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人吼:解讀鐵人王進喜
- 薛濤
- 1432字
- 2019-01-04 00:04:48
革命的火種
祁連山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這里有紅軍西路軍留下的革命火種,也有解放區延長油礦支援來的老工人。玉門油礦是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兩黨的相爭之地。1941年7月,國民黨派中央組織部部長親赴玉門礦籌備成立了礦黨支部,而中共則先于4月份即派共產黨員在老君廟建立支部,發展新黨員,同年中共南方局,根據周恩來副主席指示,從重慶特派田泊萍等7名黨員組成甘肅油礦地下黨支部,以職工小學職員等名義開展工作。到1944年夏,曾組織過罷工斗爭。
那時的王進喜就和地下黨有過接觸。一次,他們把王進喜叫到一起,秘密聽廣播,內容是批評蔣介石不但不抗日,反而要組織力量消滅共產黨的事例。臨走時,他們囑咐王進喜別亂講,這是殺頭的事!
貧窮、饑餓、討飯、死亡,是舊社會給王進喜上的人生第一課。只是這第一課也太悲愴、太殘忍、太強烈了。它對王進喜一生的影響很深,也正是他對舊社會的恨,才產生了對新社會、對新中國的愛,最終,形成了他要終生報答祖國的動力。
貧窮、苦難的生活,自幼就磨煉了王進喜的意志,也增添了他的勇氣和智慧,鍛煉了他能吃苦耐勞,能克服各種困難的精神。長期的被奴役、被壓迫、被打罵、被欺壓的生活,也培養了他的叛逆性格,他在與舊社會、在與惡勢力的抗爭中,變得更機智、更勇敢、更堅強了。
1942年秋,王進喜同志到老君廟鉆井隊,在一次修井中,被一塊大鐵板砸傷了腿,工友把他抬進了宿舍,工頭看到傷很重,要把他送到病號房去,那里有十幾個病號住在一起,地上撒著石灰,不管什么病,都吃一樣的藥,結果是“好人吃病了,病人吃重了,重病號治死了,有時人還活著,就被送到東大岡上埋掉或者喂狼了。
王進喜堅持不去“病號房”,一位師傅也攔著不讓送,倔犟的王進喜一氣之下回了家。家里一沒錢、二沒藥,母親就領著妹妹到山上去采草藥,鄉親們和鄰居也幫著找偏方,整整7個月才好。
1943年春,王進喜回到玉門石油礦,可工頭宣布他早已被開除了,王進喜不服,師傅們又出面找礦里,最后同意讓他頂一個空名,到馱運隊去當小工。該隊有個叫張達富的工人不在了,經師傅們幫助說情具保,王進喜才頂了這個名到隊里當工人。
1947年,24歲的王進喜與王蘭英結婚,這是父母下狠心用大妹妹換親娶來的。
解放前的玉門礦有兩大特點,一是地處塞外戈壁,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它和幾十里外的赤金、花海等處不同,山上不長樹,地上不長草,空中無飛鳥,風吹石頭跑。夏日燥熱生煙,秋冬冷硬苦寒。尤其是老君廟一帶山高坡陡深,石油河水迅猛地流過十幾米高的峭壁懸崖,吼聲震天,這正是玉門老人所說的窮山惡水。
第二,因為它是由官僚資本家作為國防工業來開辦的企業,愛國知識分子們辛辛苦苦勘探開發建設,而國民黨的不法職員、工頭和軍警憲特則成了騎在人們頭上的老爺。玉門老礦是:“愛國科學家的站坊,工頭惡棍的樂園,礦工民夫的監牢。”
隨著油井投產,老礦初具規模,可也越來越像個監獄。四周挖了深溝,拉上鐵絲網,安上電燈,制高點上修筑了炮樓。大門豎起了四個通天大柱,工人不準出礦。1942年成立了300余人的礦井大隊,軍警憲特可隨時抓人,審訊、逼供。職工們說:“礦警隊,真黑暗,狠毒勝過閻王殿,誰要說話不小心,先灌辣水后過電。”
由于自然環境兇險,勞動條件惡劣,所以工傷事故不斷。這一帶石油人,特別是像王進喜這樣的長工們,每天要工作12~16小時。解放前,玉門油礦的工資,職員分33級,工人共分26級,王進喜入油礦時,開始只管稀飯不給錢。
玉門老礦流傳著一句話叫做“鉆井的老虎、煉油的狼、總務后勤是小羊”,王進喜早就向往鉆井,1949年初,他終于當上了24級油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