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jié) 泄瀉

泄瀉,也稱“腹瀉”,是指排便次數(shù)增多,糞便稀薄,或?yàn)a出如水樣。古人將大便溏薄者稱為“泄”,大便如水注者稱為“瀉”。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夏秋兩季多見。本證可見于多種疾病,臨床可分為急性泄瀉和慢性泄瀉兩類。

致瀉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diào),脾胃虛弱,命門火衰等。這些病因?qū)е缕⑻摑袷ⅲ⑹Ы∵\(yùn),大小腸傳化失常,升降失調(diào),清濁不分,而成泄瀉。本病可見于西醫(yī)學(xué)中的多種疾病,如急慢性腸炎、腸結(jié)核、腸易激綜合征、吸收不良綜合征等。

泄瀉硬膏

藥物組成 當(dāng)歸、白芷、烏藥、小茴香、大茴香、香附各120克,木香60克,母丁香、乳香、沒藥、肉桂、沉香各30克,麝香4.5克。

用法 將前7味藥破碎,把香油加熱至沸后。將諸藥放入炸枯,過濾去渣,再熬成膏,至滴水成珠不散為度,加入黃丹攪勻成膏,另把其余6味藥研成細(xì)粉,兌入前膏中搗攪均勻,攤成膏藥,將膏藥溫化后,乘熱貼敷在神闕、命門穴位上,3天換一次膏藥,可連續(xù)貼治。

出處 王平.貼敷.天津:天津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0.

泄瀉軟膏

藥物組成 豆浸膏粉4份(豆?jié){水濃縮而得),肉蔻粉3份,五倍子粉3份,凡士林調(diào)膏。

用法 取牛皮紙2cm×2cm大小一塊,取藥膏黃豆粒般大小涂于紙上,照穴貼之,膠布固定。神闕穴藥量可適當(dāng)多點(diǎn),急性者可只取前3穴,嬰兒只取前2穴。每天換藥1次,瀉止為度。慢性者15日為1療程。

說明 穴位:神厥、天樞(雙)、脾俞(雙)、腎俞(雙)、中脘。

出處 《中醫(yī)藥研究》1992,(5):25

吳茱萸膏

藥物組成 吳茱萸5g,川厚樸10g,白芷15g,朱砂0.5g,花椒5g,木香10g,金櫻子15g,食醋20ml。

制法 上述藥物研細(xì)過110目篩。用食醋浸泡2天,然后入鍋內(nèi)加熱20分鐘。取傷濕膏揭去塑料薄膜,攤成2cm×2cm×0.5cm藥餅,然后重新覆蓋揭去的塑料薄膜,備用。

用法 用時(shí)取一張止瀉膏,揭去塑料薄膜貼于神闕穴上,2天換藥1次。2~6天為1療程。

出處 《陜西中醫(yī)函授》1993,(4):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蛟河市| 宣化县| 雅安市| 包头市| 治县。| 敦煌市| 鄂托克旗| 普宁市| 桂平市| 奎屯市| 桓台县| 谢通门县| 读书| 兴城市| 甘德县| 鸡泽县| 历史| 潞城市| 闵行区| 浙江省| 兴和县| 常熟市| 云林县| 兰坪| 浦北县| 县级市| 嘉兴市| 阿城市| 图木舒克市| 咸丰县| 永春县| 唐山市| 丽江市| 济源市| 安徽省| 五家渠市| 广饶县| 甘泉县| 法库县| 莱阳市| 布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