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了哈佛又如何?人生的另一種修煉
- 郭宇寬
- 649字
- 2019-01-04 05:24:32
貧窮的給予
我出生于一個貧困的鄉村——合溪鎮廣福村,隸屬于重慶市南川區。兩歲時,父親就去廣東打工了,我成了現在人們口中所謂的留守兒童。我家住在山上,學校位于山腳下。小學六年,我每天走五公里下山去學校,放學再走五公里上山路。冬天的時候天黑得早,有時回家的路上還會遇到野豬、野山羊,但是那時候一點都不覺得害怕。寒暑假的時候,我就和家人一起做農活,父輩們做的農活我基本都會。這些經歷鑄就了我堅韌的性格,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會退縮。
小時候的我,對理想根本沒有什么概念。小學畢業之前我都沒有離開過出生的小鎮,后來考到另一個鎮上的一所初中,我才離開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初中的時候,我很羨慕客車司機,因為他們每天都會去一趟城里。生活留給我們唯一通往外面世界的路就是讀書,老師這樣灌輸,我們也深信不疑。初一時,我的成績很糟糕,年級總共300多人,我排在200名以外,這是在初中畢業后就去讀職高的命運。我很幸運,交到了一個很好的朋友——一個被父母拋棄,跟著爺爺生活,家境貧寒得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但是非常勤奮好學。
初二的時候,我們住的還是大通鋪,四五十個人睡在一間屋里,我們不敢在寢室點蠟燭看書,就跑到廁所,點著蠟燭看到十一二點。總有一種力量讓人前行,總有一種力量讓人淚流滿面,如果我的人生中有過純粹的時光,那么一段是在初中里,一段是后來從西雅圖到坎昆的路上。
中考時,我以全校前十的成績和他一起考到重慶市重點高中,那些日日夜夜的努力讓我免于畢業后就讀職高。此時的成績比初二時提升了兩百多個名次,那是我贏得的第一場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