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動物大百科
- 趙欣如 蔡益 卓小利
- 1021字
- 2019-01-04 06:47:02
貧齒目動物【真獸亞綱】
貧齒目動物只分布在美洲,由樹懶科、犰狳科等動物構成,是世界上最有特色的一類代表性動物。本目動物的脊椎下側都有額外的關節,平時活動身體的某些部位,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貧齒目動物的腦容量較小,牙齒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樹懶科
樹懶科動物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即使醒來,也喜歡靜靜地待在樹上吃樹葉,不怎么活動。
家族檔案
主要特征
鬃毛蓬松,頭部又短又圓,耳小;
前后肢各有3趾,銳爪均可彎曲;
頸椎有9節。
生活簡介
樹懶科動物常年棲于潮濕的密林中,以樹葉、果實為食。在樹上,它們會用爪鉤住樹枝倒掛身軀,一動不動地懸吊休息。在地面活動時,它們不會行走,而是依靠長長的前肢拖著身體前進。
褐喉三趾樹懶
體長:50~60cm
體重:4~5.2kg
食性:以樹葉為主
分布:美洲中部
褐喉三趾樹懶是分布較廣的一種樹懶,多生活在潮濕的熱帶森林中。它們體毛為灰褐色,頭、喉部毛色較深,身上有時還附著綠色的藻類植物。與其他樹懶一樣,褐喉三趾樹懶無論進食、休息、交配,還是生育都在樹上。
樹懶為什么能吃毒樹葉?
樹懶即使在樹上尋找食物時,動作也異常緩慢,因此代謝率較低,不會過量消耗體能。雨林樹葉大都含有毒素,這對愛吃樹葉的樹懶來說并不是什么難題。樹懶的胃能中和這些毒素,只不過需要的時間有些長而已。所以,樹懶要么不吃,要么就一次吃個夠。
犰狳科
犰狳科動物體形小,身上覆蓋著堅硬的骨板和鱗板,像穿了一身盔甲。本科動物廣泛分布在南美洲的森林、草原、荒漠地帶,個別成員屬于世界瀕危物種。
家族檔案
主要特征
體表覆蓋骨板與鱗板,中間有彈性皮膚;
舌能伸縮,牙齒細小;
指爪能較大程度彎曲。
生活簡介
大多數犰狳科成員屬于夜行性洞居動物,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它們主要以昆蟲為食,偶爾也吃些無脊椎動物和植物。
九帶犰狳
體長:0.6~1.1m
體重:2.5~7.7kg
食性:以昆蟲、幼蟲、毛毛蟲、馬陸、和漿果為食
分布:美洲
九帶犰狳是分布最為廣泛的一種犰狳。它們繁殖比較特別,受精卵在孕期會分裂成4個完全相同的胚胎,因此每胎會產下4個幼崽。
披毛犰狳
體長:25~40cm
體重:約2kg
食性:雜食
分布:南美洲
披毛犰狳數量很多,主要棲息在稀樹草原、森林和農業區中。它們晝伏夜出,偏好捕食地下無脊椎動物。披毛犰狳前爪發達,特別善于挖掘。
三帶犰狳
體長:35~45cm
體重:1.2~1.5kg
食性:蟻類
分布:南美洲中部
三帶犰狳遇到敵害時,不是像其他犰狳那樣快速掘洞逃命,而是將自身蜷縮成一個硬球,并在硬球上留有小口。等敵人妄圖探入利爪時,它們再突然將對方的利爪夾住,給敵人以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