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鴉
- (美)埃德加·愛倫·坡
- 6870字
- 2019-01-03 20:58:24
人之將死,無密可瞞。
——基諾《阿蒂斯》
關于故國和家人我沒有多少話可說。歲月的無情與漫長早已使我別離了故土,疏遠了親人。世襲的家產供我受了不同尋常的教育,而我善思好慮的天性則使我能把早年辛勤積累的知識加以分門別類。在所有知識中,德國倫理學家們的著作曾給予我最大的樂趣;這并非是因為我對他們的雄辯狂盲目崇拜,而是因為我嚴謹的思維習慣使我能輕而易舉地發現他們的謬誤。天賦之不足使我常常受到譴責,想象力之貧乏歷來是我的恥辱,而植根于我觀念中的懷疑論則任何時候都使得我聲名狼藉。實際上,我擔心我對物理學的濃厚興趣已經使我的腦子里充滿了流行于當今時代的一種錯誤思想,我是說現在的人總習慣認為任何偶發事件都與那門科學的原理有關,甚至包括那些與之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件。大體上說,這世上沒有人比我更不容易被迷信的鬼火引離真實之領域。我一直認為應該這樣來一段開場白,以免下邊這個令人難以置信而我卻非講不可的故事被人視為異想天開的胡言亂語,而不被看作是一位從來不會想象的人的親身經歷。
在異國他鄉漂泊多年之后,我又于18××年在富饒且人口稠密的爪哇島登上了從巴達維亞港駛往巽他群島的航船。我這次旅行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我感到了一種像是魔鬼附身似的心神不定。
我們乘坐的是一條銅板包底、約400噸重的漂亮帆船,是用馬拉巴的柚木在孟買建造的。船上裝載的是拉克代夫群島出產的皮棉和油料,此外還有些椰殼纖維、椰子糖、奶油、椰子和幾箱鴉片。貨物堆放得馬虎,所以船身老是搖晃。
我們乘著一陣微風揚帆出海,許多天來一直沿著爪哇島東海岸行駛,除了偶爾遇上幾條從我們要去的巽他群島駛來的雙桅船外,一路上沒有什么事可排遣旅途的寂寞。
一天傍晚,我靠在船尾欄桿上觀看西北方一朵非常奇特的孤云。它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一是因為它的顏色,二是因為自我們離開巴達維亞以來,這還是第一次見到云彩。我全神貫注地望著它直到夕陽西沉,這時那朵云突然朝東西兩邊擴展,在水天相接處形成一條窄窄的煙帶,看上去宛若長長的一溜淺灘。我的注意力很快又被暗紅色的月亮和奇異的海景所吸引。此時的大海正瞬息萬變,海水似乎變得比平時更透明。雖然我能清楚地看見海底,但拋下鉛錘一測,方知船下的水深竟有15英尋。這時空氣也變得酷熱難耐,充滿了一種仿佛從燒紅的鐵塊上騰起的熱浪。隨著夜晚的降臨,微風漸漸平息,周圍是一片難以想象的寂靜。舵樓甲板上蠟燭的火苗毫無跳動的跡象,兩指拈一根頭發絲也看不出它會飄拂。然而,由于船長說他看不出任何危險的征候,由于我們的船正漸漸漂向海岸,所以他下令收帆拋錨。沒派人值班守夜,那些多半是馬來人的水手也全都滿不在乎地攤開身子在甲板上睡下。我回到艙房,心中不無一種大禍臨頭的預感。實際上每一種征候都使我有充分的理由判定一場熱帶風暴即將來臨。我剛才把我的擔憂告訴了船長,可他對我的話卻置若罔聞,甚至不屑給我一個回答便拂袖而去。但這份擔憂卻使我沒法入睡,半夜時分我又起身去甲板。剛踏上后甲板扶梯的最上一級,一陣巨大的嗡嗡聲便讓我心驚膽戰,那聲音聽起來像是水車輪子在飛速轉動,而我還來不及弄清是怎么回事,就覺得整個船身在劇烈顫抖。緊接著,一排巨浪劈頭蓋臉向我們砸來,把船身幾乎翻了個底朝天,然后從船頭到船尾席卷過整個甲板。
