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第一本趣味生物書(第2版)
- 曲相奎
- 989字
- 2019-01-04 09:59:47
神奇的胃——為什么胃不能消化掉自己
曲老師下午給小智他們班上課。在講述胃的結構和功能時,小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人胃能消化掉牛胃,為什么不能消化掉自己的胃呢?”這個問題提得很有意思,于是曲老師以探討的方式給同學們做出以下的回答。
胃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是指胃能分泌胃液,胃液中的鹽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它變為胃蛋白酶,而胃蛋白酶能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質。牛胃被人吃進胃里后,它所含有的蛋白質,被人胃產生的消化液逐步消化。胃能消化各種肉類,它自己卻安然無恙。
為此,曲老師用美國密歇根大學醫學系的德本教授做過的一個有趣實驗來說明這個道理。德本教授把從人體中切除下來的胃放入一個大試管中,然后加入適量根據正常人體胃部的濃度配制的鹽酸和胃蛋白酶,把試管放置在37℃的恒溫環境中。結果,試管中的胃受到嚴重的破壞,而且相當一部分被溶解掉了。這個實驗說明,胃無法抵御鹽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德本教授進一步指出,胃可以被損壞,但也很容易被修復,正是這種機制起著保護胃表面的重要功能。胃壁細胞的細胞膜表面的脂類物質,與抵御消化有很大關系,如果用洗滌劑去掉細胞表面的脂類物質,胃壁細胞就會受到酸的侵害。另外,胃壁細胞經常更新,老細胞不斷地從表面脫落,由組織內的新生細胞取而代之。所以說人的胃每分鐘約有50萬個細胞脫落,胃黏膜層每3天就全部更新一次。所以,即使胃的內壁受到一定程度的侵害,也可以在幾天或幾個小時內完全修復。所以人體中的胃并不是不會消化自己本身,而是在被消化到某種程度后就會立即自我更新。
還有一些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也證實,胃局部潰瘍的形成是胃壁組織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的結果,這種自我消化過程是潰瘍形成的直接原因,胃液的消化作用是潰瘍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他們對德本教授的觀點提出疑問,如果胃處于不斷地自我消化和自我修復的過程中,胃潰瘍又怎么會產生呢?因此,有理由認為,人的胃也許還存在著其他防止消化自己的機制。這些機制究竟是什么?科學家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科學的世紀。所以,隨著生物科學的不斷發展,科學家會對這個問題作出明確的答復。

聽完曲老師的精彩解釋,小智頓時明白了,全班同學也都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么回事呀!
生物小鏈接
胃具有再生能力,事實上,胃液在消化食物的同時,也對胃壁有一定的損害作用,即造成一些細胞的死亡。但是由于胃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因此這種損害僅僅是暫時的,胃能很快恢復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