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實務
- 張瑞兵 盛于藍 王繼剛 李鋒
- 2555字
- 2019-01-04 06:12:48
第三節 安全管理主要方法
一、工藝安全管理(PSM)
工藝安全管理又稱過程安全管理,是指按《化工企業工藝安全管理實施導則》(AQ/T 3034—2010),通過工藝安全信息、工藝危害分析、操作規程、培訓、承包商管理、試生產前安全審查、機械完整性、作業許可、變更管理、應急管理、工藝事故/事件管理、符合性審核工作,確保工藝安全。
二、HAZOP(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
HAZOP分析是一種用于辨識設計缺陷、工藝過程危害及操作性問題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分析生產運行過程中工藝狀態參數的變動或操作偏差,預見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險、危害因素,提出應采取的措施。
設計階段要進行HAZOP分析,在役化工裝置每5年必須進行1次HAZOP分析。
三、重大危險源
通過重大危險源辨識、分級、評估、建檔、備案、檢測、隱患排查和監督管理等工作,建立相對獨立的重大危險源安全監督預警系統,確保重大危險源可控、在控。
四、兩重點一重大
“兩重點一重大”指重點危險工藝、重點監管危險化學品和重大危險源,是化工監管的重點,加強“兩重點一重大”的監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特殊危險作業
做好吊裝、動火、動土、高處、設備檢修、盲板抽堵、受限空間、斷路作業、帶壓(作業)堵漏、現場臨時用電等特殊危險作業的各項安全措施,確保檢維修作業安全。
六、三查四定
“三查四定”:項目建設中交前的一個過程,是確保單機試車、聯動試車、投料試車安全的有效手段。也適用于大檢修后的裝置交接。
“三查”:查設計漏項、查工程質量及隱患、查未完工程量。
“四定”:定任務、定人員、定時間、定措施。
七、九完五交
“九完五交”是化工工程建設中,在工程中間交接和竣工驗收時,必須堅持的原則。
“九完”:①工程按設計文件規定的內容施工完;②工程質量初評合格;③工藝管道、動力管道的耐壓試驗合格,系統清洗、吹掃、氣密合格,保溫基本完;④靜設備強度試驗、無損檢測、清掃合格;⑤動設備單機試車合格(需實物料或特殊介質而未試車者除外);⑥大型機組用空氣、氮氣或其他介質負荷試車合格,機組保護性聯鎖和報警等自控系統調試聯校合格;⑦裝置電氣、儀表、計算機、防毒、防火防爆等系統調試聯校合格;⑧裝置區施工臨時設施已拆除,工完、料盡、場地清,豎向工程施工完;⑨對聯動試車有影響的“三查四定”項目及設計變更處理完,其他未完尾項責任明確,完成時間明確。
“五交”:①按設計內容對工程實物量的核實交接;②工程質量初評資料及有關調試記錄的審核驗證與交接;③安裝專用工具、儀器和剩余隨機備件、材料的交接;④工程尾項清理及完成時間的確認;⑤隨機技術資料的交接。
八、四不開車
條件不具備不開車,程序不清楚不開車,指揮不在場不開車,出現問題不解決不開車。
九、五想五不干
現場作業要做到:想安全風險,不清楚不干;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想安全環境,不合格不干;想安全用品,不配齊不干;想安全確認,不落實不干。
十、五懂五會五能
指企業作業人員應當具備的基本知識、技能和素質。
(1)五懂:懂生產工藝,懂技術原理,懂設備結構,懂危險特性,懂崗位應急。
(2)五會:會生產操作,會異常分析,會設備點檢,會風險辨別,會處置險情。
(3)五能:能遵守勞動紀律,能遵守安全紀律,能遵守工藝紀律,能制止他人違章,能抵制違章指揮。
十一、隱患排查治理
按《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和《危險化學品企業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實施導則》要求,建立健全企業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和管理體系。要全面覆蓋、責任到人,采取定期排查與日常管理相結合,專業排查與綜合排查相結合,一般排查與重點排查相結合的方式,及時發現、消除各類事故隱患。
十二、安全性評價
安全性評價也稱為風險評價,是指對系統存在的危險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可使宏觀管理抓住重點、分類指導,也可為微觀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礎數據。
十三、一證兩票三制
(1)一證 作業許可證。
(2)兩票 工作票、操作票。
(3)三制 交接班制、巡回檢查制、設備定期試驗輪換制。
十四、安全生產標準化
是指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排查治理隱患和監控重大危險源,建立預防機制,規范生產行為,使各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人、機、物、環處于良好的生產狀態,并持續改進,不斷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
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創建要以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為目標,把規范安全生產作為促進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創建要與QHSE體系建設工作有機結合。
十五、技術監控
企業應建立技術監控體系,加強技術監督,確保設備安全可靠。
十六、四個凡事
(1)凡事有章可循。各項工作要有實實在在的制度文件,在工作中都能夠找到相關的文件進行指導。
(2)凡事有人負責。安全生產責任要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每個人,確保每項工作都能夠找到明確的負責人。
(3)凡事有人監督。要建立起完善的監督、檢查和內控機制,確保各項要求被有效和正確地執行。
(4)凡事有據可查。所做的各項工作和操作都要留下痕跡,可以追溯。
十七、四不放過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
十八、“8S”管理
推廣“8S”管理,現場有序,環境整潔,提高效率,保證安全。其中整理、整頓、清掃、清潔是核心和基礎。
(1)整理(SEIRI)。將必要的物品留下來,其他的都清除掉。
目的:防止誤用。
(2)整頓(SEITON)。把留下來的必要物品定置擺放并加以標識。
目的:消除尋找物品的時間。
(3)清掃(SEISO)。保持工作場所干凈。
目的:穩定品質,減少工業傷害。
(4)清潔(SEIKETSU)。經常保持環境處在美觀的狀態。
目的:創造明朗現場,維持上面3S成果。
(5)素養(SHITSUKE)。每位成員養成良好的習慣。
目的:培養有好習慣、遵守規則的員工,營造團隊精神。
(6)安全(SECURITY)。重視安全教育,遵守安全規程。
目的:建立起安全生產的環境,所有的工作應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7)節約(SAVE)。減少企業的人力、成本、空間、時間、庫存、物料消耗等因素。
目的:養成降低成本習慣。
(8)學習(STUDY)。營造學習氣氛、形成學習風氣、養成學習習慣。
目的:使企業得到持續改善,培養學習性組織。
十九、QHSE體系
QHSE體系是指在質量(Quality)、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環境(Environment)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管理體系。通過不斷提高員工QHSE意識,糾正不安全行為,從而有效控制過程風險,預防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