事后看來,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那陣來勢兇猛的狂風使那條船沒有立刻毀于一旦。因為,雖說整條船都被淹沒,但由于桅桿全被那陣風折斷落到了海里,船不一會兒就掙扎著浮出了水面,在排山倒海的風暴中顛簸了一陣,最后終于恢復了平穩。
我說不清到底是靠什么奇跡,我才幸免于那場滅頂之災。當時我被那排巨浪打得昏頭昏腦,待我回過神來,我發現自己被卡在船尾龍骨與舵之間。當我掙扎著站起身來,驚魂未定地四下張望,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剛才我們被滾滾巨浪席卷的情景,而最令人可怕最難以想象的是那個飛濺著泡沫把我們吞噬的巨大漩渦。過了一會兒,我聽見一位瑞典老頭的聲音,他是在我們正要離港時登上這條船的。我用盡力氣朝他呼喊,他很快就踉踉蹌蹌地來到了船尾。我倆不久就發現,我倆是這場災難中僅有的幸存者。甲板上的其他人全都被卷進了大海,而船長和他的副手們也肯定在睡夢中死去,因為船艙里早已灌滿了水。沒有援助,我倆不能指望能使這條船擺脫困境,而由于一開始我倆都以為船隨時都會沉沒,所以也沒想到采取什么措施。當然,我們的錨鏈早在第一陣狂風襲來時就像細繩一樣給刮斷了,不然這條船早已傾覆。現在船正隨波逐流飛速地漂動,陣陣涌過甲板的海浪沖刷著我倆。船后部的骨架早已支離破碎,實際上整條船已是百孔千瘡;但我們驚喜地發現,幾臺水泵都還能啟動,壓艙物也基本沒有移位。風暴的前鋒已經過去,接下來的疾風并沒有多大危險,但我們仍憂心忡忡地希望風浪完全平息;因為我們相信,既然船已破成這副模樣,那隨風而起的大浪將使我們不可避免地葬身魚腹。不過,我們這種非常合乎情理的擔憂看來不會馬上變為現實。因為一連五天五夜(其間我們僅憑好不容易才從船頭水手艙中弄來的一點椰子糖充饑)這破船一直順著一陣雖不及第一場暴風那么猛烈但卻是我平生所見的最可怕的疾風,以一種難以估計的速度飛一般地漂行。開始四天我們的航向沒多大變化,一直是東南偏南正朝著新荷蘭海岸的方向。到了第五天,雖說風向已經漸漸偏北,但寒冷卻令人難以忍受。一輪昏黃的太陽露出水平線,只往上爬了幾英尺高,沒有放射出光芒。天上不見一絲云彩,然而風力卻有增無減,一陣接一陣地猛吹。在我們估計的中午時分,那輪太陽又攫住了我們的注意力。它依然沒放射出我們通常稱作的光芒,而只有一團朦朦朧朧沒有熱輻射的光暈,仿佛它所有的光都被偏振過了。就在它將沉入茫茫大海之前,那團光暈的中間部分卻不翼而飛,好像是被某種神奇的力量一下撲滅。最后只剩下孤零零一個黯淡的銀圈,一頭扎入深不可測的海洋。
我們徒然地等待第六天出現。對我來說,那一天尚未到來;就瑞典老人而言,那一天壓根兒沒來過。從此我倆就陷入了冥冥黑暗。離船20步開外的東西都沒法看清。漫漫長夜一直籠罩著我們,我們在熱帶司空見慣的海面磷光也劃不破這種黑暗。我們還注意到,雖然暴風仍勢頭不減地繼續怒號,但船邊卻不見了那種一直伴隨著我們的驚濤駭浪。四周是一片恐怖,一片陰森,一片要令人窒息的黑暗。迷信的恐懼悄悄爬進瑞典老人的心頭,我胸中也在暗暗詫異。我們不再關心這條破得不能再破的船,只是盡可能地抱緊后桅殘桿,痛苦地窺視著冥冥大海。我們沒有辦法計算時間,也猜不出究竟在什么位置。但我倆心里都清楚,我們已經向南漂到了任何航海家都未曾到過的海域,同時我倆都驚奇為何沒碰上照理說應該碰上的冰山。