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化學反應合伙人
助燃劑
《西游記》中,孫悟空手持假的芭蕉扇將火焰山的烈火越扇越旺。而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經(jīng)歷,只剩火星的火堆,添些柴,用扇子扇一扇,火就會重新燃燒起來。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燃燒需要三個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達到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其中氧氣的作用便是作助燃劑。
小貼士
燃燒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也就是說,滅火的原理就是破壞燃燒三個條件中的任一條件即可。動動腦筋,用你的“火眼金睛”來識別出以下幾個成語,哪種方法可以撲滅火源?
火上澆油 杯水車薪 釜底抽薪 煽風點火
科學實驗動手做:哪支蠟燭先熄滅?
步驟:
1.點燃兩個高低不同的蠟燭(粗細要相同)。
2.用兩個大小相同的玻璃杯同時倒扣在兩個燃燒的蠟燭上,并開始計時。
3.重復試驗四次,記錄兩者燃燒的時間(注意觀察哪一根蠟燭先熄滅)。
通過這個實驗,你能說出從著火的高層樓中逃離的正確方法嗎?
氧化劑
物質與氧發(fā)生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在氧化反應中,氧氣作氧化劑,可以氧化與其反應的物質。氧化反應又分為劇烈氧化和緩慢氧化。顧名思義,劇烈氧化反應速率很快,緩慢氧化反應速率比較慢,一般我們要經(jīng)過很長時間才能察覺。下圖就屬于緩慢氧化反應。

釀酒、鋼鐵生銹、食物腐爛都是氧氣在做氧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