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生物科學

生物科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現在已經越來越多地受到了全人類的重視,我們從生物科學中的微生物開始,引領讀者從了解自身出發,掌握足夠的生物科學理論知識,開啟大家的智慧之門,為了我們全人類的共同愿望——健康而做出努力。

微生物——生物王國的祖先

下午的科學課上,崔老師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面,后面的曲老師手里拿著一個類似照相機一樣的東西。當曲老師將它放在講桌上的時候,小組成員都紛紛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說:“是顯微鏡。”“對,就是顯微鏡。”崔老師連忙在一邊補充說,“今天我們的科學課由我來講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由曲老師來給大家講述。”同學們一聽,興奮地喊:“啊,太好了,今天的課可真是別開生面啊,兩位喜歡的老師一起上課!”

看到大家興奮的樣子,曲老師在一邊抿著嘴樂。崔老師接著大家的話茬說:“大家知道這是臺顯微鏡,但是你們知道是誰最先發明的顯微鏡嗎?這個大東西又有什么樣的用處嗎?”同學們都現出一臉的驚訝,含糊其辭地說:“顯微鏡嗎?就是顯微鏡唄!”

崔老師見大家興趣盎然,趁熱打鐵說:“顯微鏡是17世紀荷蘭人列文虎克首先制造和發明的,顯微鏡的發明開啟了生物學領域的新開端,可別小看這臺不起眼的東西,它的出現給生物學科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好,我就給大家介紹這些,下面請曲老師給大家詳細介紹這臺奇妙的顯微鏡。”

“好,同學們,我們首先來看一個實驗。”曲老師從另外的一個箱子里拿出很多的樣品,第一次用顯微鏡觀察了污水,然后又觀察了牙垢,接著拿出來一瓶腐臭難聞的食物。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到顯微鏡前去看,大家都驚奇地發現這些東西里面有無數各種形狀的“小蟲子”在活蹦亂跳,有的穿梭往來,有的扭來扭去,還有的聚成一團,結伴而行,令人作嘔。

曲老師問:“大家看到了什么呀?”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是小蟲子,是小蟲子。”

“你們知道這些小蟲子是什么嗎?我們把這些小蟲子稱作‘微動物’,顯微鏡的最大作用就在于它能幫助我們人類認識和了解這些微生物。”

曲老師于是滔滔不絕地開始了他的講解:微生物是地球上生命的先行者,它們是最早來到地球上開墾土壤、改造大氣的。隨后才是魚、陸生植物和動物,而人類則是最后一個到達的,真是坐享其成啊!在微生物王國里是沒有什么“君臣”之分的,只生活著幾個大家族,包括病毒和類病毒、細菌、真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和衣原體等。這個國家的居民絕大多數都是小個子,它們個頭雖小,但肚皮特別大,非常貪“吃”,只要有東西,它們就從早到晚“吃”個不停。它們不光是貪“吃”,而且從不挑剔,無所不“吃”。它們有的“吃”動植物尸體等現成有機物,還有的“吃”廢銅爛鐵等無機物,還有的兩種物質都來者不拒一并吞下去。微生物繁殖的速度驚人的快。以細菌為例,只要條件合適,每20分鐘就能分裂一次,一分為二,二分為四……一直推算下去,48小時內一個細菌就能生出2144個后代,總重量也無法想象,相當于四個地球的重量。當然,實際情況不可能這樣,不然一個細菌就會讓我們的地球脫離原來的軌道。

微生物個頭雖小,但在自然界中為了自身的生存,有時不僅偷襲比它們大得多的生物機體,而且它們之間也常常兵戎相見、互相殘殺。這種斗爭不僅存在于種族之間,也存在于同類內部個體之間。當然它們使用的武器不是我們常說的刀槍之類的東西,而是一些威力強大的生物活性物質。放線菌產生鏈霉素等抗生素來消滅與它們爭食的細菌,噬菌體則靠吃菌為生,病毒感染細胞常常將細胞上的大門關閉而不讓同類的其他個體進入,但有時關不住其他種類的病毒。微生物就是這樣互相牽制著共同生息于自然界。微生物對自然環境的抵抗力非常強大,地球上除了活的火山口外,幾乎沒有它們去不了的地方。上至8萬米高的高空,下至1萬米深、水壓達1140個大氣壓的太平洋海底,到處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微生物專挑最艱苦的地方生活,你把它們移到比較優越的地方,它們反而不舒服甚至死亡。

微生物正是由于具有食性雜、繁殖快、對環境抵抗力強等特點才能作為最早的“居民”一直生存下來,與動物、植物一起組成生物大軍,使自然界充滿生機。

生物小鏈接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個體微小,結構簡單。通常,要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統稱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等,個別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見的,像屬于真菌的蘑菇、靈芝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故城县| 大姚县| 凉山| 广宗县| 漠河县| 安义县| 青阳县| 鸡东县| 东乡族自治县| 大石桥市| 花莲市| 南宁市| 安图县| 铜梁县| 景谷| 广昌县| 巴彦淖尔市| 交城县| 宜川县| 白水县| 闵行区| 都安| 广灵县| 余江县| 宜兴市| 枣庄市| 敦煌市| 新乡市| 锡林郭勒盟| 虎林市| 修文县| 乌鲁木齐市| 镇原县| 仪征市| 蒙城县| 秀山| 富阳市| 平利县| 惠州市| 阿坝| 保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