現在每時每刻都可能是我倆的死期,每一個山一般的巨浪都可能把我們淹沒。浪潮的起伏超越了我的任何想象,而我們沒立即葬身海底倒真是個奇跡。瑞典老頭說船上貨物很輕,并提醒說這條船本來質地優良,但我卻不能不感到希望已徹底失去,再沒有什么能延緩那即將來臨的死亡,并絕望地為死亡的來臨做好了準備,因為這破船每往前漂行一海里,那冥冥大海可怕的洶涌就增加一分。我們時而被拋上比飛翔的信天翁還高的浪尖,被嚇得透不過氣來,時而又被急速地扔進深淵似的波谷,被摔得頭暈目眩;波谷里空氣凝滯,沒有聲音驚擾海怪的美夢。
我們此刻正掉進一個那樣的波谷,這時瑞典老人的一陣驚呼劃破了黑暗。“看!看!”他的聲音尖得刺耳,“天啊!看!快看!”當他驚呼之時,我已感覺到一團朦朦朧朧的紅光傾瀉在我們掉進的那個深淵的頂端邊緣,并把一片光影反射到我們的甲板上。我抬頭一看,頓時驚得血液都停止了流動。直挺挺在我們頭頂一個可怕的高度,在一座險峻的浪山陡峭的邊緣,正漂浮著一艘也許有4000噸重的巨輪。雖然它正被一個比它的船身高出一百倍的浪峰托起,但看上去它比任何一艘戰艦或東印度洋上的大商船都大。它巨大的船身一片烏黑,船體上通常的雕刻圖案也沒減輕那種色調。從它敞開的炮門露出一排黃銅大炮,锃亮的炮身反射著無數戰燈的光亮,那些用繩索固定的戰燈正搖曳不定。但使我們更驚更怕的是,那條船竟不顧超乎自然的巨浪和肆無忌憚的颶風,依舊張著它的風帆。我們開始只看見它的船頭,因為它剛從那幽暗恐怖的漩渦底被舉向高處,并在那可怕的浪尖上滯留了片刻,仿佛是在為自己的高高在上而出神,但緊接著,它就搖搖晃晃、令人心驚肉跳地直往下墜。
不知怎么回事,我的心在這關鍵時刻突然恢復了鎮靜。我搖搖晃晃地盡可能退到船的最后部,毫無恐懼地等著毀滅的一刻來臨。我們的船終于停止了掙扎,船頭開始沉入水里,因此墜下的大船撞上了它沉入水中的部分,隨之而來的必然結果就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把我拋到了大船上的一堆繩索中。
就在我跌入繩堆之際,那條大船已調轉船頭順著風向駛離了那個深淵的邊緣。由于接下來的一陣混亂,我沒有引起水手們的注意。我很容易就悄悄溜到了中部艙口,艙門半開著,我很快就瞅準一個機會躲進了這個避難所。我說不清自己為何要躲藏。也許第一眼看見這船上那些水手時心中所產生的一種模糊的畏懼感就是我想躲起來的原因。我可不愿輕易相信這伙人,因為剛才對他們的匆匆一瞥就使我隱隱約約感到一些新奇、懷疑和不安。所以我想最好還是在這個避難所里替自己弄一個藏身之處。于是我掀開了一小塊活動甲板,以便能隨時藏身于巨大的船骨之間。
我剛剛勉強弄好我的藏身之處,就聽見船艙里傳來一陣腳步聲,迫使我對藏身處馬上加以利用。一個人搖搖晃晃走過我藏身的地方。我看不見他的臉,但卻有機會打量他的全身,看上去他顯然已經年老體衰。歲月的負擔使他的雙腿步履蹣跚,時間的重壓使他的全身顫顫巍巍。他一邊用一種我聽不懂的語言斷斷續續地低聲咕噥,一邊在角落里一堆式樣古怪的儀器和遭蟲蛀的海圖中搜尋什么。他的舉止既顯示出老人的乖戾又透露出天神的威嚴。他最后終于上了甲板,而我再沒有見過他。

* * * * *
一種莫可名狀的感情占據了我的心靈。那是一種不容分析、早年的學識不足以解釋,而未來本身恐怕也給不出答案的感情。對于一個我這種性質的頭腦,連未來也想不出真是一種不幸。我將不再(我知道我將不再)滿足于我的思維能力。不過眼下思維的模糊也不足為怪,因為引起思維的原因是那么新奇。一種新的感覺——一種全新的感覺又鉆進我的心靈。
* * * * *
