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最美的老街:歷史文化街區的規劃、設計與經營(2)
- 黃瀅 馬勇主編
- 480字
- 2019-01-04 08:29:51
歷史變遷
南宋御街南起皇城北門和寧門(今萬松嶺和鳳凰山腳路交叉口)外,經朝天門(今鼓樓)、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觀橋(今貫橋)到今鳳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帶,是南宋臨安城的中軸線,全長約4185米。它是皇帝于“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到景靈宮(今武林路西側,供奉皇室祖先塑像的場所)祭拜祖宗的專用道路。
“一代繁華如昨日,御街燈火月紛紛。”用以說起南宋御街·中山路的前世今生,早在五代時,吳越國王錢在拓建杭城時,就在今中河西側建設了與之平行的貫通杭城南北的主干道。到了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宋高宗定都杭州,選擇吳越皇宮故址建設皇城,并建成從皇宮北門和寧門經朝天門至景靈宮“十里御街”。南宋臨安城的東西向道路大都以御街為中心向東西兩邊延伸。
800年前,這里是一軸定皇城的南宋天街;100年前,這里是百業俱興的福地。這條承載著歷朝歷代的期許、輝煌與寥落,寄托著無數人舊日情懷的“御街”,在千年后褪去舊日顏色,開始了一次華麗的轉身。進入新世紀,以“恢復城市記憶,展示御街風采”為宗旨,杭州市南宋御街·中山路綜合保護工程全面啟動,為這一有著千年歷史的南宋御街帶來第三個“黃金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