伐。但就在岡比西斯東征西伐的時候,國都卻發(fā)生了暴亂,一個叫高默達的拜火教祭司謊稱自己是已被岡比西斯處死的弟弟巴爾迪亞,篡奪了帝位。

岡比西斯聞訊,帥軍回師討逆,卻死在了途中。此時,大流士一世正在都城,他與其他六位波斯貴族發(fā)現(xiàn)高默達并非真正的巴爾迪亞后,發(fā)動政變,殺死了高默達。可在這之后,七個貴族就為推舉誰為新帝爭執(zhí)了起來。最后幾位貴族商定,第二天騎馬到郊外匯集,誰的坐騎首先嘶鳴,誰就是新的帝王。結(jié)果大流士一世讓他的馬夫做了一點手腳,使他的坐騎最先嘶鳴,因此他登上了新的帝位。這好像與阿胡拉·馬茲達,并沒有太大的關(guān)系。

盡管大流士一世成為帝國新的君王,耍了點不那么光明磊落的小手腕,但這并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偉大的君王。大流士登基之初,波斯帝國內(nèi)亂不斷,他繼位僅僅三年,通過十八次大的戰(zhàn)役,鏟除了割據(jù)勢力,使偌大的波斯帝國重歸一統(tǒng)。

此后,他繼續(xù)拓展疆域,鑄就了波斯帝國空前的輝煌。使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波斯帝國國土面積達700多萬平方公里。世界五大文明發(fā)源地,其中三個被囊括在大流士一世治下的疆域版圖內(nèi),并軍旗直指第四個文明中心希臘。

大流士一世統(tǒng)治的波斯帝國對世界歷史的影響,不僅限于其遼闊疆土的拓展,更在于其制度建設(shè)。大流士一世始終沿襲了居魯士大帝的國策方針,確立了君主專制,統(tǒng)一了度量衡和貨幣。

為鞏固中央集權(quán),大流士一世以《漢謨拉比法典》為藍本制定法律,并實施改革,開鑿運河,建立驛站,保證著一個龐大的能有效行使權(quán)力的帝國的運行。其治理國家的模式,深刻影響著在其之后稱霸一方的古羅馬、奧斯曼等老大帝國。

作為一個文治武功卓絕出色的帝王,大流士不是歷史上第一位所向無敵的征服者,而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國統(tǒng)治者。他的全部政策的著力點,是將廣大疆土上風采各異的文化,包容并蓄逐漸融為一體,對人類文明史的進程影響至深。

在帝王谷山崖石壁上鐫刻的波斯帝國輝煌,并不止限于大流士一世等四位帝王的時代。就在納克希·魯斯塔姆山口北面不遠處,就是伊什塔克爾古城。雖然這座古城已經(jīng)被久遠的歷史淹沒得幾乎看不到了痕跡,但在居魯士、大流士之后,波斯帝國下一個鼎盛期 —— 薩珊王朝,就淵源于此。

波斯波利斯被亞歷山大的占領(lǐng)軍焚毀之后,波斯帝國的中心就從波斯波利斯遷移到了伊什塔克爾。薩珊王朝開國皇帝阿達希爾一世,就是在伊什塔克爾的神廟,完成了他的加冕儀式。

伊什塔克爾與帝王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在四座王陵周圍的石壁上,還有八幅巨大如同壁畫的浮雕,其中反映了部分薩珊王朝的業(yè)績,正好彌補些許伊什塔克爾城湮滅的遺憾。

浮雕再現(xiàn)了波斯帝王與敵人交戰(zhàn)以及凱旋的場面。其中位于大流士一世陵墓左下方崖壁的浮雕壁畫最引人注目,表現(xiàn)的是薩珊王朝第二位皇帝沙普爾一世打敗羅馬人凱旋的情景。沙普爾一世昂首騎在馬上,而被俘獲的羅馬皇帝瓦勒良則在馬前做匍匐稱臣狀。

薩珊王朝是波斯帝國的又一鼎盛時期,薩珊是開國皇帝阿達希爾一世父親的名字,王朝的存在對彼時的世界亦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一方面,薩珊王朝取代了被視為西亞及歐洲兩大勢力之一的安息帝國,與羅馬和后來的拜占庭帝國爭雄400年,曾經(jīng)戰(zhàn)勝了不可一世的羅馬帝國,但最終敗在了拜占庭的希拉克略一世皇帝手下。

余粟在帝王谷浮雕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薩珊王朝與中國保持著活躍的外交關(guān)系,波斯使者曾頻繁地到訪中國。在中國的歷史文獻中,可以查到有13位薩珊王朝的使者到訪中國的記載。由于雙方都能從絲綢之路的貿(mào)易中獲益,因而保護絲綢之路受到雙方高度重視。于是雙方都進駐中亞,共同護衛(wèi)絲綢之路,保護往來商隊的安全。除了陸路的貿(mào)易往來之外,雙方還建立起海上的貿(mào)易往來,在中國南部發(fā)現(xiàn)的大量薩珊王朝硬幣,就是有力的物證。

除了貿(mào)易之外,中國和波斯的文化交流也相當熱絡(luò)。

有史學(xué)家評論說,薩珊王朝古波斯文化發(fā)展到了巔峰狀態(tài),影響力遍及各地,對歐洲及亞洲中世紀藝術(shù)的成形都起到了明顯促進作用。

當時,中國正處在晉朝和北魏時期,薩珊王朝皇帝曾多次派遣最有才干的波斯音樂家及舞者到洛陽的宮廷。到了隋唐時期,依然有受薩珊王朝皇帝派遣的藝人進入長安的宮廷。

余粟在帝王墓穴和浮雕前盤桓,發(fā)現(xiàn)這里還有一些外國人,而且以身材高大的德國人居多。原來,在帝王谷的陵墓和浮雕中,還有一些關(guān)于雅利安人祖先的記載。

例如在大流士一世的陵墓銘文中,有這樣的文字:“我是大流士……/波斯人,波斯人的兒子/雅利安人,來自雅利安族/”另外,在阿達希爾一世從阿胡拉·馬茲達手中接受王權(quán)之環(huán)的浮雕中,有一句銘文,阿達希爾一世自稱是“雅利安的萬王之王”。后來,余粟多次來到伊朗,看到更多的德國人,到伊朗尋宗問祖。

帝王谷波斯帝王獨特的安葬規(guī)制,山崖石壁上精美的浮雕,栩栩如生地記錄著這個偉大帝國的昔日輝煌。力透巖石的鑿刻,雖然說不上多么精美豪華,但有一種肅穆中的豪邁氣勢,讓古波斯民族的精神,經(jīng)受了歲月的洗磨,穿越千古而留存;也在余粟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跡。

像這樣親臨現(xiàn)場憑吊,傾聽遺跡的訴說,讓余粟對伊朗的親近感更濃厚了起來。

旅游不僅僅讓人增廣見聞,也會讓人更睿智和明理,自然也包括對愛情方面的感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县| 宁河县| 桂东县| 新闻| 凤阳县| 饶平县| 武川县| 凭祥市| 西和县| 陕西省| 锡林郭勒盟| 安阳县| 肃北| 汉寿县| 腾冲县| 福海县| 米泉市| 贺兰县| 靖西县| 永泰县| 泾川县| 淳化县| 朝阳区| 白水县| 天台县| 定边县| 山东省| 讷河市| 台东县| 乌兰察布市| 和龙市| 梨树县| 镇原县| 逊克县| 咸丰县| 广水市| 阳原县| 芦山县| 清徐县| 志丹县|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