我踏上這條可怕的大船已經很久了,我想我的命運之光正在聚向焦點。這些不可思議的人喲!沉溺于一種我無法窺視的冥想之中,經過我身邊卻對我視而不見。我這樣藏匿完全是愚蠢之舉,因為那些人壓根兒不會看見。剛才我就直端端地從大副眼皮底下走過,而不久前我曾闖入船長的臥艙,拿回紙筆,并已寫下這些文字。我會經常地堅持寫這日記。當然,我也許沒有機會親手將這日記公諸世人,但我絕不會放棄努力。到最后關頭,我會把日記手稿封進瓶里,拋入海中。
* * * * *
一件小事的發生使我開始了新的思索。難道這種事真是鬼使神差?我曾冒險登上甲板,悄悄鉆進一條小艇,躺在一堆索梯和舊帆之中。我一邊在尋思自己命運的奇特,一邊卻不知不覺地用一柄柏油刷往身邊整整齊齊地疊在一只桶上的帆布上涂抹。現在那張翼帆已被掛上桅桿,而我無意之間的信手涂鴉展開后竟是“發現”這兩個大字。
* * * * *
我最近已把這艘大船的構造仔細觀察了一番。雖說船上武器裝備完善,但我并不認為這是一艘戰艦。它的船形、索具和一般裝備全都否定了這種猜測。然而,我雖能輕易地看出它不是一艘戰艦,但恐怕卻說不出它是條什么船。我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但每當我看見它奇特的船形、怪異的桅桁、過大的風帆、簡樸的艦首和那頗具古風的船尾,我心里總會掠過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而這種感覺中常常交織著一種朦朦朧朧的回憶,一種對異國往事和悠遠年代的莫名其妙的追憶。
* * * * *
我一直在查看這艘船的船骨。這條船是用一種我從未見過的木料建造的。這種木料有一種奇怪的特征,使我覺得它本不該用來造船。我的意思是說,且不論在那些海域航行不可避免的蟲蛀,也不談因年代久遠自然而然的朽蝕,這種木材的質地也極其疏松。我這種觀察也許多少顯得過分好奇,但若是西班牙橡木能用某種奇異的方法來發脹的話,那這種木材倒具有西班牙橡木的全部特性。當我重讀上面這句話時,腦子里突然記起一位久經風雨的荷蘭老航海家的一句古怪箴言。“千真萬確,”每當有人懷疑他的誠實時,他總會說,“就像確實有那么一片海洋,船在其中會像人的身體一樣慢慢長大。”
* * * * *
大約一小時之前,我冒昧地擠進了一群水手當中。他們對我全都視若無睹,盡管我就實實在在地站在他們中間,可他們仿佛全然沒有意識到我的存在。他們就像我剛上船時在中艙所看見的那個人一樣,全都老態龍鐘,白發蒼蒼。他們的雙腿都顫顫巍巍,他們的肩背都傴僂蜷縮,他們的皮膚都皺紋密布,他們斷斷續續的聲音都低沉而發顫,他們的眼睛都粘著老年人特有的分泌物,他們的蒼蒼白發在暴風中可怕地飄拂。在他們周圍的甲板上,每一個角落都亂七八糟地堆放著最古里古怪的老式測算儀器。
* * * * *
我不久前提到過那張翼帆被掛上了桅桿。從那以后,這條船便以它上至桅頂主冠下到側帆橫桁的每一幅風帆,乘著那猛烈的暴風,一直向南繼續著它可怕的航行,它的上桅橫桁兩端時時都被卷入人們所能想象的最驚心動魄的驚濤駭浪之中。我剛才已經離開了甲板,因為雖說那群水手似乎并沒有感到什么不便,但我自己卻實在在那兒待不住了。我們這艘大船沒被大海一口吞沒,這對我來說真是奇跡中的奇跡。我們肯定是命中注定要在這無始無終的邊緣上漂蕩,而不會一頭扎進那永恒的深淵。從比我所見過的可怕一千倍的波峰浪尖,我們的船卻像飛翔的海鷗一滑而過;巨大的狂瀾就像潛在海底的惡魔把它們的頭伸到我們上方,但那些魔鬼仿佛是受到什么限制,只是嚇唬我們,而不把我們吞噬。最后我只能把這一次次的死里逃生歸因于唯一能解釋這種結果的自然原因。我只能推測這艘船是在某種巨大的海洋潮流或強大的水底潛流的支配之下。
* * * * *
我已經在船長的臥艙里與他面對面見過,但如我所料,他絲毫沒注意到我。雖說對旁觀者而言,他的相貌可以說與普通人沒什么兩樣,但我看他時總不免有一種既敬畏又驚奇的心情。他的身高與我不相上下,這就是說大約有5英尺8英寸。他的身體結實勻稱,既不強壯也不十分瘦弱。但就是籠罩在他臉上的那種奇異的神情,就是那種令人不可思議且毛骨悚然的極度蒼老的痕跡,使我胸中涌起了一種感情,一種莫可名狀的感情。他的額上皺紋雖然不多,但卻仿佛銘刻著無數的年輪。他的蒼蒼白發像是歷史的記載,而他灰色的眼睛猶如未來的預言。他臥艙地板上到處是奇怪的鐵扣裝訂的對開本書、銹蝕的科學儀器和早已被人遺忘的過時的海圖:他當時正用雙手支撐著頭,用憤然不安的眼睛盯著一份文件,我認為那是一份詔封令,總之上面蓋有一方王家印鑒。他就像我上次在中艙所見的那名水手,正用我聽不懂的語言和暴戾的聲調低聲咕噥著什么。盡管說話人就在我跟前,可他的聲音卻似乎從1英里開外傳來。
* * * * *
這艘船和船上的一切都散發著古老的氣息。水手們來來去去就像被埋了千年的幽靈在游蕩。他們的眼中有一種急切不安的神情。當他們的身影在船燈燈光的輝映下橫在我的道上,我心里便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感受,盡管我平生專愛與古董打交道,一直沉湎于巴爾比克、塔德摩爾和波斯波利斯殘垣斷柱的陰影之中,直到我自己的心靈也變成了一堆廢墟。
* * * * *
現在我看一看四周,就會為我先前的恐懼不安而感到羞愧。如果先前一直伴隨著我們的疾風已經嚇得我發抖,那現在目睹這用颶風、臺風、罡風、厲風都不足以形容的狂飆與大海廝斗,我難道不該嚇得魂飛魄散?船的周圍是無窮無盡的黑暗和茫茫洪濤的混沌,但在船舷兩側3海里外的地方,卻不時隱隱閃現出巨大的冰壁,冰壁岧岧仡仡,直插蒼昊,朦朧中就像宇宙的圍墻。
* * * * *
如我所料,這船果然是在一股潮流之中——假若潮流這個詞可以用來稱呼那在白色的冰壁旁怒吼咆哮、像飛流直下的大瀑布轟鳴著朝南奔騰的滾滾洪濤的話。
* * * * *
我認為要想象我有多恐懼是完全不可能的,但一種想探索這一海域秘密的好奇心甚至征服了我的恐懼和絕望,并將使我甘心于那種最可怕的死亡。顯然我們正駛向某個令人激動的知識領域——某種從未被揭示過的秘密,這種知識和秘密的獲得就是毀滅。也許這股潮流正把我們帶向南極。必須承認,一個最最不切實際的假設也自有其概率。
* * * * *
水手們邁著顫巍巍的步子不安地在甲板上踱來踱去,但從他們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對希望的憧憬多于對絕望的漠然。這時風仍然在我們的船尾,由于揚起了所有的大小風帆,船有時整個兒地被拋出水面!哦,這情形越來越恐怖!那堵冰墻忽而在右邊,忽而在左邊,我們正繞著一個巨大的圓心,圍著一個像是大圓形劇場的漩渦四周頭暈眼花地急速旋轉,這大漩渦的渦壁伸延進黑洞洞的無底深淵。可我現在已沒有時間來考慮自己的命運!圓圈飛快地縮小——我們正急速地陷入漩渦的中心——在大海與風暴的咆哮、呼號、轟鳴聲中,這艘船在顫抖——哦,上帝!——在下沉!
附記——《瓶中手稿》最初發表于1831年,而在多年之后我才見到墨卡托繪制的地圖。在墨氏地圖上,海洋從四個入口注入(北)極灣,并被吸進地腹;極本身以一塊巍然聳立的黑巖為標志。